徐英杰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關乎青少年健康成長。學生是體育學習的主人。體育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從而改善體質,進一步發(fā)掘潛能,使學生自覺增加體育鍛煉,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
關鍵詞:體育教學;因材施教;興趣教學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今的孩子們對體育的要求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日益提高,體育教師應根據(jù)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形式不斷探索,改革學校體育教育方法,將多樣化教學,逐步滲透到每個孩子的學習中。
一、因材施教,展示學生個性特長
教師要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長,都有他自身的價值。因此,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給每個學生均等的學習機會。
體育教師設計課堂提問要有層次,要注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既要照顧多數(shù)學生,又要照顧學有余力的學生和基礎較差的學生,讓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基本問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促使全體學生體育素質的和諧發(fā)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展現(xiàn)。
二、按年齡段設計課程
小學體育教學,按年齡可分為三個年齡段。低(1~3年級)、中(4年級)、高(5~6年級)。根據(jù)年齡的不同,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
低年級學生(1~3年級)好奇心強,求知欲強,可塑性大,作為體育老師要善于點燃學生純真好奇心的火花,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興趣。對于低年級學生,以學生的情趣特性出發(fā),寓教于樂,既能增強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游戲中體現(xiàn)體育教學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中年級學生是指四年級年齡段的學生,這是從低到高的一個過渡時期,四年級學生感知覺的無意性和情緒性比較明顯。教師多加表揚鼓勵,并且善于發(fā)現(xiàn)每位同學的優(yōu)點(運動),一個小亮點也要提出表揚。讓學生自我運動意識提高,從而掌握課程內容。
高年級學生(五六年級學生),身體發(fā)育再次進入一個高速發(fā)展期,被稱為第二發(fā)展期,此時他們不僅身體體重、聲音明顯變化,而且骨骼的力量在迅速增強。低年齡段以“玩”為主的游戲教學在這個年齡段學生眼中認為是“幼稚”,但是可以結合歷史和祖國發(fā)展來激發(fā)、激勵學生的體育熱情。
三、營造民主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有濃厚的民主意識,尊重學生,充分給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民主討論問題。
如:小足球運動,首先,教師示范講解小足球的運動技巧,然后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再由教師做幾種小足球踢球動作(包括不正確的動作)。讓學生討論,以上動作有什么問題,并且對提出的不正確的動作進行講解與示范,正確動作和不正確動作會對小足球運動有什么影響及哪種動作最好等。培養(yǎng)學生對小足球運動的興趣,發(fā)展速度、力量、靈敏和協(xié)調素質,促進身體機能水平提高。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多媒體能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屏幕顯示內容,可以隨意重復和迅速更換,可以表示事物的動態(tài)變化,還可以隨畫面變化產生相應聲音。
如:播放NBA籃球比賽的精彩鏡頭(讓學生融入緊張、激烈的氣氛中),然后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知道什么叫蓋帽”“什么叫‘倒灌籃”等,學生討論后,教師再次用多媒體,將各種籃球術語以影像的形式,讓學生深刻理解。用此方法加深學生對于籃球術語的了解,而在現(xiàn)實場地教師再怎么講解也達不到其效果。同樣低年級學習廣播操時,分解動作反復播放學習,其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五、“陽光體育”,趣味無窮
“陽光體育”是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強身、健體的體育觀念。
如:多人綁腳跑,分小組同學手挽著手,腿綁著腿,大家高呼著振奮人心和體現(xiàn)小組特色的口號,并肩向著目標跨進,他們摔倒后再爬起來,又摔倒再爬起來……這種團結、協(xié)作、陽光的美呈現(xiàn)給師生的是無盡的歡笑,感動和躍躍欲試的激動。自從陽光體育推行開來,孩子們積極參加學校各種體育比賽,并且代表班級進行團體比賽,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勇爭冠軍。
六、課外活動,快樂為主
課外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特長和興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著力發(fā)展的體育教學特色。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在體育組、少先大隊、德育處的共同參與下,制定學期、月計劃,以此拓寬課外活動領域,并精心組織活動設計,使課外活動呈現(xiàn)多樣化、全方位勢頭。
如:開展各種小型簡單的游戲競賽活動,跳圈、猜拳跳遠、滾鐵圈、拍皮球、跳繩、踢毽子、呼啦圈、搶椅子、托球接力、投沙包、跳格子、老鷹捉小雞等游戲,室內活動可以推行各類棋類等游戲。這些簡單的游戲競賽活動,活動量不大,又充滿樂趣,可以有效消除學習疲勞,活躍兒童身心,培養(yǎng)競爭意識,并盡情享受勝利的喜悅。
總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不僅要更新觀念,逐步改進教學方法,鉆研本學科的知識,提高業(yè)務水平,更要通過各學科間、各學校的交流,取長補短,提高科學教學水平,“讓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在學校更好地實施。
參考文獻:
[1]李宗鳳.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體驗式學習的探討[J].田徑,2019(1):38-39.
[2]王沖.小學體育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9(5):126-127.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