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偉 秦麗珠 楊天林
[摘? ?要]在我國現(xiàn)今中學教學中,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的使用已經愈來愈普遍,它使課堂變得生動形象。但是伴隨著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弊端逐漸顯現(xiàn)了出來,教師開始照本宣科,課堂互動減少,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逐漸喪失等。這對學生的教育非常不利,所以必須從學生學習層面、教師技能層面和CAI使用層面提出針對教師技能教育與學生學習模式的優(yōu)化措施來打破這種現(xiàn)狀,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教學;中學教學;弊端;優(yōu)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 ? G633.24?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4-0052-02
隨著計算機輔助技術的逐漸進步,教學高度信息化逐漸變成當今教學的重要特質,信息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jù)的份量越來越重。由于中學教學信息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多媒體CAI的使用也逐漸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學生教育中作用明顯。然而隨著教師越來越依賴計算機輔助技術,中學課堂開始出現(xiàn)教師照本宣科、互動減少、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逐漸喪失等問題,如今中學課堂中關于CAI應用的優(yōu)化刻不容緩,只有正確應用CAI才能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研究背景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我國的發(fā)展歷史已經有幾十年了,CAI在我們的生活上和學習中隨處可見,計算機硬件設施的逐步優(yōu)化加上計算機軟件的不斷更新,使CAI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使用越發(fā)普及。各種各樣的多媒體開始運用到教育教學中,諸如電子白板、視頻展臺、多媒體投影等已經是現(xiàn)代教育中常用的教學工具。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如何合理、高效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不斷發(fā)展的幾十年間,如何以科學恰當?shù)姆绞綉盟?,以及如何在中學課堂中更好地發(fā)揮它的作用,需要教師進行分析和研究。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fā)展和升級的背景下,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教育改革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時改變了教學活動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一個優(yōu)質的環(huán)境中學習。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比較單調、片面的現(xiàn)狀,教學中對多種計算機輔助技術的使用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然而如今的中學教學中,許多教師運用CAI的表現(xiàn)顯得不盡如人意。多媒體課件制作不精良,課堂中互動不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變遠,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明顯,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推廣使得一部分教師產生了惰性,研究計算機輔助技術的優(yōu)化措施刻不容緩。只有正確合理地應用計算機輔助技術,才能科學地減少學習時間、改善教學效果、提升課堂效率,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CAI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它的發(fā)展應用情況也是判斷一個國家教育情況的重要指標,美國的CNP在“關于利用計算機學習和教授教學的新方針”中,高度贊揚了CAI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推動作用。如今,美國各個層級的教育機構都在使用CAI技術來進行教育教學,是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助手之一。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入我國已經幾十年,在這期間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十分迅速,從原始的電教課程逐步發(fā)展到多媒體、交互媒體的時代,作為教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輔助教學也將不斷地發(fā)展、進步。近十年來,國內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研究顯著增多,反映出該領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對研究成果的綜合描述過程中,筆者注意到目前我國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研究具有偏重CAI的開發(fā)應用及實踐中CAI使用的優(yōu)勢理論研究,而對于CAI技術的弊端及優(yōu)化措施研究較少等問題。
四、論文內容、方法及結果分析
1.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學生上課效果的對比
如今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廣泛應用于中學課堂,通過走訪固原市回民中學、銀川一中、銀川二中的部分學生,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中學生較為適應傳統(tǒng)課堂。調查顯示,多媒體課堂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講課速度快,學生不易理解,且大部分教師不能很好地把握課堂節(jié)奏,導致學生對知識點不熟悉。尤其是理科實驗課,視頻上的演示實驗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的演示實驗,演示效果不甚理想,學生對于各種試驗器具及其使用仍舊陌生,實驗教學的目的未達到。
2.計算機輔助教學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作者通過網(wǎng)上調查及分析中學生實際課堂中計算機輔助技術的應用情況,反映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計算機教學的學生學習效果。問卷調查顯示,59.23%的學生對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本身并無偏見,52.79%的學生認為多媒體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集中注意力的程度差不多,這種現(xiàn)象表明教師制作的課件不夠生動,無法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好奇心。65.24%的學生認為教師使用多媒體并不熟練,甚至還有22.32%的學生反映教師因為操作不熟練導致延誤教學進度,且僅有13.73%的學生認為課件內容很清晰,說明教師對于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76.39%的學生認為應當在黑板上寫必要的板書,表明學生更適應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互融合的教學模式,而并非僅僅使用其中某一種方式。80.26%的學生認為教師用多媒體講課速度太快,75.97%的學生認為多媒體課堂來不及記筆記,而74.25%的學生認為傳統(tǒng)課堂互動更多。說明在多媒體課堂中,部分教師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講課節(jié)奏,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腳步”,且教師在多媒體課堂里不能與學生及時地進行溝通。根據(jù)上述問卷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在此,筆者提出以下三種優(yōu)化措施。
3. CAI在中學教學中使用的優(yōu)化措施
(1)對教師進行CAI教學技能培訓
自研發(fā)了CAI技術以來,各個國家都在學習使用CAI技術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在我國,尤其是邊遠山區(qū),大部分教師對于CAI的操作并不熟悉。在此情況下,應該對教師進行關于使用CAI的培訓,如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課件制作課程、微課錄制課程、交互媒體應用課程等。讓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多種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使課堂變得豐富的同時,又能讓學生更為輕松地掌握知識。
(2)傳統(tǒng)教學與CAI相結合
傳統(tǒng)教學與計算機復制教學相比,各有優(yōu)勢,不能完全摒棄一方,兩者的關系相輔相成。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無法直觀展示的知識,同時把可以直觀講解或者演示的知識進行講解,一些例題的計算過程也應該由教師循循誘導,逐步寫在黑板上,而非草率地直接播放在課件上。例如“化學方程式的配平”這一知識點,教師應該先將化學方程式寫在黑板上,再逐步將算出各個元素最小公倍數(shù)的過程寫在黑板上,并詢問學生有無哪里不懂,最終讓學生了解計算的步驟,然后輔以練習,強化鞏固。通過教師的親身演示與課堂互動,才可以讓學生學會運用這一知識點,故CAI與傳統(tǒng)教學各有優(yōu)勢,只有二者有效地結合,才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建立新的教學模式
學習者作為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也是自身知識和經驗的建構者。教育教學的出發(fā)點在學生,通過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囊龑б赃_到學習新知識的目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被開發(fā)出來,具有代表性的有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教學模式,新絳中學的“學案課堂”教學模式等。這些中學開發(fā)的新型教學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果,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增加了學習的興趣。而開發(fā)新教學模式的學校只是鳳毛麟角,大部分中學還只是使用傳統(tǒng)教學或CAI教學的模式,這在如今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下是遠遠不夠的,中學應該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感興趣,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全方位達到多維度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歷經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我國的教育特別是中學教學中的影響已經十分巨大,除了在Word、PowerPoint、Potoshop、Flash這些軟件上需要滿足要求之外,它還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才可以在中學教育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對課堂教學產生深刻的影響。雖然如今在中學教學中,計算機輔助教學暴露出了一定的不足,但是值得期待的是在未來的教育教學中,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和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進,現(xiàn)在的問題將會被有效地解決。這種輔助教學方式將會更加科學有效,切實提升中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 參? ? 考? ? 文? ? 獻? ]
[1]? 譚洪蓮.計算機輔助基本初等函數(shù)教學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11).
[2]? 朱孫科,羅天洪,鐘厲,趙樹恩.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創(chuàng)新教育,2013(18):65-66.
[3]? 王帥.淺談如何提高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J].才智,2012(24):134-135.
[4]? 宋袁婧筠,沈 偉.“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時代的學校領導與管理創(chuàng)新[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6(2):81-84.
[5]? 李瑞.中學化學教學改革淺析[J].群文天地,2012(6):123.
[6]? 鄭旭東.重拾能傾處理交互,超越媒體比較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5):12-18.
(責任編輯? ?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