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淼
【摘要】本文分別從學生、教師以及師生關系方面論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下水文的作用,以引起教師對下水文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下水文
作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支柱——下水文,它是教師根據所布置的作文題目,通過模擬學生的思維、文筆進行文段的訓練,與學生同舟共濟,以知寫作深淺,找到切實有效的方法策略,從而告訴學生如何運用語言文字書寫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寫作。教師寫下水文是作文教學非常重要的備課環(huán)節(jié),寫下水文能幫教師理解學生寫作文的困難,幫助教師思考突出作文教學重難點的辦法。下水文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累素材的習慣,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下水文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方面
教師下水文是學生的指向燈,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同學。正如葉圣陶老先生說的那樣:“自己動手寫,最能體會到寫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體會跟語文教學結合起來,講解就會更加透徹,指導就會更加切實,批改就會更加恰當。”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從學生練習習作的心理來看,下水文能夠激發(fā)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學生是社會經驗缺乏、思想單純的一個群體,對于生活的感悟不是那么多,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教師的下水文能夠讓學生了解一篇文章的結構、主題、修辭手法以及精彩的詞匯、優(yōu)美的寫作手法等,這些都能感染學生,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的興趣,原本心里沒有想法的學生有了參考,使作文不再無所下手。
(二)培養(yǎng)學生積累素材的習慣
教師向學生展示下水文的過程,其實也是教師向學生展示文章如何形成的過程。教師以切身經歷告訴學生,要想寫好作文,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多讀書、多做讀書筆記,是寫好作文的一個重要途徑,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累素材的習慣。
(三)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
所有的創(chuàng)作都來源于生活,只有讓學生平時善于留心觀察生活,學生的作文才會有話可寫。教師在展示下水文時,以切身經歷引導學生自己是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留心觀察,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引導學生做生活的觀察者、感受者和記錄者,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
二、教師方面
下水文不但有利于學生習作的創(chuàng)作,對教師各方面也有所提高。
(一)提升語文老師的文化素質
俗語說:“文如其人?!币簿褪钦f,文章可以折射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下水文是教學生寫作文的,也把育人理念切實融入了課堂。一篇完整而成形的作文離不開各種語文知識的正確的綜合運用。教師在撰寫下水文的過程中,所展示出的語言功底,需要專業(yè)性的、規(guī)范性的語言為基礎,這樣的語言是需要日積月累的,這就要求撰寫下水文的教師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文字表達的準確性。
(二)提升教師研讀教材與把握教材的能力
教師一定要善于研讀教材,“研讀教材”是語文教師融入自己教學的思路并能融會貫通地運用教材的基礎?!把凶x教材”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下水文的撰寫需要教師在課前充分地研讀和把握教材,這樣才能使下水文的內容切合要求。
(三)提高教師作文指導水平
寫作能力對語文教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要寫好下水文,一個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精煉的語言藝術。因此,教師平時要勤于筆耕,努力發(fā)表各類文章,高屋建瓴,讓我們的學生人人能寫一手辭達意順、文句通暢的好文章。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傾心于文學創(chuàng)作,錘煉自己的寫作技能。
三、師生關系方面
下水文給了師生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師生平時的交流是很有限的,且?guī)缀鮾H限于口頭上的交流,而學生所言未必就是內心最真切的想法,一定是暫且保留幾分。下水文很直接地體現出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感情。學生能通過下水文了解教師文字中的思想感情,這些情感流動在文字之間,閃動著它獨特的魅力,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有著其他學科教師所沒有的優(yōu)勢,語文教師帶給學生的這種人文熏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的距離。
總之,教師下水文是寫作課教法的有益探索,并且行之有效。下水文不但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也給學生寫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它使教師的寫作指導不再“隔靴搔癢”,使學生寫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是師生關系的催化劑。因此,教師要重視下水文的寫作,讓課堂上的“下水文”起到春風化雨的作用,彈奏出美妙的作文課樂章。
參考文獻:
[1]于漪.談教師的“下水”與“半下水”[J].人民教育,1984,10:44-45.
[2]王紅意.淺談“下水”作文[J].教育教學論壇,2011,18:255.
[3]鄒林波.佳作常從改中來[J].新課程(上),2013-05-0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