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婉琦
摘 要: 感恩就是感謝自己擁有的一切和為自己提供便利的人事物,學會感恩能夠讓一個人心中充滿愛,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成長中所遇到的事。因此,幼兒園在致力于幼兒智力開發(fā)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重視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感恩教育的實施。本文結合教育實踐論述了大班幼兒感恩教育開展途徑。
關鍵詞: 大班幼兒 感恩教育 教育實踐
感恩就是感謝自己擁有的一切和為自己提供便利的人事物,學會感恩能夠讓一個人心中充滿愛,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成長中所遇到的事。因此,我們在致力于幼兒智力開發(fā)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重視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感恩教育的實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感恩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在學前教育中更是獲得了廣大的關注。幼兒園職責是培養(yǎng)幼兒健康開朗個性,為幼兒奠定的良好能力基礎與道德基礎?!?-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睉阎卸鞯男臅屓诵男亻_闊,是營造健康心理環(huán)境與形成高尚品德的良好助力器。從生活中激發(fā)幼兒感恩意識,在活動中升華幼兒感恩之心,在踐行中養(yǎng)成幼兒施恩之行,使教師“教學生學”和幼兒在“行”中對感恩這個抽象概念進行初步的了解,并逐漸在親知中鞏固與形成品質的內化。
一、在生活中激發(fā)幼兒感恩意識使幼兒知恩
(一)抓住教育契機
5-6歲幼兒道德感情仍然是“自我中心”的思維,但已形成責任意識,隨著生活經驗的增長和社會性的發(fā)展,幼兒各方面都獲得了更多的參照,包括感恩,這一階段幼兒更容易接受與學習道德經驗,因此,教師應以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事讓幼兒了解周圍人事物對自己的“恩”,為幼兒感恩、施恩打下良好的基礎。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對幼兒感恩意識的激發(fā)的教育契機。
(二)發(fā)揮榜樣力量
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同時抓住大班幼兒的榮譽心理,在同伴中樹立榜樣,推動幼兒對感恩的關注與了解,進一步感知感恩的重要性和樂趣。一次雅雅問:“丁老師為什么這么關心幼兒園里的樹?”我回答:“因為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新鮮的空氣,為人們做著許多默默的貢獻?!毖叛耪f:“那我也要愛護樹木。”在得到了幼兒的幫助時我總會說:“非常感謝你幫了我的大忙?!辈⒁該肀⑿Φ刃袨榛貞?,有時還會給孩子們制作簡單的小禮物。在幼兒中間建立榜樣,同時自己可以成為自己的榜樣,獲得自豪感。在幼兒出現感恩行為時,我都會明確地指出并給予適宜的鼓勵表揚,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兒更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感恩行為,促進感恩意識的強化。
二、在活動中升華幼兒感恩之心助幼兒感恩
(一)感恩教學活動
教學是使幼兒獲得相關認知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與興趣愛好并結合幼兒現階段認知需求設計感恩主題活動,使幼兒在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情感發(fā)展訓練。早晨剛入園我無意間聽到幼兒在討論清潔工,超超說:“剛才有個掃地工人走過好臭呀。”小奇說:“我覺得他們穿的衣服好難看。”我決定開展一次《清潔工》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視頻了解了清潔工為城市所做的貢獻,說一說自己對清潔工的看法,討論如果沒有這些清潔工叔叔和阿姨們,我們的家鄉(xiāng)會變成什么樣子。最后通過“小小清潔工”活動讓幼兒打掃幼兒園,體會清潔工人的辛苦和勞動后環(huán)境的變化,感受清新環(huán)境的舒心。通過教學幼兒獲得了感恩表現,雖然他們還不理解這就是感恩行為,但在心底已埋下的感恩種子逐漸在成長。
(二)多元滲透體驗
除了針對性教學活動外,我們還會經常以故事、談話、繪畫作品、兒歌、區(qū)域活動、環(huán)境布置等多種形式多個領域多方面地滲透,讓幼兒感受感恩的無所不在,使他們形成意識:感恩行為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產生博愛之心。在感恩節(jié)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們組織了幼兒進行了一系列感恩活動,由說恩、畫恩、演恩、創(chuàng)恩等組成部分,讓幼兒在整個過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進行體會表達。這不僅使幼兒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與提升,而且使幼兒更好地了解了感恩的價值與意義,在多元化的滲透活動中慢慢吸收感恩情懷。
三、在踐行中養(yǎng)成幼兒感恩行為讓幼兒施恩
(一)組織感恩活動
生活中的知恩和活動中對感恩的深入理解,使幼兒更能夠感受施恩的意義與樂趣。教師可以通過各種載體開展感恩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施恩機會和平臺,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要如何施恩,感受施恩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的快樂,更好地融入活動中。使幼兒在踐行中懂得在獲得“恩惠”后不僅要感恩,還要從言語和行動中表達出,在教師的引導下落實感恩行為。如在重陽節(jié)時期,我們組織幼兒到敬老院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并為他們準備了節(jié)目表演,這一天爺爺奶奶們都非常高興,有些甚至感動地流下了眼淚,看到平時“頑皮”的小毅一邊幫奶奶擦眼淚一邊說:“奶奶你放心我們還會來看你的?!蔽乙脖贿@個畫面感動了。
(二)家園攜手共育
家庭可以說是幼兒感恩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關鍵所在,家長教養(yǎng)態(tài)度決定了幼兒成長環(huán)境的質量對其有著深入而長遠的影響。一次緩緩媽媽說:以前從來沒想過讓孩子幫我做什么,昨天我說了一句今天工作很忙,緩緩說媽媽工作辛苦,要幫我按摩,真的太感動了,父母的“示弱”使幼兒懂得“大人”也需要關愛,同時感受到自己的關愛給父母帶來的感動和快樂。
在此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感恩要從小事中慢慢發(fā)展,并非讓他們懂得一個“大道理”而是明白“行”的重要性,在行動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尊重他人、樂于助人、懂得對幫助自己的人心懷感激,在施恩中獲得提供幫助與付出是能夠讓他人和自己都感到快樂的事,在幼兒心中種下感恩的種子,使這顆小苗在隨著幼兒一起成長成參天大樹時為幼兒遮風擋雨。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選集(三卷本第一卷)[M].教育科技出版社,2013.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
[4]沈梅麗.大班幼兒感恩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