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昕 馬路
摘要:作為中小學教師必備的一項能力,即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這也是教師朝著更加專業(yè)發(fā)展的必要技能。本文主要是探討作為中小學心理教師如何提高自身關于心理健康素養(yǎng),并且為日后同行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構成情況;心理教育素養(yǎng);重要目標
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當前各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原因,各地區(qū)紛紛開設中小學心理咨詢室,并且配有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學校也已經(jīng)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日后發(fā)展的評估內(nèi)容與教育行業(yè)績效考核重要指標,但是如果單純依靠心理教師力量,那么顯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需要學校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這成為當前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構成內(nèi)容
從當前心理教育主要工作情況來看,教師應當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識別心理問題
作為中小學教師,如果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對學生心理狀況評估最主要的步驟并不在于診斷,而是尋找合適時機為學生提供必要幫助,避免學生因心理落差而出現(xiàn)的心理疾病,同時也避免學生的心理疾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出現(xiàn)精神障礙。另一方面需要有效預防校園負面事件發(fā)生概率,這對學校、學生個體發(fā)展都有積極的意義。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問題,將其區(qū)別為異常心理和正常心理。二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進行有效判斷,并且決斷出自己是否應當干預或者介紹學生到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進行診療。
(二)減少心理傷害
近年來,教師傷害學生的報道頻繁發(fā)生:比如某個幼兒園教師會揪住幼兒的耳朵或者利用電熨斗懲罰在課堂上隨便講話的學生,或者教師懲罰學生吃垃圾等等。這些事件的發(fā)生都會給學生的身體帶來嚴重的傷害,同時也能影響學生心理正常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自身行為不當,會對學生心理造成嚴重傷害,這也被稱為師源性心理傷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校園冷暴力,對學生發(fā)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減少師源性心理傷害,成為當前每一位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也是作為教師的底線。在大多情況下,教師并不是發(fā)自本意想去傷害學生,因此應當有效避免無意的傷害,這也是每一位教師需要嚴格控制的內(nèi)容。
(三)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在減少心理傷害識別心理問題等基礎上,教師還需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學生日后成長注入幸福的助力。首先應當幫助學生更好地接納自己,很多學生對自我情況十分不滿意,甚至很多各方面都十分優(yōu)秀的學生也會對自己出現(xiàn)不滿意的心理。在這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地看待自我,并且?guī)椭鷮W生克服自卑心理,使他們在日后生活中產(chǎn)生自信。其次,學生應當制定好未來發(fā)展目標。當前國內(nèi)教育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可以考上大學,隨后考完大學該干什么就不知道了。很多同學都將考上大學作為目標,但是上完大學以后就缺乏了人生目標,這種教育模式和教養(yǎng)方式就會導致學生缺乏明確的專業(yè)興趣與職業(yè)目標。所以在中小學階段,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生涯規(guī)劃教育的引導,并且將實際案例與同學分享,幫助學生對未來的自我進行有效的設計。最后,引導學生同理他人。同理主要指的是在人人交往過程中,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出發(fā),并且站在他人角度不斷地去處理問題,只有具備同理心的人才會愿意幫助他人、樂于理解和體察他人。
二、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養(yǎng)成的主要策略
(一)增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
認識作為行動的基礎,只有提高認識,才能對情感進行有效控制,并且通過這方法也可以增強信念意識,對行為的支配能力。學校想要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應當對教師進行適當?shù)呐嘤枺源丝梢圆捎靡惑w化培養(yǎng)體系,對于教育部門來說,需要加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績效考核與學校督導中的比重,比如教師可以參加心理培訓與專業(yè)水平測試,并且將其納入學校心理評估當中。對于廣大中小學而言,應當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保證抓緊抓實并且抓出成效。
(二)加大教師心理健康培訓
需要根據(jù)教師的多項信息健康素養(yǎng),對教師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模式,將健康教育知識作為基礎知識進行培訓。比如可以將教師上崗證分成三個等級,不同等級之間有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是也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實踐積累。心理健康教育資格認證推廣以來,多省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并且更多教師開始持有該證書。但是心理健康資格認證培訓逐漸暴露出重視理論到忽視實踐、重視效率到忽略積累等問題,很多學校為了對教師進行培訓,會采用短期的培訓模式,參訓的教師也難以理解知識。同時,教師也對教授所講授的各項知識一知半解,難以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讀懂學生,在這時需要采用長期經(jīng)驗積累的方式,加大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同時也需要做好跟蹤指導工作,全面落實實踐工作,讓學生教師能夠做到知行合一。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教師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總共可以分成三個方面:一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能夠為其日后發(fā)展與終身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盡可能減少對學生心理帶來的傷害,同時也能有效避免教師的原因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學會有針對性地識別學生的心理問題,并且采用相應的教育措施。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董鈺馨. 社會支持與應對方式對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提升: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中介作用[D].北華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