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亮
摘 要:高中課文文字更多、語篇更長、含義更深,理解起來難度也更大,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本文對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一番思考,對高中語文教學未來的發(fā)展進行了一系列的展望,希望能夠給廣大讀者提供一些教學上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氛圍
語文教學發(fā)展到今天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在新課改模式中,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困境也愈加明顯,針對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依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一、重視閱讀,傳承經典文化
高中是基礎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上起到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總體來講,由于受到快餐文化和碎片化閱讀的沖擊,學生能夠在完整的時間內實現(xiàn)高效的閱讀成了一件極其奢望的事情,更不用說對經典內容的閱讀了,我們所能見到的閱讀場景大多是一種假象,假象的外表下是學生對傳統(tǒng)經典文化認識上的缺失。在對名著閱讀調查中,90%的學生閱讀過《西游記》,有80%的學生月度過《三國演義》,只有50%的學生說讀過《水滸傳》,閱讀過《紅樓夢》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鑒于此,我認為重視閱讀,傳承經典文化,是我們高中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那么如何重視閱讀呢?
首先,將閱讀的重要性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大多來源于教師的引導,我在語文課堂上時不時的會為學生講述閱讀的重要性。比如,在講解《月是故鄉(xiāng)明》這篇課文時,我就為學生擴充了大量的有關思鄉(xiāng)和月亮的詩句,如“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钡?,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經典文化,在教學中時不時的穿插引導,學生自會認識到經典文化的重要性。
其次,為學生推薦經典的閱讀書目。高中生的時間非常緊湊,能夠用來閱讀的時間也非常有限,所以教師要力所能及的為學生推薦經典的閱讀書目,幫助學生實現(xiàn)閱讀效率最大化。如在講到“鴻門宴”時,通過對人物外貌、性格和行為舉止的細節(jié)描寫,讓學生對項羽這個人物有一個基礎的認識,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想要了解項羽的想法,我適時為學生推薦了《項羽本紀》這本書,讓學生嘗試閱讀,通過《項羽本記》這本書去了解一個更加真實的項羽。這種在語文課堂上為學生推薦經典書目的機會有很多,教師應該積極把握,在正確的引導和積極的推薦中讓學生閱讀到更多經典的書目。
二、重視學生,突出教學人性化
不可否認,經過幾輪的教改實施,高中語文教學已經逐漸從教師主導型轉變?yōu)閷W生主導型的教學模式,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學改革,但是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很多時候在以學生為主導型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仍舊會強行灌輸應試知識,不管學生喜歡與否,教師的我行我素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性化缺失的重要表現(xiàn)。在我看來,重視學生,突出教學人性化是高中語文教學應該遵循的一大原則。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在濟南寫下的一篇文章,文章細微之處無不表達了作者對北平的深度喜愛。由于文章在理解上難度較大,我在教學中并沒有選擇一意孤行的給學生講解各個問題,或者是給問題安上一個固定答案的帽子,而是和學生平等的站在一起,討論著課文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如,在第一段作者說“沒辦法”講,作者為什么會說自己沒辦法講?學生對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謙虛的表現(xiàn),而有的學生認為這并不是一種謙虛的表現(xiàn),是對北平的愛太深了。有的學生認為作者“沒有辦法”講北平,表達了對北平的尊重,不想因為自己的個人見解,玷污了北平的清白,而有的學生認為北平能夠講的東西太多了,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在與學生站到一起后,每一個學生都變得凱凱而談,他們的回答有的接近標準答案,有的卻與標準答案相去甚遠,但是誰又能說與標準答案相去甚遠的答案就是錯誤的呢?我仍舊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就是對的。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人性化的表現(xiàn),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去尊重和發(fā)揚這種人性化教學。
三、重視課堂氛圍,實現(xiàn)快樂教學
課堂氛圍是語文教學中一只看不見的“手”,它不僅影響著語文教學的發(fā)展,也關系到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緒變化。與傳統(tǒng)教學認識不同,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重在學生的參與,重在學生愉悅心情的生成,我們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只有快樂與學習相伴,才能稱之為成功的教學。但是就現(xiàn)階段語文課堂氛圍現(xiàn)狀而言,實屬令人擔憂,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態(tài)已經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由此所形成的課堂氛圍也多以沉悶和木訥為主,這樣的語文課堂氛圍并不是我想要的,更不是語文教學所需要的。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形式,為語文教學增添更多快樂的元素,讓高中生在快樂的情緒中吸取豐富的語文知識。
比如,在學習《雷雨》這篇文章時,多數(shù)教師仍舊會以知識講解為主,而忽視了《雷雨》這篇文章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我在教學中給學生發(fā)布了自編自演的角色扮演任務,學生根據喜好,自由選擇,然后是設計和彩排,最后為大家奉上一幕精彩的《雷雨》,學生在這其中所能感受到的愉悅心境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學生在表演中所營造的輕松范圍卻是我們想要的,在良好氛圍的創(chuàng)設下,實現(xiàn)快樂教學便成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了。
高中語文教學并不只是簡單的知識教學,更多的是經典文化的傳承,作為語文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語文學習并不是學生通往高校的試金石,而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只有學好語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有所提升,才能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J].廉秀偉,杜海明.漢字文化. 2018(17)
[2]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與培育路徑[J].景燕燕.課程教育研究.2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