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文章針對習作教學中的困惑問題,開展習作修改方法和習作評價方法兩方面的針對性策略研究,總結教學實踐中指導改正確、改規(guī)范、改生動的操作性較強的經(jīng)驗,讓學生掌握正確修改方法的同時,成為評價的主體,嘗試運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
關鍵詞:作文教學;自主修改;創(chuàng)新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小學各年段習作教學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要求五、六年級的學生要能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如果我們把教師辛苦批改作文的時間用在指導學生自主修改、評改上,把教師批改變成教師指導學生自主修改,使學生修改成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否能事半功倍呢?對此,筆者進行了小小的嘗試。
一、授生以漁,改之有法
面對教師反復強調的“文章不厭百回改”,除了一小部分學生因為懶惰不愿意修改,更多的學生是不清楚修改方法,不知從何改起。因此,筆者首先就要教學生修改方法。
1.指導改正確
改正確,即讓學生修改時追求文通字順,這是修改的第一步。這一步包含了改正習作中的錯別字、詞,刪除多余的字、詞,添上遺漏的字、詞;改正用錯的標點符號,以及遺漏的標點符號;修改有語病的句子,使語句通順、流暢;較長的段落要分段等。每篇作文的修改環(huán)節(jié),教師都要出示基本修改要求,讓學生一一對照落實。
2.指導改規(guī)范
改規(guī)范,即規(guī)范修改符號,如增加、刪除、移動、合并段落、改錯等符號,都要求規(guī)范書寫,不能隨心所欲。這里,筆者有必要強調一下,在作文中要補充很長一段內容又寫不下時,學生可以標注增補序號,補充在習作后面。有些學生特別喜歡用序號做記號,甚至一個字、一個詞的修改,也用序號做標記,讓教師批改時對照序號尋找。當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提醒學生改正。為了分辨清楚哪些是修改內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修改。
3.指導改生動
改生動,即要修改表達不到位的詞,將平淡的語言改精彩,把詞不達意之處,或生硬的語言改生動、改具體。改生動是習作修改的終極目標。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難點,教師可以先出示優(yōu)秀范例和問題語例,嘗試讓學生比較,在比較中學會把習作修改生動的技巧。另外,每篇習作都要對照習作要求修改,有針對性的修改目標,哪怕只是一個片段訓練。
習作修改,既是學生的認知不斷深入的過程,又是寫作不斷升華、螺旋上升的過程。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學習修改習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要領,學會修改作文,習得修改技巧。另外,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引導學生咀嚼與品味語言文字,把這種功夫運用到習作修改中,使評與改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既會鑒賞,又會修改。
二、評文促思,改之有趣
成功的習作教學不應該是強制性的,興趣是最好的動力。教師指導學生修改作文,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作文教學收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1.評價主體多元化
(1)自主改。教師羅列習作要求,學生對照要求,運用從教師范例中獲得的啟示和方法,自行反復修改。自我修改的時候要大聲朗讀,因為讀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有效方法。教師對學生修改后的習作要再次評閱,重新審視,這樣利用發(fā)展提高的空間,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修改的熱情。
(2)交換改。在自行修改的基礎上,學生交換,互讀互改,再次發(fā)現(xiàn)、討論、補充。每名互改者都要在作文后面寫上自己的點評,并簽名。每次作文,都要求后面有三條以上評語,這樣的習作才能上交。評價者從問題人手,提出自己的想法,給予作者修改的建議。作文修改的過程,無論是對作者還是評價者,都是一次思考的經(jīng)歷,一次提高的過程。
(3)小組改。四人一組為單位,組長負責.小組組員輪流逐字、逐句、逐段地讀自己的作文,讀后交流、質疑、討論,相互啟發(fā)、補充,實現(xiàn)思想、觀點的碰撞,進一步修改使作文符合要求,逐步完美起來。
(4)展示改。第一次作文可以讓學生寫在大一點的作文紙上。學生自主交換,小組修改后,張貼一些修改范文,供學生學習。學生讀了范文后,還可以找問題、提建議、寫點評。
(5)幫扶改。對于一些習作學困生,教師可以采取“一對一”或“二對一”的幫扶措施,讓“小老師”和他們一起修改,減少作文中的錯誤,幫助他們樹立習作自信心。
習作修改的過程必須要保證時間。雖然有時會花很多時間,但是這個過程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而且學生還可以閱讀、評價、欣賞、借鑒他人的習作,取長補短,加深對習作訓練側重點的理解與感悟。
2.評價標準多重化
習作評分不要局限于固定模式,評分方法可以多樣化。例如,針對習作修改這一方面,只要是合理修改,評分時都可以根據(jù)修改內容加分;針對習作后面的學生評語,只要是中肯的,都可以給寫評語的學生加星;“小老師”幫扶中,最佳搭檔還可以獲得笑臉。這樣,一篇作文的評分就可能有“基本分+加分+星+笑臉”組成。每一次習作,筆者都評出“最佳習作”“最佳修改”“最佳小老師”“最佳評語”等稱號,并給予獎勵。
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待提升,修改作文更是剛剛起步。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自己修改文章,這是一個漫長的系統(tǒng)工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足夠的自信、足夠的熱情,讓他們在這一方天地快樂追尋,收獲碩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