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教學理念,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實踐證明,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只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決定的,學生在課堂的積極參與程度,學生的學習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等都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歸還學生的學習主導權,是每位老師都面臨的難題。本文主要就生本課堂的概念和如何構建初中歷史生本課堂,兩個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歷史;生本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初中歷史課程是一門以實事求是為根本,以尊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為基礎,能夠影響學生價值觀構建的基礎課程之一,在中學教育中,占著重要的地位。構建初中歷史生本課堂,貫徹“先學后教,先會后學”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的發(fā)表自己看法,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有助于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深刻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
1 生本課堂的概念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所創(chuàng)立主要以追求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和自主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它把“老師好教”有效的轉(zhuǎn)變成了“學生好學”?!吧菊n堂”的構建,就是以“生本教育”為指導思想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模式。在“生本課堂”中,它把“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悲憤狀態(tài)發(fā)揮到了極致,有助于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在“生本課堂”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所有的課堂體現(xiàn)都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能力上的,是“以學定教”的良好體現(xiàn)。
2 如何構建初中歷史生本課堂
2.1 秉承生本理念,構建生本課堂
“生本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實際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改變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理念,要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己研究、自己學習,老師只起到輔導的作用就好。例如:在學習八年級歷史上冊《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瓜分中國狂潮》這一章節(jié)前,老師可以設置幾個相關的問題,如: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時間?主要參與國?相關的戰(zhàn)役?結果?影響與意義?瓜分中國狂潮的開端?、“門戶開放”政策的始末?等,讓學生先自己預習課本上的知識和查找相關的資料,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以便降低學生自學中的盲目性、低效性、無序性等問題。然后,在課堂中,老師可以隨機的抽取幾名來進行課本教材的講解,并回答以上的問題,講解、回答的好的學生,老師要進行表揚,講解、回答的不好的學生,老師要僅僅積極的引導和糾正。然后,老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情,來進行重要知識點的補充和說明。這樣不僅加快了課堂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能給學生充足的機會來展現(xiàn)自己,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歸還。
2.2 巧設授課方式,落實生本課堂
隨著課堂形式的多變,授課方式也在不斷的更新。在實際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運用一些授課方式,以便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生本課堂的構建過程中,使學生能真正的享受生本課堂的氛圍。例如:老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生本課堂的構建,以便讓學生之間形成一定的監(jiān)督和協(xié)助的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如:在九年級歷史上冊《美國的獨立》這篇章節(jié)的講解中,首先,老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每4到6人分成一組,然后給每組的學生布置一個學習目標,進行小組之間的PK,以便激發(fā)學生之間的競爭精神,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激情。第一個小組可以負責獨立戰(zhàn)爭序幕的研究、第二個小組可以負責華盛頓與獨立戰(zhàn)爭的研究、第三個小組可以負責《獨立宣言》的研究、第四個小組可以負責美國憲法的研究等等,然后,給每個小組20分鐘的時間來進行課本的內(nèi)容的自學和探討。等時間一到,老師可以隨機抽取每個小組的組員,來進行相關知識的介紹。其中介紹的最全面、最準確的小組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然后,老師再根據(jù)每個小組的接受情況,來進行本章節(jié)的講解。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總結歸納的能力,滿足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團結合作的精神,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3 注重學生評價,深化生本課堂
學生的評價是不斷優(yōu)化生本課堂的關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注重學生本身的想法,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例如:在上完每一節(jié)初中歷史生本課堂后,老師可以抽出幾分鐘的時間,來讓學生寫一下本節(jié)生本課堂的優(yōu)點和缺點,寫一下自己所希望的生本課堂的模式。然后,老師進行統(tǒng)一的整理,要認真的閱讀這些意見和建議,參考可行度,以便構建更好的生本課堂。
3 總結
綜上所述,“生本課堂”作為一種新提出的教學形態(tài),其特點鮮明,營造了一種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倡導“生本課堂”的理念,應設計符合學生的本能與天性,運用巧設問題、小組合作、注重評價的進行預習、學習與優(yōu)化,這樣不僅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還能促進生本課堂的不斷進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林江平.初中歷史教學構建生本課堂的三維路徑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19).
[2] 張昌文.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金壇分校)段玉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