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艷
摘 要:本研究以高職大一新生為研究對象,針對習得性無助對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影響嚴重的情況下,筆者運用情感策略幫助學生克服習得性無助并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表明習得性無助情感應對策略下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改善效果比較明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得更積極、主動和自信。
關鍵詞:習得性無助;高職英語;自主學習;情感策略
一、前言
目前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普遍弱,習得性無助嚴重影響著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對教師教學目的與要求的了解不清楚、學習目標的確立與學習計劃的制定不明確、對學習策略的了解與使用不全面、對學習策略監(jiān)控意識淡薄、對英語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主動性不強。因此,作為高職公共課英語教師,在全面了解了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狀態(tài)后,結合相關的理論研究,根據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利用情感策略以助高職學生克服習得性無助來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
二、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習得性無助的表現
通過問卷調查、結合訪談了解和日常教學觀察,筆者發(fā)現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習得性無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缺乏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成就感。大部分高職學生英語底子薄弱,但是他們通常不會考慮通過努力和奮斗改變基礎薄弱的現狀,他們也不會考慮參加常規(guī)性的大學英語等級考試、英語口語考試或各類英語比賽,也認為自己不可能取得成就,自我效能感低且很難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
2. 缺乏目標和理想。較大部分高職學生安于現狀,缺乏對社會、職業(yè)發(fā)展的了解,很多學生放任自由、無父母,師長拘束的大學生活,沉迷于手機媒體游戲帶來的刺激,享受著眼前的安逸美好,也就很難建立符合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3. 缺乏學習動力,態(tài)度消極。在長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學生們缺乏興趣,態(tài)度消極。在很多學生的潛意識里英語學得好不會對自己將來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對于學英語抱著無所謂的消極態(tài)度。
4.學習自律性不強。大多高職學生有想法但無行動,即使有行動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當他們決心要好好學習英語的時候,熱情高漲,學習也努力,但一旦碰到困難,或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他們就有了畏難情緒,而停止努力前行。受身邊環(huán)境或是同伴的影響自律性較差,看到身邊的同學玩手機不學習,自己慢慢的也就頹廢了。
5. 學習動機不明確。在Why college?的調查中,將近50%的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來上大學,12%的學生是應父母的要求,5%的學生是看到身邊的玩伴上大學,他(她)也就選擇了上大學。學生不明確的上大學緣由也就致使他們學習動機模糊,不知道學習是為什么,該怎么學,學什么。
學生自我效能感低、缺乏奮斗目標、學習無動力、態(tài)度消極和學習動機不明確等這些消極因素嚴重影響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策略的實施
情感是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的無形紐帶,“親其師,而后信其道”, 教師應營造良好的師生情感氛圍,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提升自我效能感,重拾信心,再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行動。
1.上好開學第一課,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剛入校的新生對大他們的學生活和學習充滿了期待和憧憬,同樣對所學的課程及任課老師也是滿心期許。當代大學生熱情洋溢、想象豐富、青春活力,更是個性十足,他們自然希望授課老師能認同和欣賞他們。對于教師而言,雖不能完全如學生所期待的那樣,但起碼要擁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熱情、隨和得體的言語和舉止,這些都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因此,師生間的第一印象也很重要,只有第一次課教師為學生所接受,才能為以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一次課的成功與否,第一印象的好壞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課程的基本形象和基本效果。第一次課不但展示教師的業(yè)務素質教學能力,而且展示教師的服務能力,教師要準備好自己的“熱情和激情”,以示自身飽滿的情緒,充沛的精力,昂揚的激情,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盡應量做到:端莊的儀表—給人以視覺美;文明的語言—給人以聽覺美;優(yōu)雅的舉止—給人以行為美;飽滿的精神-給人以心靈美。
開學的第一次課通常都是初步了解學生的情況,這需要教師應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以親切的形象來緩解初次見面的緊張和不適,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心甘情愿遵守課堂紀律也能認真聽課。大學的英語課堂不再是單一的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更應該是文化熏陶、讓其樂學、愿學。第一次課,作為課題的研究者和教學實施人,講關于學習英語的故事,真人真事真情,鼓勵鞭策學生的同時也道出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給學生介紹好聽的英文歌曲、好看的英語電影和書籍、和有趣的課外學習英語APP及有用的網絡課堂,新學期第一次課必須起到課程導學的作用。
2.接納學生,欣賞學生, 提升學生成就感
教師盡量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在課堂上能準確的叫出學生的名字,他們會覺得被尊重。‘老師記得我,認得我這也是教師對學生認可。作者通常會根據學生的特點、長相和他們的玩伴聯系起來有效的記住學生的名字,隨時隨地都能叫出自己學生的名字。敏銳地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以合適的方式給予贊賞和肯定,這是向學生發(fā)出明確的信號:我接納你、看好你而且欣賞你。重視與學生的互動,給學生留足空間和發(fā)言機會,引導他們展示才能,讓他們享受成就感,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同時,老師作為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也應作為觀察者和欣賞者,能夠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地給與表揚肯定,堅信一直給學生的正面引導的積極意義。在課堂上遇到任何問題都從容不迫,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應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即使遇到事先未想到的問題,也是正常的現象,會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
3.傳播正能量,感染學生積極向上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任何心理活動都與身邊的情境有關,而情感情境極為明顯。因為人的情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在教學過程教師不應受任何個人因素和情緒的影響,更不應傳遞任何不合時宜的言論和行為,而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積極傳遞正能量。作者時常會結合教學內容拓展相關的積極向上的課外信息,如鼓勵學生讀好書或是經典書,定期分享讀書心得和收獲;遇到個性鮮明的學生,從不片面看待,而通過平和有愛的言語或是行動,及適當的肢體語言來傳遞情感和關愛,包容和感染學生,讓其有如沐春風,對教師的親切之情油然而生,激發(fā)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強大的,學生長期在這種氛圍中陶冶,就能養(yǎng)成一種生氣蓬勃、進取向上的品德,同時也會對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產生促進作用。不以師者自居,而是以朋友或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生,在學生心中建立起尊重,關愛,賞識學生,可敬可愛的情感印象,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打下基礎。同時,作為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真正做到以高尚情操、淵博的知識、積極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和成熟的教藝去感染、激勵學生,贏得學生的認可與尊重,學生樂意跟著老師學習英語。
4.傳遞關愛,引導學生良性發(fā)展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蹦軌虻玫嚼蠋煹年P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作為高職教師更需對學生多一份理解和尊重, 換一種態(tài)度和方法去接受和對待他們。大部分高職學生由于英語學習基礎較弱,學習能力有待提高,同時還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在手機媒體發(fā)達的網絡時代,他們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沒有具體的學習目標,男生熱衷于網絡游戲,女生熱衷于娛樂信息、肥皂劇或是網上購物,靜不下心來,厭學情況比較普遍是高職生的顯著特點。在課堂上,課堂教學內容往往不如學生們的手機媒體內容有吸引力,教師有時會面臨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如果教師面對這種情況就心生偏見和抱怨,任加指責,甚至給學生扣上“好生”和“差生”的帽子,這無疑是不妥的。都說醫(yī)者仁心,教師是在教學過程中何嘗不是教育者愛心。在一年的教學實踐中,教學實施者努力做到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平等地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尊重、關愛、包容、引導和認可他們,承認個體差異。手機、網絡是時代的產物,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想方設法將其便利性轉換成學習的手段或工具,使學生在學業(yè)上的進益更大。
四、效果分析
從問卷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出, 在教師的引導鼓勵下93.6%的同學慢慢對英語學習有了興趣。97.9%的同學表示老師的積極肯定和鼓勵能幫助他們緩解在開口說英語時的焦慮、緊張和羞澀等一些習得性無助癥狀,增強了他們的信心不再那么害怕說英語了,這說明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管學生英語學習狀況有多不理想,以仁愛之心,父母之心多給學生積極正面的肯定和指導是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英語過程中消極的心理障礙的。雖有8.4%的學生在上英語課時體會不到學習英語所帶來的成就感, 但97.2%的學生表示在明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他們更愿意參加老師的課堂教學任務, 98.6%的學生表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他們英語學習取得進步。
90.2%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會請教老師、他人或借助學習工具來解決,這說明學生先前學習英語的被動狀態(tài)已慢慢向主動嘗試發(fā)展。在聽、說、讀、寫環(huán)節(jié),86%學生能了解老師的教學目的,基本能跟上教學進度,但有14%的學生還做不到, 他們不會使用相關的學習策略來幫助自己更好學習英語,由此,教師應有針對性的在聽、說、讀、寫方面進行策略培訓促進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提高。90.2%的學生喜歡小組活動,他們表示和伙伴們一起相互鼓勵,共同合作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受訪的學生反饋說,在小組活動合作中,每個人有明確的小任務去完成,就不會被手機的其它內容占據太多時間,因為其他人在做事,自己也不好意思做其他的與該項學習無關的事情。同時,小組合作能促進與小伙伴們之間的感情,還能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和好的學習方法,并加以借鑒學習。
在課堂上學生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課后的英語學習情況卻不容樂觀,數據顯示30.7%的同學是不會嘗試著參加與英語相關的社團活動去尋找機會練習和提高英語,他們談到,英語實在太糟糕自己沒信心,也沒有興趣參加。86.7%的學生表示他們會定期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思考和評價,課后他們也會利用手機英語學習APP軟件(英語趣味配音、可可英語等)中海量資源來進行口語操練或閱讀提高自己高英語水平,但由于自身毅力和自覺性不夠,很難做到天天堅持。
從調查數據和訪談中可以看出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克服習得性無助情況有很大程度的改善,95.1%的學生表示通過老師一學期針對性地引導和訓練,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改善,相信只要他們自己肯花心思是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會有更大的提升。
五、結束語
自主學習強調的是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協(xié)作性(Arnold,1999)。教師及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在自主學習中起著關鍵作用。無論在做任何事情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總是發(fā)揮著制約或促進或影響成就的作用。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師生情誼氛圍,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有歸屬感和安全感,不排斥上英語課,愿意克服長期以來學習英語心理障礙,再次接受和嘗試學英語,逐步完善自我。同時,教師也應提高教師情商,增強教師魅力,從而增強理解學生及與學生相處的能力。作為教師,提升情商,擁有陽光心態(tài),充滿正能量,時刻鼓勵和引導學生,才能夠同時完成教書和育人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程虹.高職生習得性無助現象研究述評[J].中國培訓,2016(10):244-245.
[2]高慧.高職院校教師習得性無助調查研究——以鄂爾多斯職業(yè)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yè)教育[J].2016(34):46-47.
[3]李佳穗.高職院校學生習得性無助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7):101-101.
[4]龐國維.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9-39.
[5]徐錦芬.中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湖南交通職業(yè)學院英語教研室,湖南 長沙 41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