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家華
【摘? ? 要】我們處于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一個時代,數(shù)據和工具的運用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對我們學習和生活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力。那么當多媒體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如何用多媒體給學生上好課堂內容這一問題。
【關鍵詞】小學教育? 品德與社會? 多媒體?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70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看,小學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的課堂多是依靠教師個體填鴨式的教學,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讓學生被動接受了知識,而且也無法真正讓教學內容供學生消化,從而不能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所以我就如何發(fā)揮多媒體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運用這一點,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教師們一同探討。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作用
首先,從多媒體技術的性質來看,信息技術的運用活化了品德教學的內容,將對于小學生來講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了更為具體直觀豐富的內容,這一轉變,大大加深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小學生體會到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奇妙,增加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從而能真正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其次,從小學生本身處于的階段性質來講,這個時候小學生涉事少,心智往往也不夠成熟,尚處低齡的他們在看待很多事情上往往還不夠全面,同時在心理素質這一塊還不過關。因此,對于品德社會教學上一些社會上的事情,他們不能很好地去把握事情的特殊性,很多事情基本上都處于較為表面且膚淺的層次上,感性認識比較多,也沒有具備理性看待的能力。但是從這門課的學科性質上來講,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小學生建立一個較為理性和全面的道德認知體系。而這方面能力的建立就需要外力的幫助,多媒體的運用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品德與社會任課教師在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這一環(huán)節(jié)上也需要嚴格把關,把小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之成為教師授課的得力好幫手,一方面多媒體的運用能夠讓小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提升課堂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在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帶給學生更加自由的討論空間,加大了他們思考的力度,也為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提供了便利。
二、發(fā)揮多媒體創(chuàng)造情境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在書中就提到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所以在小學生品德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多媒體所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氛圍,這樣在教學上才能對教師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利用好多媒體所提供的豐富聲音體驗,用視頻圖畫,逼真的畫面,多彩的音樂等教學內容設置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景,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同時,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其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對思想品德更加感興趣,更愿意學習,并且能帶給小學生學習的快樂,讓學習不再成為一種精神負擔,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覺得思想品德這一學科是有趣的,是值得去學習的,從而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去學習從而能真正學有所獲。
三、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應注意學生的體驗感與獲得感
如果要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明白,多媒體是從多方面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起來的。它是可以將知識滲透在多媒體課件中、動畫視頻內容里,這樣就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另外,對于小學生來講,課本上往往會有一些較為復雜不易理解的語言,這使得許多高度概括的抽象文字表述不容易給學生講清楚,因此有些道德觀念相對于學生來講,無疑是比較陌生、難懂的。如果不能很好的以通俗的方式和學生講清楚,那么學生從中獲得的體驗感和獲得感便會大大降低。而如果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這些抽象的知識文化,轉化為具體的事例,那么學生就能有一種代入感,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出發(fā),這樣就能很快增強感性認識,從而能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此外通過掌握這些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傳達的道德和觀點,學生便能內化為自己所思所想,并且能夠外化于行,將課本中學習到的,認識到的,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自身的修養(yǎng)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另外通過多媒體的運用也能指導好學生的日常行為,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就能將所學知識進行代入,從而印證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這樣,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后的教學,不僅能夠化靜為動,也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創(chuàng)設出一個互動的有效性教學課堂。此外通過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也能多感官立體式的感受到教學內容,思考所學內容帶來的感受,理解把握教材中的道德觀點,最終教師便能達到深化教育的教學效果,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有更深刻的生活感悟。
教學實踐證明,帶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是提高小學品德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徑。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生活知識經驗積累的少,生活經歷也不足,可有些內容的教學需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且選用學生所熟知事例,通過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對此有更好的理解。因此,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是讓學生走進生活的捷徑,也是讓學生獲得生活體驗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讓他們更有獲得感的重要途徑,并能以此很好地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帶領他們在小學品德社會這門課中更好的遨游。
四、在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的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就像一枚硬幣存在兩面,利用好則當,利用不好則壞。如果太過依賴多媒體對學生的教學作用,那么得到的教學效果勢必會適得其反。對于小學生來講,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多媒體終其只是輔助工具,因此教師的我們心中要有桿秤。都說教書育人,因此要想利用好多媒體的效果,就要在課堂上把握好教學的內容,將課堂的內容最大化利用起來,讓學生能真正從多媒體的教學中得到良好的教學體驗。所以適時、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在促使品德社會教學內容時,盡力讓教學內容進行縱深,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課外延伸。讓課堂教學形式豐富多彩的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的熱情。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要使多媒體教學得心應手,必定是一個漫長需要耗費心血的過程,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清晰的認識,保持毅力,運用好多媒體這個工具,但又不至于依賴停滯不前。要把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也作為教學的一部分,最終才能讓學生有所收獲,做一個道德品質優(yōu)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