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衛(wèi)華
【摘要】 ?政治學科作為高中教育階段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直接關系著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形成,為樹立學生良好的民主參與意識,形成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應堅守立德樹人使命,堅持以素質教育、學生個性特征為中心,開展豐富的政治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高政治課堂的質量與效率。本文結合相關政治教學實例,重點探究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策略。
【關鍵詞】 ?政治學科 立德樹人 教學質量 課堂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003-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素質化教育的深入推進,高中政治教學方式發(fā)生了較大轉變。政治課程承擔著弘揚馬克思主義、正確價值觀念、良好道德觀念的責任,因此,教師應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合適的、豐富的政治教育活動,將立德樹人理念貫徹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健全學生人格,充分發(fā)揮立德樹人理念的作用,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更好條件。
一、整合政治教材內容,滲透立德樹人理念
高中政治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且復雜,覆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種領域,因此,為滲透立德樹人理念,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情況,科學對政治教材進行整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過程中。
如在學習高中政治知識“我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時,教師可以在備課前,先深入了解學生對政府的看法,包括政府的性質、職能等,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情況,選擇恰當?shù)闹R重難點進行備課;其次,教師可以借助表格等形式,對我國政府的職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組織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進行科學整合,通過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示近年來中國的變化,如國家大力投資興修水利工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關注民生等,引導學生感受中國的變化,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意識。同時,教師可加入合適的政治探究活動,如探究“經(jīng)濟職能中的公共服務與社會職能中的公共服務職能是相同的嗎?”將知識進行重新的整合,幫助學生抓住知識的重難點,提升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整合教材的過程中,應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明確每個探究活動的目的,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知識,樹立學生良好的政治生活意識。
二、優(yōu)化政治課堂活動,體現(xiàn)立德樹人思想
優(yōu)化政治課堂活動,是體現(xiàn)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要途徑,課堂是傳統(tǒng)政治知識的重要場所,教師應充分把握課堂45分鐘,堅持立德樹人的教學原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政治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如在學習“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選擇正確、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形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首先,教師可以制作PPT或者微課視頻,通過聲音、圖片的方式為學生展示近年來“春晚”的變化,吸引學生注意力;其次,利用提問的方式,探究以下幾個問題:(1)從以上的視頻中,你能夠感悟到文化生活給群眾帶來了哪些可喜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2)近年來,有關春晚的“差評”逐漸增多,這說明了什么?同學們能夠給出針對性意見嗎?從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角度切入,使得學生能夠明白政治來源于生活,帶領學生感受社會主義文化主旋律,在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科學區(qū)分文化,樹立學生良好的文化觀念,充分發(fā)揮立德樹人理念的作用。
三、重視政治課后實踐,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
課后實踐是學生感受政治生活的主要途徑,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在政治實踐中,學生能夠利用獲得的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并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事件,進而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如在學習“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時,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布置“尋找社區(qū)英雄”的實踐任務,將學生分成對應的學習小組,促使學生主動探究。首先,學生可利用社區(qū)報道等資料,尋找到社區(qū)中“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的英雄,通過與此類人物的交流,了解正確價值觀念的內涵;其次,觀察社區(qū)中默默奉獻的人物,如清潔工、居委會工作人員等,加深學生對價值觀念的理解。以實踐活動為基礎,樹立學生良好道德意識。
綜上所述,將立德樹人理念貫徹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綜合考慮學生發(fā)展需要、個性特征、教學目標等多方面的因素,創(chuàng)新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方式,豐富學生政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同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魅力,注意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