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生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教育需求,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為教學改革指明方向,明確學生課堂學習目標。生物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加強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概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文章中結合高中生物教學,提出幾點有效學科核心素養(yǎng)滲透策略。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生物;滲透策略
生物是一門注重實驗的學科,主要是研究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規(guī)律,是一門需要人類深入發(fā)掘的學科。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了解生物科學、技術以及社會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因此,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當在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注重其實用性,培養(yǎng)學社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探究教學情境,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掌握生物知識內容,作為教師應當設計趣味性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和探究的空間。作為生物教師需要以學生知識內容作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相應的探究性情境,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使得課堂教學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現(xiàn)象,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在課堂教學之前的一周左右,讓學生準備三頭蒜,將其根據洗干凈,放置在裝有水的容器上,使其根部和水接觸。將其中一瓶放在可以照射到陽關的窗臺,標記為1號;將另外一個放在室內使用紙盒罩在其中,標記為2號;將最后一個放在冰箱的保鮮層內,標記為3號,引導學生觀察每天的實驗情況,做好相應的實驗記錄,制作相應的實驗報告,開展課堂討論和探究活動。這樣的實驗過程簡單,容易控制,并且不需要學生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借助這樣的實驗活動,學生可以切身體會到實驗探究,觀察生物的變化過程。通過學生的實驗觀察和探究,感受生命活動的多樣化性,激發(fā)學生探究積極性,在無形中實現(xiàn)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二、借助直觀教學方式,培養(yǎng)科學探究精神
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其研究的主體是復雜的生命系統(tǒng),其難度相對比較大。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有不少的模型和方式不能夠憑空想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堅持實事求是。因此,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答堅持科學性探究的理念,針對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采取直觀的教學港式,減少學生學習困難,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知識內容,不斷完善學生生物知識體系。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的結構”的教學中,DNA分子的結構、結構特點以及復制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借助掛圖、模型等的方式,讓學生觀察DNA分子的結構,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DNA分子結構的動態(tài)圖。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和討論,加深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奠定基礎。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之后,指導學生動手制作相應的DNA分析結構模型,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其結構特點。借助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引導學生尋找問題解決方式,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知識和生活有效結合,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利用知識為生活提供服務。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需要結合實際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以及社會責任。作為高中生物教師需要結合社會熱點,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課堂實踐活動。如環(huán)境污染、食品安全、毒品等都是現(xiàn)階段社會熱點,教師需要將其和相關知識有效結合,在課堂中向學生講授,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責任。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的課堂教學中,結合“拒絕毒品”宣傳開展教學,向學生講解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對其進行對比,掌握神經調節(jié)的方式和機構基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多的了解“毒品”對人體神經的刺激和損害。同時組織學生開展“拒絕毒品”的宣傳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相關知識內容,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珍愛自己的生命。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對毒品的危害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增強學生自我保護和自我愛護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生物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效的結合,開展多樣化的課堂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體驗,引導學生更好的利用生物知識解決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應當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和實踐,滲透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加強學生合作與交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加強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借助直觀性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趙群英.初探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生物學教學,2017,42(3):76-77.
[2]付鑫.在高中生物學課堂中有效落實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探討[J].生物學教學,2015,4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