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治鳳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課程教育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今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新課程標準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為教育事業(yè)注入新鮮血液。針對新課程制定相應的初中語文閱讀策略,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為學生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閱讀指導
新課程的開展,不僅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也給初中語文教育增添了動力,其實施能夠全方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而怎樣有效實施新課改是初中語文教育者面臨的一項重大問題。
一、引導學生閱讀興趣
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是重要前提。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愿意去閱讀,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去學習。老師要采用各種教育知識,利用各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自發(fā)性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去。語文教師可提出上升到哲學層面的問題,促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逐漸引發(fā)思考,從而體現(xiàn)閱讀教學的意義。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對文章內(nèi)容的深入解讀,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
例如:初中課文《蟬》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拋出一個關于生命的問題,提出作者在蟬的一生中感悟出了哪些有關于生命的道理?作者由此體會到了哪些感受?為何會引發(fā)如此的感慨?面對這幾個問題而引發(fā)探究,弄清作者想要傾訴的內(nèi)容和寫作目的。通過老師跟學生的互動,引導學生有興趣并且主動地思考問題。只有不斷地產(chǎn)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善于探索新的領域,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境界[1]。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主動性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需要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引發(fā)學生對文中景色或人物的聯(lián)想,以便于學生能夠主動地去理解文章,將自身置于文章當中。初中生的注意力較為分散,很難長時間集中精力于閱讀中,需要教師在學生閱讀時,充當引領者的角色,在其閱讀之前有針對性地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置身其中去尋找答案。此外,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閱讀之后要善于提出問題,并且嘗試和其他同學一起解決問題,找到閱讀過程中“疑難雜癥”的突破點,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主動性[2]。
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老師可以在學生閱讀之前設置“文中都有哪幾種修辭方法”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并且在課堂上開展小組討論,最終實現(xiàn)在文章當中尋找答案的目標。這種做法不僅能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加細心、認真,還能促使學生主動尋找問題答案,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主動性,提升其思考意識。
三、提高學生審美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閱讀中,老師要注重用實際生活中的美感有效地將文章結(jié)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審美觀。要求通過學生對文章的仔細通讀,教師要相應地對文章的描述展開畫面演示,為學生提供更為直觀的體驗,引導學生如何醉心于審美畫面中,然后要求學生對文章的美感進行分析概括。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從審美的角度出發(fā),對文章進行再次認識。因為藝術源于生活,每一篇文章的來源都可以追溯到生活中。
例如:在《蘇州園林》中,老師結(jié)合實例,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播放有關蘇州園林的影視資料或者圖片,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見識,更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讓學生意識到作者為什么要如此描寫園林景色,并學習描寫園林景色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感受作者描寫景色的文筆,增強學生對文字優(yōu)雅的見地,從而提升其思想素質(zhì),也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
四、結(jié)合實踐開展教學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始終是重頭戲,從小學到初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種閱讀指導。教師在選擇閱讀素材時要注意結(jié)合實踐,要留意學生的學習狀況,指導學生觀察生活點滴,盡可能多地結(jié)合生活實際,以便于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根據(jù)課程進度適當開展活動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其情感培養(yǎng),才能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理解和吸收。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將閱讀帶到生活中,師生之間相互探討和交流,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貴州省都勻市第五中學,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以朱自清的《背影》為例,故事講述的是父子車站分離,兒子透過車窗望向父親,已上年歲的父親笨拙地爬越護欄。文字背后滿是時間流逝之痛,離別傷感之情。老師結(jié)合《背影》這一文章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先讓學生閱讀此類描寫人物的文章,然后依照生活嘗試描寫一篇有關學生自身的文章,例如在家庭當中,描繪有關母親或父親等家人的文章,不僅可以讓學生從閱讀當中學習到人物描寫的手法,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下,閱讀教學始終占據(jù)著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功底,還能豐富學生情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閱讀興趣、意識、主動性等,以便于學生在未來朝著更好的發(fā)展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盧美瓊.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1):39.
[2]楊伶俐.淺析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