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 ?要:隨著學習的日漸深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也愈發(fā)明顯。針對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教師應當注重數學教學的特性研究,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對此,本文將從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探討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數學;小學教學;教學問題;教學策略
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學校側重于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數學與生活的結合。但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支撐,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更注重數學方法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并注重教學溝通,及時發(fā)現教學問題,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同時保證數學教學質量。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強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較為活躍,在自主學習中難以集中注意力,體現出自我管理能力不強的不足。例如,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一陣風或者是一聲鳥叫都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致自主學習的效率低下。與此同時,數學本身具有的學習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更傾向于跳過,繼而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在此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提升。
(二)自主學習缺乏引導
自主學習意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為學生預留思考空間,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1]。但受限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會遇到難以獨立解決的問題,尤其對于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其自主學習難度更大。此類現象的存在很大一部原因是教師缺乏對學生及教學的研究,難以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影響了數學教學的發(fā)展。
二、小學高年級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無論是常規(guī)教學還是自主學習,都是一個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記錄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否已經解決以及解決方法等,既可完善自主學習體系,也可優(yōu)化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也可多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存疑態(tài)度,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在進行自主學習時能更好地發(fā)現問題,并可通過自身努力或是尋求外界幫助進行解決。
(二)主題型自主學習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因此,在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特性為每個學生設定一個學習主題。例如,部分學生在解方程這一章的學習中存在問題,對此,教師可讓學生圍繞方程解答這一核心內容進行主題型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可進行一定的應用拓展,當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取得了進步后,教師可邀請學生分享學習心得,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同時,也可更好地檢驗數學自主學習的學習效果。
(三)提供知識框架
對于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僅憑個人的自主學習,數學能力難以提升。因此,教師可在主題型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為這些學生提供知識框架,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學習《倍數與因數》這一章時,學生可能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為難以區(qū)分倍數與因數的概念,二是公倍數與公因數的求解能力不強。因此,在自主學習之前,教師可先為學生準備基礎性的練習題,并在練習題冊上寫上可能會用到的知識,并寫下鼓勵性話語及相關自主學習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此時,便可讓學生進行真正的自主學習,即自己發(fā)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途徑解決數學問題。
(四)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數學生活化作為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可通過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例如,在進行《長方體、正方體》的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聯想生活中的正方體及長方體,并引導學生計算圖形的表面積。例如,空調是長方體,可請學生根據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S=2×(ab+bc+ca),其中a、b、c分別為長方體的長、寬、高[2]。在此基礎上,可再舉特例,如常用的無蓋收納箱是長方體,那在計算它的表面積時是否還能沿用該公式?此時學生可能會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也可通過對生活現象的分析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通過引導學生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并提升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結束語:
針對于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全面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從學生特性出發(f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采取合作式教學。在此基礎上,可為每一個學習小組設立一個自主學習主題,并為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提供相關性的知識框架,激發(fā)其數學的積極性,同時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自主學習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高雯琴. 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習慣現狀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2]郭曉玲. 小學高年級數學研究性學習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