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忠初
摘 ?要: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生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語文學習實踐能力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之一。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關于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
引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日常實踐。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教學,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口語交際能力是日常生活中人際交流的必備基本素質。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依賴教材,教學內(nèi)容僵化
目前小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最主要的還是依賴于普通課本教材每一單元附帶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的設置與練習,口語練習內(nèi)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對小學生的吸引力不強,口語交際能力練習的質量不高。目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缺乏專業(yè)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僅僅以課本中課文的對話進行口語練習,練習內(nèi)容往往脫離實際,學生沒有一定的認同感,因此也就使得口語交際練習沒有實際效果。
(二)口語交際教學課程重視程度不夠,課時不足
除了教學資料的缺乏,教學課時的缺少也是小學生口語交際教學的一個嚴重問題。大多數(shù)的小學并沒有專門開設口語交際練習課程,而教師也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下更注重語文具體知識的教學和檢驗,而忽略了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或者是雖然設置了口語交際練習課程并且單獨作為一個教學任務出現(xiàn),但也是根據(jù)教材中每一個單元中的口語交際練習的內(nèi)容使用一節(jié)課或者不足一節(jié)課的時間一筆帶過,并沒有將口語交際練習課程變成常態(tài)化的固定課時,而且并沒有具體的考試大綱和考試要求,因此大部分教師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學中也僅僅是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聽說讀寫[1]。
(三)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不明確,教師水平有限
目前小學教師的教學任務中并沒有對口語交際的教學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目標,對小學口語交際練習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模糊不清,只有一個大概的方向,而學校層面或者教育部門層面能對教師關于口語交際教學的培訓也僅僅停留在優(yōu)秀教師的公開課觀摩學習上,沒有形成完整的培訓和教學理論。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也就沒有專業(yè)的水平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2]。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措施
(一)創(chuàng)設多樣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和話題
口語交際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和具體的話題中進行的語言交流活動,脫離了具體的實際情境的口語交際就成了一個浮于表面沒有實際意義的對話。因此,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中,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合適的口語交際背景與交際主題,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思考口語交際中的語言組織,這樣更能激發(fā)起學生思維的活躍和表達的興趣,更有效地進行口語交際練習[3]。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的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文的主題——關于景色的描寫這一角度對學生開展口語交際練習,讓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家鄉(xiāng)或者自己旅游過的印象深刻的地方進行一個角色扮演的對話練習。請一個同學作為導游,介紹一下自己想要介紹給大家的美麗景色;而其他同學就可以扮演游客,向“導游”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而教師的作用就是在旁邊進行協(xié)助,扮演類似工作人員的角色,對“導游”在“工作”中出現(xiàn)的語言問題進行糾正,在表達過程中出現(xiàn)卡殼或者表述不清的時候進行引導或者糾正。在整個口語交際練習結束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jù)練習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針對景色介紹這一交際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問題梳理和總結,并且歸納在這類口語交際中措辭的使用和語氣表情的狀態(tài),全方面地有針對性地對口語交際進行教學,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字使用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綜合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二)豐富口語交際形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烈,對各種樣式的活動比較感興趣。教師就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天性特點設計教學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口語交際練習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口語交際機會,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提取分析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三年級上冊的一個習作練習課《猜猜他是誰》,這個題目也可以直接成為口語交際練習的主題。教師在進行完寫作教學之后,可以直接切入為口語交際練習,組織學生進行一個“猜猜他是誰”游戲的互動。請一名同學將自己描寫的人物進行簡短的描述,其他同學可以根據(jù)他的描述提問,例如“是長輩呢還是同齡人”“是什么職業(yè)的”“他的外貌中讓人一眼就能看見的特征是什么”等問題進行互相問答,同學們根據(jù)回答進行綜合分析,進一步提出縮小范圍的問題,同學之間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思考結論和進行信息互通,這樣一來一回中就鍛煉了學生的信息提取分析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三)設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口語交際教學的總體方向和教學任務要求,明確教學目標則會為口語交際教學提供清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從而對口語交際教學產(chǎn)生良性的效果。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口語交際主題和教學內(nèi)容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以此來規(guī)范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4]。
教學目標的設定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正處于的心智和智力發(fā)育階段,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制定適合學生年齡層的教學目標。第二就是要根據(jù)口語交際的具體主題和練習內(nèi)容進行具體目標的制定。例如在進行有關禮貌用語的口語交際練習中,教學目標就是需要學生掌握在各種場合中的語言使用??谡Z交際的教學目標必須要與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主題相一致,才能使教學活動有針對性、有目的性,也就更有教學意義,使口語交際教學有一個具體的教學方向,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都要對口語交際練習加以重視,制訂科學的教學目標和豐富的教學活動,挖掘多樣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從而最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玉艷.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東西南北:教育,2017:231.
[2]李翠柏.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7(04):111.
[3]陳靖.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實踐探索[C]//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