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摘 要: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教學方式的改革和教學媒介的更新,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很多學校推行“班班通”教學模式,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網絡平臺,將課程內容與多媒體緊密聯系,借助信息技術推動教育的發(fā)展,提升教學效果。力求做到每個班都通網絡、通移動設備、通多媒體、通各種資源,為每個班級創(chuàng)設“班班通”的系統(tǒng)工程和軟硬件環(huán)境,實現信息技術和高效教學的有機結合,推進當代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因此將對“班班通”的優(yōu)勢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合理組織管理、高效應用“班班通”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班班通”;優(yōu)勢;組織管理;應用策略
信息技術是其他行業(yè)的助推劑,推動了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當前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相結合,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設備呈現知識、拓展知識、豐富知識,借助信息技術傳遞知識、解釋知識、介紹知識的背景信息等,通過信息技術和移動設備讓課堂教學更高效、更靈活、更智能。
隨著人們對信息技術和教育相結合的深入探討,深入認識,逐漸形成了系統(tǒng)、完備的組織管理系統(tǒng)——“班班通”,所謂“班班通”即是融合了基礎設施、軟件資源和教育教學資源的系統(tǒng)工程[1]?!鞍喟嗤ā弊屆總€班級可以自主地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資源共享。
一、淺析“班班通”的優(yōu)點
(一)“班班通”促進學校全部班級通資源,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班班通”的顯著特點是納入了基礎的軟硬件設施,將教學資源和信息技術巧妙融合,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2],因此“班班通”讓學生可以獲得更豐富、更全面、更前沿的知識和信息,學生可以憑借自己手中的移動設備隨時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拓展自己的眼界。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移動設備引導學生獲取課本上沒有的延伸知識,提高課堂的效率,減輕教師的備課重擔。
(二)“班班通”促進學校全部班級通方法,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學習過程,嘗試各種新的學習方法
“班班通”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學校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成為學校教學的重要技術,移動設備成為當今備受歡迎的學習工具,學校教學不再是單一的“講授—練習”模式,而是在信息技術和移動設備的支持下,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逐漸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過程。
二、淺談“班班通”的組織管理與應用
“班班通”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是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也是當今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和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3],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其組織管理和應用方式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不斷優(yōu)化。
(一)學校要想實現“班班通”,就需要高度重視軟件、硬件的開發(fā)建設和設備維護
“班班通”對移動設備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人手一機,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快速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因此學校首先要盡量滿足這樣的配置要求,而且要強化學校網絡建設,保障學校網絡可以支持全部學生同時使用,避免因網絡慢、卡死等情況耽誤課堂時間;其次,學生的設備要和教師的設備相關聯,教師通過自己的設備傳達給學生指令、布置任務、傳送資料等,因此學校還要定期對學生和教師的移動設備進行檢測和維護,確保各個設備都能正常運行,正常接收教師、校方的消息。
(二)利用“班班通”彌補學校教學的短板和條件制約問題
實驗和探究是學生學習、獲取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通過實驗、探究過程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還獲得了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然而由于某些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再加上部分學校由于空間和資源有限,無法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開展試驗、探究教學,而“班班通”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很多學校由于實驗室建設不完全,試劑儀器等不充足,導致不能滿足所有學生都做實驗的要求,而且部分教師認為實驗比較浪費時間,前期準備階段、實驗階段、后期收拾處理階段都需要消耗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實驗教學就成為學校教育的難題。而“班班通”的推行應用開辟了實驗教學的新途徑,即虛擬實驗和微型實驗,學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觀看標準的實驗操作或者通過設備自己進行實驗操作,系統(tǒng)會指出操作細節(jié)和操作不當的地方,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操作。
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經歷實驗、探究的學習過程,都能在該過程中進步、成長。
(三)利用“班班通”輔助課堂教學,更好、更快地實現教學目標
學校課本呈現的是靜態(tài)的知識,是經過加工的高度簡潔、凝練的知識,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覺得晦澀、枯燥,利用“班班通”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增添動態(tài)視頻音頻、呈現圖畫照片等來輔助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學習。
在語文課上古典文學名著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以《紅樓夢》為例,學生對時代背景不了解,而且古典名著里有很多文言字詞不易理解,因此僅靠課本進行教學學生會覺得很吃力。而“班班通”可以為學生呈現《紅樓夢》創(chuàng)設的時代背景、作者簡介以及精彩的視頻片斷和文言字詞的解釋,讓學生獲得直觀的視覺體驗和基礎知識,便于學生理解書本內容。
(四)利用“班班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師生之間密切的關系
“班班通”的推行有利于教師和學生溝通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利于督促學生每天進步一點點。
以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為例,學校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老師通常會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每天閱讀一篇文章,做好評析筆記并截圖發(fā)給老師審閱。通過”班班通“的設備學生可以在閱讀文章時及時在旁邊批注自己的所思所想,心得體會,并且有疑問時可以直接在軟件平臺上咨詢老師,獲得老師詳細的指導。這就節(jié)省了很多的時間,也幫助教師及時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程和情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班班通”是當今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系統(tǒng)工程,是值得我們借鑒、采用的技術產品,學校和教師要巧用“班班通”,高度重視軟件、硬件的開發(fā)建設和設備維護;利用“班班通”彌補學校教學的短板和條件制約問題;利用“班班通”輔助課堂教學,更好、更快地實現教學目標;利用“班班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師生之間密切的關系。充分發(fā)揮“班班通”的功效,切實提升學校的教學效果,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崔麗男.班班通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理論與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8(33):56-57.
[2]梁光福.“班班通”的應用與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7):53-54.
[3]王春鋼.“班班通”日常使用管理及維護初探[J].黑河教育,2017(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