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萍
【摘要】 ?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作為一個教師,應以情育人,尊重和關愛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更需要我們的尊重、關愛。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用愛滋潤學生的心田,讓教育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
【關鍵詞】 ?以情育人 尊重 關愛 感化 滋潤
【中圖分類號】 ?G62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190-02
最令小學教師頭疼的,莫過于行為不良的孩子。個性張揚的“小皇帝”,調皮的“破壞大王”,來自單親家庭孩子的各種“求關注”……他們往往讓老師們忙得焦頭爛額。怎么辦?獎懲結合?軟硬兼施?可心理學家們認為,老師們以獎勵和懲罰為基礎的管教方法,對于長期的行為改變沒有效果。因為獎勵和懲罰都是以控制學生為目的的,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獎懲制度也許會導致班中的紀律問題越來越多。但是,如果關愛和尊重學生,以情感化學生,用愛滋潤學生的心田,則能讓孩子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感受到自己被賦予了力量,從而身心健康地成長。班級管理自然也就更輕松、更高效。
一、以情育人,用愛感化
心理學家認為,許多行為不良的孩子是喪失了信心的孩子。因此不少行為不良的孩子,大多是想通過自己獨特的行為,引起大家的關注,令人煩惱。在班級管理中反復實踐后,我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關愛和尊重學生,以情感化學生,用愛滋潤學生的心田,學生自信心會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許多不良行為也會慢慢的消失。
記得我的班里有一位小贛同學,言行另類,學習情緒波動很大,頭腦挺聰明,但上學期的數(shù)學成績單上卻寫著“39”。在家喜愛玩電子游戲,玩游戲很著迷,休息時間不夠,所以上課總愛打瞌睡經常不完成作業(yè),就算交了,作業(yè)也是馬虎了事,甚至有抄襲現(xiàn)象;學習習慣很差;平常時候他父母沒有時間管,讓老師十分頭疼。通過日常觀察和了解,我對小贛同學存在的問題基本上心中有了底:他的這種不好的行為習慣主要是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而疏于管教,明知他迷戀上了電腦游戲,父母也沒有時間加以干涉和疏導,他的成績就越來越差,對學習也就失去了的信心,最后變成了無心學習的狀態(tài)。我先和家長溝通,讓家長認識到玩電腦游戲的危害及孩子學習的重要性,讓家長盡量抽時間陪陪孩子,與孩子溝通溝通,達成共識:控制玩電子游戲的時間逐漸減少,學習的時間要逐步增加。在學習上我與他共同制定了相對其它同學較低的目標,如口算、四則混合運算等,定位于書本的基礎,難的不作要求,每一天自己抽空到我這邊來做幾道簡單的計算題和應用題。我還協(xié)同其它任課老師及部分學習較好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幫助他。慢慢的,他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體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發(fā)奮和配合。此后的上課,他顯然比以前投入多了。作業(yè)也認真多了。在接下來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測驗等,都進步了。我還讓她當上了數(shù)學小組長。期中考試數(shù)學達到了68分,他自己還不滿意,說期末要考到80分以上。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被愛、被關注和信任,當學生意識到老師是支持和關愛自己的,就會對學校對老師產生一種積極的依戀,這種積極的依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促使他們克服一些不良行為。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關于遵守規(guī)矩,許多孩子,道理是明白的,但行動上總是做不到。這就是常說的“知行難以合一”,常常不守規(guī)矩的孩子,難免時常遭到批評教育。孩子們大多比較敏感,嚴厲的批評難免促發(fā)叛逆情緒。但班級同齡孩子的友情感化,通過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不僅不會挫傷受批評者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且會使其積極接受批評并改正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記得我的班里有一位性格驕縱的男孩小康,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也不太當回事。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我特意安排個職責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陳同學和小康同桌,讓他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感受到同學對他的信任,同時讓他感受到同學對自己切實的幫助。慢慢地小康同學感受到了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透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我再與他溝通和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忙;我經常面一對一的面批他的作業(yè),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對他進行輔導,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同伴和老師的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發(fā)奮學習,從而成為一名人人喜愛的好學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育的目的在于改正其行為,而不是為了批評而批評,更不能把學生一棒子打死。批評之后的鼓勵支持信任幫助至關重要,通過同伴之間的協(xié)調,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可以使受批評者振作精神,重新再來,避免陷入一錯再錯的泥潭之中。
我們常說:“溫柔,是一個人最美麗的樣子。”所以,即使是批評學生的時候,也應該盡量溫柔,用愛感化。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克服消極情緒,正視自己,讓我們的批評更有藝術性,讓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多種評價,促進發(fā)展
學生犯錯了,不少老師常常以長者的姿態(tài)告訴學生: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不應該那樣……可是,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老師的這個“告訴”在學生看來等同于“命令”,所以面對老師那番苦口婆心的“告訴”,孩子們的內心深處往往是抗拒的。我們靜下心來反思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當我們“告訴”學生的時候,我們的聲音,大的足以讓全班人都聽到。心理學家還發(fā)現(xiàn),如果與孩子交流時把利用多種評價,就能讓這個“命令”變成“商量”,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從而樂意合作。教師要用實事求是地用發(fā)展的眼光評價學生,不然他的個性發(fā)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調動他的主動性,老師務必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有個叫小磊的學生,是個留守兒童,他學習習慣差,經常不完成作業(yè);有抽煙、私自去山塘水庫游泳的現(xiàn)象,平時比較自我,經常跟同學鬧矛盾,同學們都不太喜歡他。但我在課堂上經常抓住他的點滴進步大力表揚他:當發(fā)現(xiàn)他這天能主動積極地回答問題,就在課堂上把掌聲送給他;他積極參與值日,就及時在同學面前表揚他;當他能主動幫忙同學的時候,同學及時給予一聲“謝謝”;當他犯了錯誤的時候,引導他找出做得不對的地方,并思考以后再出現(xiàn)類似狀況會怎樣去做。在家中有良好的表現(xiàn)時要求家長及時與老師溝通反饋到學校,然后我會在班里給予鼓勵……
“親其師,信其道?!币粋€班集體,情感的“聯(lián)結”真的很重要。熱愛教育的老師,都會希望把每個孩子都陶冶成一首最美麗的詩歌?!耙话谚€匙開一把鎖”,我用多種表揚和評價,讓孩子們的心變得澄澈,使他們學會用語言傳遞溫暖。
以情育人,用愛感化,讓我和孩子們的心更加靠近,一顆顆澄澈的童心讓許多瑣事變得美好;一句句傳遞關愛的話語,使教室每個角落充滿溫暖。孩子們在學校里遭遇到失敗時,教師和同伴的愛能讓孩子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感受到自己被賦予了力量,從而身心健康地成長。
[ 參 ?考 ?文 ?獻 ]
[1]李源,編著.《墨菲定律》.中國華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