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一年級;教學設計;人際關系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72-0024-03
【作者簡介】毛春梅,江蘇省邗江中學(江蘇揚州,225009)教師,高級教師。
【設計理念】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考慮問題時更多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將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往往處理不好與親人、老師、同學、朋友之間的關系。本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應學會尊重他人;同時學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教學過程】
一、感知體驗
教師:假如有人給你1元錢,要你吃一碗活蟑螂,你愿意嗎?
學生:肯定不吃,太惡心了。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不斷增加金錢的數(shù)量,依次是1千元、1萬元、10萬元、100萬元、1000萬元、1億元。對任何金錢都打動不了的學生,教師讓他們設想如果不吃蟑螂他們的親人就會受到傷害,再看他們的意愿。
教師:通過這個游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什么讓你從一開始堅決不吃,到隨著金錢數(shù)量的增多有人動搖,再到最后大家都同意呢?
學生1:開始不吃是因為蟑螂太惡心了。
學生2:如果有人給我那么多錢,我當然愿意啦,因為錢可以滿足我很多需要。我覺得在這么多錢面前依然不肯吃的人真是太虛偽了。
學生3:我不完全同意剛才同學的看法。我是有原則的人,錢是無法打動我的,但是對家人的愛可以打動我,所以最后我毫不猶豫地愿意吃蟑螂。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有什么樣的看法就會有什么樣的選擇,這對我們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發(fā)呢?
學生4: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各不相同,對待同一事物的態(tài)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如果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將會影響人際關系。
教師: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人際交往中的“換個角度看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民主、合作、真誠、共情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成長。
二、分享交流
主題活動:我能讓對方從座位上站起來嗎?
PPT出示游戲規(guī)則:兩人一組,一人站著,一人坐著。站著的人用碰對方身體以外的任何方式邀請坐著的人站起來;坐著的人的任務是不管對方怎么說怎么做,堅持一直坐著,同時體會自己的內心感受。
學生進行游戲。
教師:你們感覺怎么樣?
站著的學生:我用了這么多方法,花了這么多情感,對方就是不肯站起來,我很挫敗,也很難過。他就是不肯聽我的,我覺得他太過分了,讓我出丑。
坐著的學生:我坐在這里還是挺開心的。到目前為止,我都在遵守規(guī)則,沒有輸。不過對方確實付出了很多,我心里也不安。
教師:你覺得是什么讓他不愿意站起來?
站著的學生:他也希望我聽他的,可是他的任務就是坐著。
教師:對方怎么做你才愿意站起來?
坐著的學生:我看到他很真誠,也很理解我。如果他繼續(xù)邀請,過一會兒我就會站起來,因為這么多人都在看著我們,我覺得他也挺辛苦的,我愿意理解他。所以,雖然我還沒有站起來,但是我的心已經(jīng)開始動搖。
教師:在人際交往中,每一個人的性格、經(jīng)歷、觀念、愛好、學識等不同,因此需要也就千差萬別。同時,我們的需要又有共性: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想讓別人高興、我要遵守規(guī)則、我能體貼別人、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每個人的渴望也是相同的,渴望自己是可愛的、被愛的、被尊重的、被認可的、被接納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自由的和有意義的。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有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不斷接收新的信息,讓每個學生都處于“親臨在場”“深深卷入”的主動狀態(tài)中,在活動情境中體驗情感,在情感體驗中獲得經(jīng)驗,在潛移默化中心靈獲得成長。
三、心理教育
教師:從活動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1:我看到在人際交往中大家有很多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不同,對同樣的事情感受也不同。就像剛才站著的同學和坐著的同學都有自己的角度,他們都在遵守規(guī)則,努力完成任務,都沒有錯。如果一味堅持自己的觀點,甚至強行讓對方站起來,即使對方站起來了,對方的心里也不舒服。
教師:結合生活實際,你們有什么感悟呢?
學生2:在我和爸媽相處的時候,我就希望他們能聽我的,覺得那才是尊重我,結果我們關系很緊張?,F(xiàn)在我知道爸媽有他們的不容易,我要學會尊重他們。
學生3:跟同學相處的時候,我把自己覺得好的想法告訴同學,希望他按照我的去做,結果吃力不討好?,F(xiàn)在我知道了適合我的并不一定適合別人。
教師:那你們現(xiàn)在學習到了什么呢?
學生1:我們需要學會在人際交往中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提升個人交際能力,減少人際沖突。
學生2:我看到了換角度看問題的重要性。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能過于執(zhí)著對錯輸贏,重要的是彼此多一些交流溝通。
教師:大家都知道了要多角度看問題,避免“盲人摸象”。但如何多角度看問題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策略。
人際交往中的黃金法則:“你想人家怎樣對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比绻憷斫獬伞拔疫@樣待你,你也要這樣待我”,這就是反黃金法則。
人際交往中的白金法則:“別人希望你怎樣對待他們,你就怎樣對待他們?!币簿褪俏覀円獜膶Ψ降牧鰜砜剂浚瑥难芯繉Ψ降男枰霭l(fā),學會真正了解和理解別人,然后以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對待他們,而不是我們中意的方式。當然,滿足別人的需要并不意味著迷失自己,不能別人要什么就給什么,做人、做事都要有界限。
設計意圖:從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求出發(fā),提醒學生識別人際互動的誤區(qū),引導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多角度看問題,既不要委曲求全,也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從而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四、拓展踐行
教師:課前,我收集了同學們在人際關系中的困擾?,F(xiàn)在,請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看法,試著把今天所學運用到解決這些困擾上,看看效果如何。
學生1:通過換個角度看問題,我感覺沒有之前生氣了,看問題更加立體了,對家人多了一份理解。
學生2:我寫的是和同學之間的人際困擾?,F(xiàn)在我沒有之前那么委屈了,可以把我的需求和期待直接告訴對方。
學生3:我寫的是和老師相處的人際困擾。我一直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認可,卻在心里排斥老師?,F(xiàn)在我明白了老師也是人,也渴望被學生尊重和認可,我感覺輕松多了。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將學習到的一些人際交往方法、技巧內化到生活中,遷移到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從理論的高度去指導實踐,最終轉變?yōu)樾袨楹湍芰Α?/p>
五、總結與提升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在人際交往中換個角度看問題的重要性和方法策略。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需要我們多加練習。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課后有意識地運用換個角度看問題的心理知識,提高人際交往技能,改善人際關系,從而鞏固和拓展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輔導效果。
【教學反思】
本課以學生的心理需要和關注熱點組織活動內容,以學生學會自助和助人為目的,以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體驗為核心,以學生智能開發(fā)和人格塑造為宗旨,以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和成長為歸宿,促進學生身心和諧。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心理交流,使學生從互動交流的心理場中獲得心理支持和經(jīng)驗,認識到需要理解和尊重他人,同時運用“換角度看問題”的方法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