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 王啟東
摘 要:2017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多次提及有關語言文字的學習及教學要求??梢?,字詞的學習與教學依舊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但在高中語文的教學實際中,字詞教學卻正逐漸趨于弱化。因此,筆者在本文就高中語文字詞教學現(xiàn)狀展開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為高中語文字詞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字詞教學;教學建議
我們常??吹剑诟咧姓Z文教學中,有關“字詞”這一項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訓練,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淪為教師學生“兩不管”的境地:在進行課堂閱讀教學時,對于文本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教師基本只是帶領學生們進行正音,或讓同學們在預習中自行解決;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也很少有人表現(xiàn)出對字詞的細究,而會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創(chuàng)作背景、情節(jié)和寫作技巧的賞析上;口語交際或作文中,在出現(xiàn)字詞方面的誤用時,盡管高考閱卷中對錯別字加大了扣分力度,學生們依舊是采用將問題一帶而過的態(tài)度和做法來對待字詞上出現(xiàn)的問題。
相較于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在新字詞的方面常常是“炒冷飯”。師生似乎都滿足和習慣于用已掌握的字詞知識來解讀新字詞。對新字詞的積累多停留在“認而不用”。但在學生們對字詞的辨析和應用上出現(xiàn)問題時,師生又經(jīng)常將問題推給了義務教育階段時“沒有打好基礎”。這種現(xiàn)象十分普遍,但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那么高中字詞教學備受冷落的原因又究竟是什么呢?
一、高中語文字詞教學和積累弱化的原因探究
大部分忽視字詞教學和積累的高中師生認為,字詞考查在高考中所占比分太少,不值得在緊張的高中階段進行專門專項的學習和積累,免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況且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字詞知識既繁且雜,無法每一個都去“刨根問底”,更難以準確獲知考查范圍。不如減少或直接放棄對于字詞的學習,轉而進行古詩詞背誦、寫作訓練將時間放在更容易“出成績”的模塊。這樣學生成績更容易獲得提高,更利于其在高考中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其次,高中生課業(yè)繁雜,學習任務繁重,教師也還有許多教學任務亟待完成。于是就只能擠壓字詞教學時間,將字詞學習留給學生課下自行完成。
從中,我們能看到持這種觀點的師生缺乏對字詞學習與教學的重要性的認知:
1.從新《課標》提出的基本要求來看
首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中將語文課程定義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強調了“語言文字”的基礎地位;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具體提出了“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文化獲得的過程”。這一觀點,并在第一點“語言建構與運用”的闡述中著重強調“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guī)律,形成個體言語經(jīng)驗,發(fā)展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同時,通過與之前2011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對比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最新版的課標中對“語言文字”的重視程度大幅上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從語文課程的基礎性作用來看
其次,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基本特點,提醒著我們它獨特的地位與作用。語文課程所培養(yǎng)的語文能力與其他學科學習情況息息相關。字詞的困境不解決,學生語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他學科課程的學習。忽視基礎字詞教學與積累的后果只會導致高中階段的學習“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3.從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來看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也是字詞教學的重點和保障。由于工作的倦怠、錯誤的沿襲、或教師一時的疏忽,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個別字詞的誤讀、誤認的情況是存在的。但這是十分不可取的。這種情況多出現(xiàn)在文言文的字詞教學中,會給學生的字詞學習造成很大的錯誤和困擾。
二、高中語文字詞教學建議
如何對高中字詞教學的情況進行改善,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重視字詞與中國文化的關系
人類文明五大發(fā)源地,除中國的漢字外,其余四大文明發(fā)源地的文字或已成為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或已不再通行,僅為研究者、學者所用。漢字作為世界上使用壽命最長的文字,它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早已密不可分。漢字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今天,漢字作為中華歷史的見證者、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承載者,它已經(jīng)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符號之一。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字詞教學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傳承的意義,避免“為了學而學”的情況出現(xiàn)。
2.摸底學生字詞掌握、運用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
首先,教師整理常用??甲衷~,匯編成卷,分次測試。除此之外,關注學生試卷和作文中體現(xiàn)出來的字詞運用問題,對共性問題加以整理和記錄,對個性問題可在批注中加以糾正。其次,監(jiān)督學生進行易錯字詞的整理。教師可對出錯頻率較高的字詞進行記錄并重點講解,正字音、字形,講字源、字意,并建議學生建立錯題本或錯字本,將錯字集中整理、記錄。教師抽查或定期檢查記錄情況并帶領學生定期復習回顧。比如,筆者在批改學生試卷和默寫時發(fā)現(xiàn),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一句,“羈”字極易寫錯。出錯的同學多是將“馬”錯寫成“鳥”。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向學生強調:“羈”本意為“馬籠頭”,后引申為“拘束、約束”之意,與“鳥”無關。如此針對錯誤思路進行糾正,強化記憶。最后,教師可為出錯頻率高的錯字、錯詞設計專題,進行如詞義辨析和寫話訓練等有針對性的字詞訓練,不斷強化用法,加深記憶。
環(huán)境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的行為。為了創(chuàng)造良好的字詞教學與學習的氛圍,教室的圖書角可以布置《新華字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以及《說文解字》、《漢字文化大觀》等來營造語文學習尤其是字詞學習的氛圍。同時,還可以引導高中生運用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利用學習資源消化所學知識,做好查漏補缺。
3.通過活動加強高中生字詞學習
①課堂活動
筆者認為,朗讀和演講既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規(guī)范字詞的使用,盡管在高中的課堂中上課時間寶貴,卻是值得花時間去做且能使學生獲得提高的活動??紤]到高三的特殊性,朗讀和演講活動可以主要放在高一高二階段。演講可由語文教師提前布置主題,或者主題自擬,學生抽簽決定演講順序,時間設定為2-3分鐘,教師其后進行總結評價。朗讀可利用早自修時間,教師下發(fā)朗讀材料,傳授朗讀技巧,并做簡單釋義。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字詞運用。
②校園活動
近年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朗讀者》等中華文化類節(jié)目成為熱門話題,走入大眾視線。筆者認為,在高中語文字詞教學上,可以借鑒漢字類文化節(jié)目的構思,在班級、年級或學校中開展類似的競賽活動?;蜃屚瑢W們就有關字詞的現(xiàn)象進行專題調查與匯報,從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度著手,引發(fā)高中生對現(xiàn)代社會鍵盤書寫所帶來的漢字危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對于漢字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情感覺醒,化“灌輸”為“引導”,從而提高學生字詞學習的意識和水平,讓學生關注漢字文化、關注中國文化,讓漢字文明“后繼有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徐曉曉.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誤讀字詞釋義辨音[J].科技視界,2014(12):226.
[3]何九盈,胡雙寶,張猛.簡論漢字文化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6):2-7.
[4]王牧華,宋莉.當代學習環(huán)境研究的轉向及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62.
[5]周衛(wèi)國.高中語文字詞教學亟待加強[J].中職教育,2012(706):129.
[6]王麗霞.高中文言文字詞教學的低效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9-12
作者簡介:
王原(1994—),女,漢族,浙江寧波,延邊大學朝漢文學院學科教學(語文)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王啟東(1969—),男,漢族,吉林龍井,延邊大學朝漢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寫作,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