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小聰
摘 要:在教育教學改革后,新課程標準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在小學低年級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任務,培養(yǎng)學生讀、寫、感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轉變出來,在學習中多一些思考,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水平,實現(xiàn)對文章的多層面、多角度閱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實踐教學方法,有助于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高年級
引言:通過對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任務開展的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任務開展時存在消耗量大、教學效率低的問題。很多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工作中發(fā)揮的價值較小,通常情況下是在讀課本中的內容,而不是講課。另外,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案并不切合實際,課堂上為學生傳達的大都是總結性的話語,學生理解起來特別困難。這種現(xiàn)狀限制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實效性
在旁聽小學教師的公開課時總會有一些華而不實的感覺,雖然課堂上老師講解的知識內容比較全面,形勢上可以給人震撼。但是卻有許多作秀的成分,知識點雖然多但沒有進行深入挖掘。很多年輕教師在公開課上運用自己制定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也全力配合,感覺營造出的課堂氛圍相當活躍。但是課程講解完,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的知識卻寥寥無幾。
對于以上問題,結合教學任務開展的現(xiàn)狀,應使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更具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實效性的著手點在于教師應用的教學管理理念,在實踐過程中對教學管理理念的實效性進行分析,制定出更符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科學方案。在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時,為了加強實效性,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激勵和鼓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具備濃厚的閱讀興趣。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可以明確學生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布置閱讀任務時,學生會進入想了解、愿意讀、樂于學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教師還要讓教學思路變得更加清晰明確,讓學生有方向的進行閱讀,這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任務開展的方案
在改革過程中,有對教育教學工作指出“教學的效率并不單單體現(xiàn)在教師完成教學內容傳授的速度或是教學態(tài)度的表現(xiàn),而且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的水平上”,只有學生真正學會并掌握了知識內容,才達到了教學工作開展的目的。如果學生不愿意接受或沒能掌握知識,教師的所有付出都毫無意義。
(一)通過設計情景,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還不夠成熟,學生雖然有求取知識的渴望,但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只有科學的教育手段,才能點燃他們對知識的渴望。例如,在教授新的課文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求知手段,我們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他們以前就比較熟悉和比較喜歡的動畫片片段,也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圖片或文字資料,把和教學內容十分契合的童話故事引入到教學中,讓大家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我們教學方式的選擇要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用他們最喜愛的形式開展教學,這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進行《小兵張嘎》課文閱讀交流會時,我們可以開展“小細節(jié),大塑造”教學方式,截取電影中的一些經(jīng)典片段進行引導型教學。比如,“嘎子跟胖墩比賽摔跤”“嘎子爬胖墩家屋頂”,在觀看完這些影視片段之后,學生們會有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
(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擴展探究閱讀法
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們需要進行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所以,教師要給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給他們充足的閱讀時間,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不斷的提升自己。課堂教學時間總是有限的,本來在課上需要學習的知識就已經(jīng)很繁重了,已經(jīng)沒有多余的時間安排給自由閱讀,教師們就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室,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閱讀學習環(huán)境。當然,僅憑借閱遠遠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學校還需要定期向學生們開放圖書室,或者在班級里面成立圖書角,充分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語文教材中的知識文化是多元化的,老師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帶領他們去圖書館查詢相關的文獻和資料。例如,在學習“三顧茅廬”這個歷史典故時,學生雖然聽說過諸葛亮,但對他還是很不熟悉。而教材中有很多反映諸葛亮生平事跡的成語,我們可以在課后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資料的查詢,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廣泛收集相關的資料,讓大家對諸葛亮的一生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有了這些歷史背景以后,教師在進行成語教學時,學生就更容易理解,掌握的也就更快,這些典故,也可以成為學生們寫作中的有效素材,在提升閱讀質量的同時,也幫助了大家寫作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充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在深入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時,幫助學生們輕松愉快地掌握各種語文知識,實現(xiàn)全面協(xié)調多元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淑君.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于慧敏.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3]蘇琳園.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4]何靜嫻.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D].蘇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