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霞
摘要:指導初一新生如何進行初中政治學科的學習是每一位政治教師的任務,本文結合實踐經(jīng)驗,簡要論述了初中政治學習方法的指導,分別是思想重視,行為認真;避免死記硬背,科學記憶;精做練習,學會審題。
關鍵詞:初中政治;學習方法;思想重視;科學記憶;學會審題
上了初中之后,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多,學生的學習壓力會感到明顯的增加。為此,必須給予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使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盡快進入初中的學習節(jié)奏。筆者相信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想要學好初中政治就不是一件難事。筆者任初中政治教師多年,對于如何指導初一新生的政治學習頗有心得,現(xiàn)分享如下,還望能有所借鑒意義。
一、思想重視,行為認真
要想學好任何一門學科,首先要在思想上給予充分重視。政治學科在整個初中課程體系中占據(jù)著不輕不重的地位,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政治學科自然沒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重要,在很多學生看來,政治學科的學習無非就是死記硬背。這種思想認識,導致學生對于政治學科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意識是先于行為的,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出現(xiàn)了聽政治課的專注度不夠,在政治學科的學習上不愿花費太多的時間,對于政治學科的作業(yè)也總是馬馬虎虎等消極的學習行為。所以,要想指導學生學好初中政治,首先需要讓學生對政治學科給予思想上的重視。為此,教師要向學生闡明學習政治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學習政治對他們個人成長、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讓他們對政治產(chǎn)生興趣,從而自然而然的從思想上引起重視。
當然,僅有思想上的重視還不夠,要能夠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上才算是大功告成。這些行為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要能夠自主的進行課前預習;第二,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緊跟教師教學的節(jié)奏,在課堂上積極主動思考,不懂就問,做好課堂筆記,認真勾畫書本上的重要內容。第三,課下時間能夠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政治知識,強化記憶,就不懂的問題和知識難點進行進一步的探究。第四,因為政治考試中會涉及時事政治的考查,所以學生在平日里也要盡可能的關注時事政治新聞,養(yǎng)成閱讀新聞的習慣。
二、避免死記硬背,科學記憶
政治學科有大量的知識需要進行背誦與記憶,很多學生依靠死記硬背的方法,效率非常的低效。在小學階段,知識的體量較小,通過死記硬背還可以勉強行之。但是初中科目眾多,每一門學科都有大量的需要記憶的內容,政治學科尤其如此。所以,再死記硬背是完全行不通的。背誦與記憶一定不能盲目,要有目標、有內容。盲目地背,不但背誦的效率低下,而且會讓學生深陷背誦的泥沼之中,對于學生背誦的情緒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從而走進一個惡性循環(huán)。
首先,確定背誦的數(shù)量,每一天都給自己設定一個背誦的量,然后努力去完成它,這樣循序漸進,就會積累足夠的知識,千萬不要貪多。其次,要明確背書內容。許多學生所謂的背誦,其實就是拿起課本來無目的讀,政治教材文字論述頗多,學生往往會在不重要的內容上浪費不少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明確自己究竟要背些什么,每天老師上課要劃起來的簡答題就是背的內容,政治只有簡答題是最需要背的,其它的實際上都是靠理解、分析的。最后,對比記憶,從所學知識中找出一些易錯和易混點,加以對比,并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這樣容易取得良好的記憶效果,它是事半功倍的記憶方法。同時,易錯易混的知識也經(jīng)常是中考考試重點。
三、精做練習,學會審題
理論知識掌握之后,還必須落實在實際生活中,而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必須做到兩個方面:
其一,就是我們說的……導行(它是政治學習的根本目的,但不是我們今天所強調的重點)。
其二,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考試問題的設置上,而要提高這種試題分析能力,就必須配一定量的練習。我個人一直反對題海戰(zhàn)術。我認為精選一本練習冊就幾乎可以解決中考中所遇到的所有的問題。只不過要求我們的孩子在做練習時一定要帶著腦子做題,也就是思考性練習。做練習時,要做到歸納總結,尋找各種類型題的答題規(guī)律,學會舉一反三,才能靈活運用。實際上政治基本類型題就那么幾種,其它所謂難度題只是這幾種題型的變形而已。
另外要學會審題,加強自己捕捉文字中有效信息的能力。從字里行間之中,從設置的情境之中去分析其顯性的、隱性的內涵。有時,題的答案既從文字中來,又從書本中來,還從生活中來。要多角度,多層面的思考,這樣才能把全部的分拿到手。當然,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日之功,他需要我們在三年的政治學習中多練習,多思考,并且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強大的閱讀能力。
總之每個同學在每一學科的學習上都要不斷尋找、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別人。初中思想政治是一扇思想的門,推開它,就是一個精神的天地,其中思想的深度足以讓我們流連忘返,震撼而感動!
參考文獻
[1]吳小麗.基于生活化思維下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4)
[2]禤水新.融入人文因素,彰顯政治魅力——淺談人文精神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