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榮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生活情趣。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也是朗讀教學,學生只有在反復的朗讀訓練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己的語感,才能駕馭于文字之上。
關鍵詞:朗讀;范讀;多形式
朗讀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配合進行,避免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要想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示范性就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用自己的聲音和情感來感染學生,將單一的講授指導變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讓學生身處于富有感染力的氛圍之中,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走進人物,走進作者,走進文本。
一、整體把握,有效示范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都比較小,自我控制能力也不是太強,讓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朗讀是比較難的。但是他們的形象思維卻占據主導地位,所以,他們的模仿能力特別強。教師可以采用以情動人的朗讀形式,將學生帶入相應的教學情境中,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實踐證明,教師良好的示范朗讀具有著較強的啟發(fā)性。
同時,教師的范讀對于鼓勵和啟迪學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范讀來模仿教師,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如果教師的示范朗讀的能力特別強,那么,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喜歡上朗讀,并且學著老師的樣子進行朗讀,從而真正提高自身朗讀的水平。
教師在范讀前一定做好相關的要求,例如:要求學生仔細聽老師朗讀的節(jié)奏、語速、停頓等。讓學生傾聽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為了聽而聽,而是要聽出方法,聽出技巧,從而將學生引領到朗讀的意境之中。
教師的范讀要有針對性、示范性,就一定要有一個高的標準,要做到:發(fā)音標準、語言流暢、富有感情色彩,同時要聲情并茂。讓范讀真正起到一個正面示范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朗讀積極性和趣味性。
二、采用多樣化的朗讀方法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是相對比較短暫的,如果教師一遍一遍地讓他們進行朗讀,會讓他們產生比較厭倦的情緒,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形式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此時,朗讀就要做到多樣化,教師可以結合本班的實情,進行多樣化的朗讀,讓學生不容易感到疲倦。
多樣化的朗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朗讀興趣。在平時的小學低年級朗讀教學中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輕聲朗讀法。輕聲朗讀的方式可以減少對學生思維的干擾,有利于學生靜心地理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更容易走進文本。學生只有靜下心來,才能真正去進行朗讀,才能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悟,讀出自己的感悟來。
(二)快速朗讀法。這種方法要杜絕唱讀,不少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因為沒有掌握這種朗讀的技巧,不懂得停頓,也不懂得如何將長句子讀好,常會帶著拖腔進行唱讀。教師要在教學時進行反復的強調與訓練,關注細節(jié),避免學生唱讀,或是養(yǎng)成不好的朗讀習慣。
(三)分角色朗讀法。低年級學生的表演意識特別強烈,教師要抓住他們積極的表演欲望。分角色朗讀是學生特別容易接受的,而且效果特別好的一種朗讀方式。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數都是有著生動的語言,有著趣味性的情節(jié),學生都很喜歡的課型。但如果讓學生單獨朗讀,他們讀不出其中的韻味。所以,教師要營造一種朗讀的范圍,創(chuàng)設一種朗讀的情境,從而搭建出朗讀的橋梁。
比如,在教學《紙船和風箏》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紙船和風箏。學生在朗讀中感受不同角色的情感,并把自己想象成紙船和風箏,并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去讀課文,朗讀效果自然不一樣。分角色朗讀法,學生比較容易接受,而且他們的積極性容易被調動起來,也是教學效果比較好的一種。
(四)多種多樣的賽讀法。在賽讀的形式上要多樣化,如: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開火車賽讀等。這些方法都是讓學生在競爭的過程中體會到朗讀的樂趣,從而真正達到取長補短,提高自身朗讀水平的目的。
多樣化的朗讀方式,不僅很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朗讀的習慣,當朗讀成為一種習慣時,學生會不自然地參與到教學中。
三、想象為朗讀教學助力
在朗讀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加上一些輔助的聲音、視頻、圖片等,營造朗讀的氛圍,例如:在教學《雷雨》這一課時,可以配上風聲、雷聲,學生在這樣的情境當中自然會更好地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意思。同時,可以讓學生提前觀看一些錄像,或者一些短片,去體會一下雨的過程,感知雨越來越小的過程。同時,學生結合文字“漸漸地”,體會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的變化,并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個變化表現出來。朗讀教學的方法和形式是源于學生的生活,也是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求,才能真正對他們起到指導性的作用。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課文朗讀的教學當中,教師要不厭其煩地進行強調與反復,并且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引領示范,將朗讀真正的訓練到位,促進學生的識字、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語文課堂就應該書聲瑯瑯,教師要從多個渠道進行,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在教學中把時間還給學生。學生只有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才會用心地去感受語言的魅力,才能讓朗讀植根于學生的心靈深處!
參考文獻:
[1]楊麗輝.談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J].知識經濟,2009(7).
[2]李奮.小學語文不可忽視朗讀教學[J].新教育,2008(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