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金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方法的主要手段,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課堂都是教師和學生溝通、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引學生,小學階段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小學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都是從小學開始培養(yǎng)的,小學可能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學習習慣。由此看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方面,改變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策略的有效性,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夯實學生數學基礎;提高教學質量
引言: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數學是他們學習困難課程之一,因為小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都較為嚴謹,大多數學生都對學習不太感興趣,對于數學更是提不起興趣,學生覺得數學有一定的難度,就更沒有心思去下功夫學習。而且小學生年齡小,還沒有很高的辨識能力,換句話說,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充滿自信,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夯實數學基礎,使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更有興趣更加高效地學習,實現最佳的學習效果,使學生能夠有更好更長遠的發(fā)展。
一、以學生為主體
小學階段,學生在學習上對教師的引導很是依賴,學習還不具備主動性,教師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掌握好每節(jié)課內容的多少,但這樣做也有可能導致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tài),無法獨立思考和積極學習,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和獨立思維能力的形成是沒有好處的。進入五年級,學生初步具有一定量的知識儲備和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數學教學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夠適應,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自主性,順應學生心智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自己變成課堂引導者,挖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通過老師的指引,學生能夠自主探索,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好勝心、自主學習性都將被充分挖掘并且顯現出來,教學效率也因此得以提高。舉例子來說,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課本中“長方體與正方體”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首先為學生展示如長方體粉筆擦、橡皮、鉛筆盒、桌子、正方體魔方、粉筆盒等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見到的東西,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兩個物體形狀上的差別,分組進行討論總結,經過討論分析,學生就會發(fā)現,正方體所有的邊都一樣長,但是長方體就有差別。在學生初步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存在差別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進行下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也就是說,以鼓勵以及合作的方法來提倡學生自主思考,與此同時,學生自己探索出來的課堂知識一定印象更加深刻。
二、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改變傳統單一的數學學習方式,敢于創(chuàng)新,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適當開展豐富多樣的學習競賽活動,順應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競爭條件下學生往往比平時正常條件下能夠更加努力學習,學習效率也會更加高。學生在競賽中,總有一定的好勝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他人的肯定,尤其是老師的表揚,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極大程度上增加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以及成功后受到表揚的自豪感,這樣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愿意學習,沉醉于學習。
三、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
首先教師要做到巧妙設計問題,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問題的有效性,對于小學五年級的課堂提問要做到圍繞課堂內容的重難點進行有效提問,減少無效提問,讓問題能夠以面帶體。要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重難點進行思考與辨析,倘若學生可以將重難點融會貫通,其他的問題將會迎刃而解。當然,尤其需要明確的是,數學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規(guī)劃和設置時要注意循序漸進,要求所設置的問題確實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獨立思考,只有如此,方能使學生在進行問題思考和解決時由淺入深,加強認知。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要依據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解析能力進行有效提問,問題不能太過簡單與重復,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鍛煉。
其次教師要做到巧妙運用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征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因為傳統的教學方法太過死板與強硬,導致學生對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更不用說課堂效率了。雖然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因此教師可以將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有機結合在一起。這種方法可以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讓學生集體合作中行為被約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杜沼訊.淺談小學數學有效性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
[2]陳秋蘭.情境創(chuàng)設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