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楠楠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課程資源,通過擴寫、補白、續(xù)寫、聯(lián)想等多種語言實踐形式,在體驗、思考與表達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添磚加瓦。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想象能力:教學策略
想象能力是學生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課程資源,通過多種形式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憑借想象,觸摸文本,潛心會文,化靜止的文字符號為生動的生活情境,在語言表達過程中,不斷延展想象的內(nèi)涵和品質(zhì)。
一、擴寫,讓想象走向廣闊
從心理學角度看,想象是大腦對積累的生活表象進行改造、重組、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思維過程。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的語言表達言簡而意豐,給讀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間。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巧妙地借助教材文本,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同時依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理解感知而產(chǎn)生的文本情境,讓思維從感知理解逐漸走向思考感悟,把學習重點放在感知和體驗文本的情境上,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走進文本情境。
例如,在教學《北大荒的秋天》這篇課文時,在引導學生品味“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這個優(yōu)美的句子時,筆者先讓學生通過默讀感知文本,引導他們緊扣這段話中有關顏色的詞語,想象、體會北大荒的秋天天空的絢麗多姿,在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然后,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想象的圖景,憑借課文中的精彩語句或自己積累的詞匯,具體、生動地表達出來,進一步促進了文本情境和學生情境的巧妙融合。這樣的語言實踐練習,不僅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可以內(nèi)化文本中的精妙語言,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補白,讓想象更有邏輯
在文學作品中,為了中心表達的需要,要對寫作內(nèi)容進行詳略處理,一些略寫的部分如同國畫作品的留白一樣,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挖掘文本空白,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去補白,不斷拓寬文本情境,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學《第八次》這篇課文時,作者并沒有具體描寫布魯斯是如何通過語言動員士氣低落的士兵繼續(xù)進行第八次抵抗的,這部分留白包含了很多有價值的語言內(nèi)容,是訓練學生想象能力的有效載體。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憑借文本內(nèi)容展開合理的想象,鼓勵他們用演講稿的形式有條理地進行口頭表達。這種創(chuàng)新的語言實踐練習激發(fā)了學生的語言表達熱情,使他們在自主思考和相互交流中,憑借豐富的想象能力,結合課文原意把這部分留白變?yōu)楹锨楹侠?、聲情并茂的小型演講。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對這部分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補白,不是天馬行空和隨心所欲的想象,必須與原文邏輯相符合,在合乎情理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通過上述結合課文內(nèi)容的補寫練習,既可以深入地感悟布魯斯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又可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的想象更具邏輯性,真可謂一舉多得。
三、續(xù)寫,讓想象變得深刻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故事文本,尤其是童話、寓言等文體,故事雖然敘述完了,但是其深刻的意蘊則讓人回味無窮。在教學這類文本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續(xù)寫下去。
例如,在教學《狐貍和烏鴉》這篇課文后,筆者讓學生在讀懂原文內(nèi)容和表達形式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如果第二次烏鴉又叼了一塊肉站在大樹上,狐貍又會用什么詭計欺騙烏鴉呢?烏鴉這次還會上當嗎?對于學生通過想象創(chuàng)編的故事,只要合乎情理,筆者都給予肯定和表揚。尤其是學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容后續(xù)寫的故事,可以提高想象的深刻性。生,是這樣續(xù)寫《狐貍和烏鴉》的:第二次,烏鴉不知道從哪里又叼來了一塊肉,這次狡猾的狐貍并沒有用花言巧語來騙取,反而破口大罵烏鴉聲音難聽,成功地激怒了烏鴉。烏鴉剛想張嘴還擊,肉又掉落了,狐貍又騙了烏鴉一次,可見狡猾的人的花言巧語和冷嘲熱諷都不能相信。實踐證明,巧妙的續(xù)寫練習,可以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讓學生的想象能力變得深刻。
四、聯(lián)想,讓想象更加豐富
聯(lián)想是想象的一種形式,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聯(lián)想資源。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相關的聯(lián)想練習。
例如,筆者出示句子:今天的風真大??!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結合自己的生活積累,把這個句子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同時,筆者還出示了一組詞語,如橡皮、鋼筆、鉛筆,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進行想象習作的語言實踐練習。實踐證明,只要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特點和學生學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挖掘身邊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聯(lián)想豐富的生活表象,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就一定能夠在豐富的語言表達活動中不斷提升與發(fā)展。
總而言之,教師要不斷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課程資源,靈活地運用多種語言實踐練習,在體驗、思考與表達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這樣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進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秋霞,誦讀、想象、體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語文天地,2018 (12).
[2]梅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