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欣欣
摘? 要:沙水游戲是幼兒教育中一項具有較強操作性、綜合性的戶外實踐活動,對于促進大班幼兒雙手協(xié)調(diào)、團隊合作、思維建構等多種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大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沙水游戲的積極作用,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構建適宜于沙水游戲的外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方案,使幼兒在豐富多樣、內(nèi)容充實的游戲平臺上展現(xiàn)想象力、鍛煉行動力、增強凝聚力、提高專注力,從而不斷塑成大班幼兒綜合素質(zhì)能力,為實現(xiàn)“幼、小”有效銜接奠定堅實基礎。本文結合沙水活動的開展,探索自主性游戲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幼兒教育? 大班幼兒? 沙水活動 ??自主性游戲
引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經(jīng)驗的需要。沙水游戲從成人角度來看,雖然只是一些簡單的玩沙玩水的游戲,但對于5-6歲的學前兒童來說,富有流動性和較強可塑性的沙水能夠全方位地帶動和刺激幼兒感官,進而為他們帶來與日常教學活動不同的,更加豐富和立體的感知體驗。同時,幼兒在開放式環(huán)境中也能夠自主進行探索與發(fā)現(xiàn),既能使其學會表達自身感受[1],也能夠鍛煉其與他人溝通協(xié)作,最終實現(xiàn)團隊目標的能力。老師將結合教學實際,以“建造蓄水池”游戲為列,系統(tǒng)分析大班幼兒沙水游戲中有效指導策略。
一、細致明確沙水游戲主題
幼兒園在進行科學教育游戲化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游戲活動的多樣性,以此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增加幼兒游戲的機會[2],要結合大班幼兒在認知能力上的提升,適當加入具有挑戰(zhàn)性的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幼兒選擇合適的主題,針對沙水游戲主題,教師確定好主題的目標和內(nèi)容,配備好相關的主題游戲的材料。
如老師在組織開展“建造蓄水池”游戲之前,明確游戲主題為:引導幼兒通過自由創(chuàng)意,發(fā)現(xiàn)、運用沙、水特性進行創(chuàng)意建構,學會如何引水,高效率完成蓄水池建造。即把一些較為復雜的,諸如建設簡易引水渠、壘砌等元素融入游戲中,從過去簡單的“挖寶藏”“給木桶喂沙”等單一式活動延伸出來。在這一主題下,沙水游戲的主要目的一是在于幫助大班幼兒在之前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感知沙水特性,在復雜活動中激發(fā)起幼兒親近自然的智性和歡樂愉悅的體驗;二是通過目標實現(xiàn)的綜合手段,為幼兒提供更多創(chuàng)意空間,從而使其在游戲中習得創(chuàng)造能力、感知創(chuàng)造樂趣;三是引導幼兒在團隊協(xié)作下“建造蓄水池”,培育其合作探究、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
二、科學投入沙水游戲材料
大班幼兒沙水游戲材料的投入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適宜性原則。材料的投入要緊貼主題的需要,既不能過多,使幼兒在自主活動中無從下手;也不能過少,使幼兒無法完成最終目標。二是差異性原則。老師在教育實踐中發(fā)現(xiàn),大班幼兒個體間的差異性雖不明顯,但卻是客觀存在,因此,在材料投入上要注重差異性,即不能只提供同一層次的進階材料,引入一些半成品或替代物以滿足具有較強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幼兒的需要。
如,在“建造蓄水池”游戲中,老師所投入的材料為:
基礎材料:沙水池、大型沙水玩具、水桶
輔助材料:簸箕、樹枝、石頭、樹葉、pvc切面管、牛奶罐、積木、礦泉水瓶等。
進階材料:塑料布、不同形態(tài)的PVC管、不同形狀PVC管接頭等。
三、及時提供沙水游戲介入
哲學家布貝爾認為:人與人的交往有兩種形態(tài)——“我——他”關于與“我——你”關系,由此我聯(lián)想到在幼兒游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點,來承擔這樣的兩種角色。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溝通、互動,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成效,也影響到幼兒的課堂學習情況和游戲成效。
(一)以旁觀者身份介入
教師要注重在游戲活動的任何時期以旁觀者身份介入,引導大班幼兒以團隊協(xié)作、自主探究等正確的思想認識進行游戲。教師旁觀者的身份,會給予幼兒更多的游戲自由,一直以來,幼兒普遍得到了“過度保護”,以至于不夠“自主”。
如,老師在“建造蓄水池”游戲初期發(fā)現(xiàn),由于幼兒存在活潑好動天性,加之表現(xiàn)欲強烈,各活動小組時?!耙桓C蜂”地將水管處接到的水爭相運送到蓄水池內(nèi),引發(fā)幼兒之間的碰撞,而蓄水效率也無法得到提高?!吨改稀分赋觯龑?-6歲幼兒在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為此,老師向組員提問,“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你們同時滿足自己想做的事情又不相互影響呢?”幼兒A回答道:“他們可以去其他地方打水,水泵就是在這里,我只能在這里把水引上來?!逼渌變簞t對這項建議提出了質(zhì)疑,隨后老師又提問“A正在把池子的水往上引,而你們需要把水送到沙池,都是在引水,你們可以相互協(xié)助嗎?有辦法嗎?”在進行思考后,組員同意了幼兒A的想法,成為了合作伙伴,將水泵、切面水管和池邊的小木樁組成了小引水渠。
(二)以指導者身份介入
沙水游戲中,教師不僅是觀察者,同時也是指導者,要注重對大班幼兒進行科學指導,從而保障教學主要目標的有力實現(xiàn)。通過教師適當介入指導,比如有時候真正切實有效為幼兒解決問題指出出路。
如,當有其他幼兒注意到幼兒A所在小組進行配合引水后,紛紛前來圍觀,并就觀察到的情況表達意見,嘗試與該小組合作進行引水,但在數(shù)次嘗試后,游戲小組發(fā)現(xiàn),引水渠時常漏水導致引水效果不佳,幼兒情緒受到了較大影響,氣餒、不自信、消極等情緒開始在組內(nèi)蔓延。老師及時觀察到了引水渠因水管放置順序有誤而導致漏水的實際以及幼兒情緒變化,及時介入活動,引導幼兒圍繞第一、二根水管的銜接口進行觀察,在老師指導下,小組發(fā)現(xiàn)了擺放次序所產(chǎn)生的問題,幼兒B總結指出:“對,水從高往下流,我們連接的水管像滑滑梯從高向低處連接水就會流下來了。我們把第二根的水管接頭抬高一些”,隨后成功進行了由水龍頭向蓄水池的引水?;顒又?,教師的鼓勵和問題的啟發(fā)是幼兒探究過程中有效的支持。一方面有效地培育了大班幼兒根據(jù)觀察實際情況,探索提出問題解決方案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增強了大班幼兒積極動手動腦,在實踐中驗證解決方案的能力,在互動過程中促進大班幼兒生活新經(jīng)驗的形成。
(三)以啟發(fā)者身份介入
當完成一項任務后,教師應注重引導大班幼兒進行思維拓展,啟發(fā)幼兒結合游戲內(nèi)容對生活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初步培育其“舉一反三”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有助于引導幼兒形成思考能力,遇到問題時,可以多一些思考少一些遺憾。
如老師在“建造蓄水池”中,引導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接水管線應用情況,有幼兒提出“爸爸會用水管把水接過來洗車”,有的提出“保安叔叔也用大水管接水來沖洗操場?!痹谙嗷サ膯l(fā)和誘導下,幼兒發(fā)現(xiàn)了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獲得許多水管的引水小秘密:如游戲開始時水管口和水龍頭沒有匹配,太小套不進,太大很容易滑落;水龍頭開得太大,過大的水流產(chǎn)生的沖力會把水管沖掉,需要想辦法固定;長長的水管,沒有整理平整,相互纏繞太緊,就會讓通過水管的水流得小。
四、合理實施沙水游戲評價
教師要觀察游戲教學過程中幼兒的不同表現(xiàn)和游戲進度[3],注重對游戲全程進行反饋評價,從而不斷鞏固游戲教學成果,使大班幼兒在動手之后進行動腦反思。
首先,評價要注重采用多元途徑和方式。如在“建造蓄水池”游戲中,老師以集體、小組、個人等不同視角進行教師評價和生生互評,提高了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而在評價方式上,老師根據(jù)沙水游戲動態(tài)性強的特征,結合新技術手段,運用視頻、圖片等方式進行復盤,讓大班幼兒直觀感受到自己在游戲過程中的表現(xiàn)。
其次,要注重評價的針對性。一要對游戲過程中的共性問題進行統(tǒng)一評價,為消除下次活動短板,提高階段性沙水游戲水平。二要注重活動評價的延伸,從點到面地讓幼兒對活動進行反思。如在“建造蓄水池”中幼兒在運用水管進行拼搭運水后,出現(xiàn)了種種不同的問題,到活動結束也沒有解決。老師不想讓這個小小的“遺憾”打擊了孩子游戲的積極性,所以在活動結束回教室后,讓幼兒一起坐下來觀看活動現(xiàn)場視頻和照片,探討交流好的辦法,即提高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為下次活動埋下了伏筆,調(diào)動起了幼兒興趣。三要注重評價結果對于新主題的生成促進作用。幼兒在“沙水游戲”過程中也會生成一些新的活動內(nèi)容或者動作技能等,教師應該及時把握這個點,在評價的環(huán)節(jié)將孩子新內(nèi)容擴大后生成新的活動主題。如“建造蓄水池”這個主題可能會引發(fā)出“地下通道”等一系列相關活動,當然這些主要針對本班的孩子興趣和特點。
在“建造蓄水池”游戲中,大班幼兒多方面能力獲得較大提升,在使用進階工具、結合自然特性、觀察解決問題等方面得到了應有鍛煉。同時,當個別幼兒在提出新的建造方式,卻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其他幼兒能夠主動提出解決方案,并加以嘗試,最終在老師引導下,完成了其最初構想,達成了幼兒在“建造蓄水池”游戲中的最終目標。這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同時也推動班級內(nèi)形成了相互幫扶、協(xié)同解決問題的良好環(huán)境。
因沙子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水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大班幼兒在進行沙水游戲時,其自主發(fā)揮空間較大、自主探索余地充足,因此,沙水游戲深受大班幼兒青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沙水游戲?qū)Υ蟀嘤變壕C合能力的提升作用,緊緊把握住幼兒的熱情與積極性,從主題確定、材料供應、適時指導、多元評價四個方面入手,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沙水游戲有效指導策略,著力構建適宜于開展沙水游戲的活動環(huán)境,不斷發(fā)展大班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能力,以初步培育其立體化、綜合性思維方式,為實現(xiàn)“幼、小”有效銜接貢獻更大力量。
參考文獻:
[1]吳洪.幼兒園沙水建構游戲教學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18(9).74.
[2]李娜.幼兒園科學教育游戲化的實施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5).29.
[3]劉敏吉.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一讓孩子快樂學習[J].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