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永明
摘要:筆者以“基于項目的學習(PBL)”為指導思想,采用了“課內翻轉”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學生先學,老師后教”的教學模式,開展一系列教學研究,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此亦是引發(fā)學生高級思維的新型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關鍵詞:基于項目的學習;信息意識;教學實錄
信息意識是指學生對信息的敏感度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是指學生能夠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自覺、主動地獲取與處理信息,對信息做出合理判斷,并愿意與團隊成員共享信息。筆者以“基于項目的學習(PBL)”為指導思想,利用課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自學課本或微課、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完成項目任務,進而掌握學科知識,達成學習目標,培養(yǎng)信息意識。
教學主題與內容分析
表格是文檔處理中最常見的處理形式。在介紹Word軟件的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都會有“表格”這節(jié)內容,但任務設計通常是“課程表”“成績表”或“作息時間表”,從而導致學生作品單一,甚至千篇一律。在實際教學的任務設計方面,老師要根據學生特點,從學生實際生活體驗中提煉任務,更要能兼顧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
本課是廣州市信息技術教科書第二冊第一單元第十一課內容,是學生已學會了“第10課我的課程表——表格的創(chuàng)建”之后的一堂課,本課的知識點有“行和列的插入與刪除”“表格行高和列寬的調整”和“單元格的合并與拆分”,這三個知識點是編輯表格的基本操作,是最常使用的編輯表格的方法,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
教材是安排以“寒假生活表”為主線學習,以制作2019年2月臺歷為拓展練習。為了使學習范例更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本課調整為以編輯“爭章記錄表”為項目展開學習,以編輯“做一個有道德的新時代海實人”周自評表為拓展練習。
教學思想與創(chuàng)新點
基于項目的學習(PBL)的教學思想 基于項目的學習(PBL)強調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完成項目,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绊椖俊睉獏^(qū)別于傳統(tǒng)的練習任務,應更加強調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能有效實現(xiàn)知識的學以致用,促使學生把技術與技能應用于生活實踐。
本課以大隊部需要完善“爭章記錄表”為項目,設置了“項目展示,引入課題——任務驅動,學習新知——拓展練習,學以致用——交流展示,總結提升”四個環(huán)節(jié)來開展教學。
“課內翻轉”教學模式 所謂“課內翻轉”,即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即學生先學,老師后教。本課采用“課內翻轉”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在真實的項目情境中,通過自學課本或微課、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完成項目任務,進而掌握學科知識與技能,達成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設計
環(huán)節(jié)一:項目展示,引入課題 課前,老師邀請學校大隊委錄制視頻,介紹大隊部新學年爭章記錄表表格的變化,即新增一個班級行,新增一個評比列,提出表格編輯的需求。(如圖)
課堂上,老師通過播放視頻,引出項目“爭章記錄表——表格的編輯”。
設計意圖:“爭章記錄表”是筆者所在校每一個在校學生記錄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評比表,是和每一個學生息息相關的表格,貼合學生生活實際,以引起共鳴;而通過大隊委發(fā)出的視頻引出項目,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學習。
環(huán)節(jié)二:任務驅動,學習新知 任務一:行和列的插入與刪除。師生共同探討,提煉出項目中需要完成的操作,即在插入一行,插入一列。老師順勢提出任務一的要求,即在“-2”行下方插入一行,并在“課間紀律”列右側插入一列。并介紹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可自學《行和列的插入與刪除》或自學課本等。學生自主完成任務一,并通過小組合作,互相檢驗完成情況,查漏補缺,歸納總結操作步驟。老師邀請同學演示操作步驟,共同探討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易錯點。
設計意圖:“課內翻轉”,先學后教,先試后導,讓學生先感知所學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多種手段,自主尋求解決方法,相應掌握操作技巧,這也正是核心素養(yǎng)“信息意識”中很重要的一點。
任務二:單元格的合并與拆分。老師在學生完成任務一后,提示項目的進度,引出任務二,即將“到校儀表”一列細分為兩列,“校服”列和“紅領巾”列。小組內探討,提出解決思路。老師通過課件動態(tài)呈現(xiàn)單元格變化過程,啟發(fā)思考,讓思維的過程可視化,從而找到解決方案,完成任務二。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學習是基于項目的學習(PBL)的重要特點之一。小組討論讓思維進行碰撞,給予學生充分的探討空間,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僅敢于分享自己的觀點,愿意與小組成員共享信息,還要善于聆聽他人觀點,分析辨別各種不同的信息。
任務三:表格行高和列寬的調整。學生在完成了任務一和任務二之后,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項目“爭章記錄表”的編輯工作,但是在檢驗作品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表格中文字排版不工整的情況。老師布置任務三的要求,利用“根據內容自動調整表格”調整“爭章記錄表”。學生自主完成任務三后,自檢項目完成情況。在老師總結項目完成情況后,學生作品就可交給大隊部投入使用了。
設計意圖:項目總結是基于項目的學習(PBL)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項目總結使得“項目”區(qū)別于其他的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任務。項目是真實的,是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項目,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與生活割裂的單調的技能訓練,而是源于生活更能服務于生活。
環(huán)節(jié)三:拓展練習,學以致用 老師提出任務要求,即編輯表格“做一個有道德的新時代海實人” 周自評表。學生上機操作,利用本節(jié)課所學,自主完成表格編輯。
設計意圖:拓展練習的任務緊密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緊扣本課“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的內容主線,綜合練習,內化新知,學以致用。
環(huán)節(jié)四:交流展示,總結提升 老師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交流評價。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自我評價,談談設計意圖,采用了哪些操作等,并邀請其他同學交流評價作品。師生結合板書,梳理本課知識點,總結操作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共性操作。
設計意圖:自評、他評、老師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既能鍛煉學生客觀的認識自己,又能培養(yǎng)學生學會尊重與欣賞他人的作品。
效果與反思
本節(jié)課課型特點突出,是一節(jié)典型的課內翻轉課堂,以基于項目的學習(PBL)為索引,將本課知識點有機整合到各個任務中。本節(jié)課突出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將項目分解為三個引導性的教學任務,體現(xiàn)了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阮銘健.小學信息技術課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的文獻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4(7).
[2]方明洪.讓Word表格的教學更貼近新課程理念[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31).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