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沾
摘 要:物理是高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理科課程,其理論性、實踐性以及邏輯性都非常強。做好物理課堂教學,一方面是順應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滿足高中學生綜合知識能力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了探索分析。
關鍵詞: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課堂導入;生活化;提問
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是順應新課改的要求,也是促進高中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必要選擇。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從做好課堂導入設計、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開展物理課堂教學,巧妙借助提問啟發(fā)學生思考等幾個方面,探索分析了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做好課堂導入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好課堂導入的設計十分關鍵,可以說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高中物理老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一方面要注重對課堂教學知識的引入,幫助高中學生在最短時間里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另一方面還要重視激發(fā)高中學生參與物理課堂學習的興趣,對物理知識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引導他們積極探究,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涉及大量的概念、規(guī)律、實驗、公理、定理等方面內容,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是為了讓高中學生理解和認知物理的基本知識,并能夠靈活運用。以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為例,在進行課堂導入設計時,我們可以結合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和掌握的物理知識,在新舊物理概念知識之間建立起來聯(lián)系,利用舊知識來導入新知識的學習。在利用學生已掌握物理知識的鋪墊下,來引入物理新概念,幫助高中學生在自己大腦中形成新的知識結構,進而更容易、更有效的學習物理新概念等知識。
例如,在高中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這一課教學中,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運動規(guī)律及特點,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并會推導和進行有關計算,知道v-t圖象的意義,會根據(jù)圖象分析解決問題,是本課教學的目標。在設計課堂導入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結合前面幾節(jié)課,從學生們已經(jīng)學習過的“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時間和位移”,“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以及如何描繪運動物體的v-t圖象等內容入手,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規(guī)律。通過密切相關的知識點引導,啟發(fā)學生的大腦思維。
二、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開展物理課堂教學
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運用生活化教學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在課堂教學實際中,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大大激發(fā)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他們更有效的理解掌握有關物理知識。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課堂教學情境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投入物理課堂學習中。以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學為例,我們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硬幣和紙團同時從高處落下的生活情境。先向學生們提問“這兩種物體從相同的高度同時落下,哪種物體先落地”,很快就有學生回答:“當然是硬幣了!”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觀察哪種物理落下的速度比較快,并順勢講解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讓學生理解自由落體運動是在理想條件下的運動,以及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等知識。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
(二)融入生活化教學內容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借助融入生活化教學內容,把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進而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讓高中學生在物理課堂學習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比如,在高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課堂教學中,就可以把生活中人們乘坐公交汽車時,遇到急剎車身體突然向前傾的現(xiàn)象引入課堂,幫助學生深化理解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知識。
(三)挖掘物理教材中生活元素
高中物理教材中也蘊含著很多生活元素,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應從高中物理課本教材出發(fā),深入挖掘其中的生活元素。讓高中學生體驗感受物理知識與生活的關系,能夠用在物理課堂上學到的物理知識揭示生活中物理現(xiàn)象,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物理問題。
三、巧妙借助提問,啟發(fā)學生思考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借助巧妙的提問,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啟發(fā)學生的大腦思考,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探究物理知識。當然,在課堂教學實際中,物理老師不能是為“提問”而“提問”,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思維。尊重高中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的地位,設計具有啟發(fā)性的深度問題,以滿足高中學生的求知探索欲望。
首先,是設計合理提問的問題。能否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設計提問問題的關鍵。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問題,應結合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從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出發(fā)。通過問題引領能夠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其次,運用幽默的提問教學語言。高中物理老師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運用的提問語言應風趣、幽默,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過來,繼而提高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專注力。同時,運用的提問語言還應扼要簡明,其有啟發(fā)性和探究性。順應學生在探索物理知識中的好奇心,進而去深入探索物理知識的規(guī)律和本質。
最后,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運用提問,并不是物理老師隨機而動,想什么時候提問就提問的,還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物理老師應提前確定好合適的問題點,結合物理課堂教學的重點很難點,或者在課堂開始導入階段以及兩個知識點銜接轉折時,抓住有利時機進行課堂提問。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雖然層次更深、內容更廣,但是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仍然十分緊密。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設計合理的課堂導入,巧妙運用課堂提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學習,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焦永剛.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33):41.
[2]王影.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J].名師在線,2017(20):13-14.
[3]劉羽.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94.
[4]江波.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開展[J].學周刊,2019(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