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由斌
◆摘? 要:《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要通過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實現(xiàn)自主發(fā)展。課堂上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注重師生互動、溝通交流、理解與對話,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主要探討初中數學課堂問題設計的原則及其設計策略。
◆關鍵詞:問題設計;原則;引導;趣味;全面
有效提問指的是結合教學內容,將問題情境構建起來,通過誘導性提問、反思性提問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出來,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有效地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全面、更深刻、更敏捷,任課教師就必須精心、科學地設計并進行有效提問,通過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一、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設計原則
1.全面性原則:教師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學生,針對所有學生設計課堂提問,保證通過課堂提問,可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思考和發(fā)展,不能夠僅僅針對一些優(yōu)等生,設計課堂提問。
2.趣味性原則: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強,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則設計課堂提問,以便將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
3.適時性原則:在提問設計中,除了要結合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之外,還需要合理把握提問的時機,最大化發(fā)揮提問的功能。同時,要將生活元素引入到提問設計當中,以便將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等調動起來,更加順利地解決問題。
二、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設計策略
1.合理設計引導性問題:認知心里派代表人物布魯納說:“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蔽覀兊睦蠋熆傔€習慣于讓學生盡快在某一個活動中直接獲取知識點或結論,并想方設法把學生的思維往老師所想一面引導,而忽略了知識獲取的過程應是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動中進行的,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新課程理念,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能力。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學習過程中,在新課導入時,可以引導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調動起來,首先計算下面這兩個算式:(x+3)2=()(x-3)2=(),然后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這兩個算式之間存在著什么規(guī)律?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們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小組之間對算式左右兩邊的規(guī)律進行觀察分析和歸納,確定討論結果,之后順利引入新課程。
2.合理設置趣味性問題:在初中數學課堂提問設計中,需要緊密遵循趣味性原則,趣味化處理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增強提問的生動性、形象性,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如在“最短路徑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圓柱體下底面點c處有一只小螞蟻,上底面點b存在著食物,且點b與點c互相對應,要求設計螞蟻吃到食物的最短路線。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可以讓枯燥的數學題目變得生動和有趣,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充分重視提問結果的預設:不同學生在思維模式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面對同一個問題,可能會給出多樣化的答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備課過程中,就需要預設提問結果,以便針對性的評價、分析和引導學生的不同答案。如果學生給出的答案存在著錯誤或不確定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再次分析和論證,找出問題的正確答案,促使學生解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意外答案也是促進教學的重要資源,只有充分暴露學生的問題,方可以查漏補缺,采取針對性的完善策略。
4.遵循由易到難的問題設計規(guī)律: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合理把握適度原則,不能夠過度追求提問的次數,否則雖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是卻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同時,問題設置要有一定的坡度,以便與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相符合,嚴格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如果一開始的提問難度就非常高,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熱情。如在一元二次函數的學習過程中,一元二次函數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促進后續(xù)學習活動的順利實施。在學習初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如“你能從這個圖像中找出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嗎?”這種類似的問題,難度較小,學生通過觀察圖形,即可找到答案。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之后,逐漸增加難度,設計諸如“你能作出y=2x2,y=2(x+1)2的圖像嗎?”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設計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可以有效發(fā)揮提問的作用。
5.重視問題設計面向全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yōu)榱吮M快完成教學任務,可能還會不自覺的叫到優(yōu)等生,使得教學進程順利進行,擔心中等生或后進生回答不出來,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這樣大部分學生可能就失去了很多鍛煉和提高的機會,教師將集體的學習活動變成了個別考核,更談不上發(fā)掘全體學生的智力潛能了。有效的課堂提問應成為全體學生與教師的信息交流的載體,使全班同學都能受益,而不應成為少數學生的專利,要保障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全體學生的參與是重要保證。
總之,提問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氛圍的優(yōu)化、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較大的幫助。合理把握問題教學,是保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向縱深發(fā)展的關鍵。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積極總結經驗,合理設計課堂提問,充分發(fā)揮提問的作用和功能。
參考文獻
[1]閔強.初中數學優(yōu)化課堂主問題設計的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9,9.
[2]林明引.初中數學優(yōu)化問題設計的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7.
[3]周修洲.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問題設計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