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日凱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已經逐漸取替了傳統的應試教育。教育理念的變革充分體現出我國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的實質就是素質教育的根本。本文通過對高中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進行分析研究,側重對其必要性與作用性進行詮釋,為提高我國高中學校班主任管理能力提供相應參考意見。
【關鍵詞】 ?高中學校 班主任管理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187-01
前言
高中教育對我國教育體系結構完善與發(fā)展尤為重要。因此,本文通過對“德育教育”在高中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與發(fā)揮,具體闡明其重要性與意義性。并對高中班級管理現狀進行論述,將問題呈現化、具體化,進而為提升高中學校班主任管理效率與能力打下重要基礎。
一、現階段我國高中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
(一)生源質量較差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逐漸完善,諸多問題弊端都得到相對優(yōu)化,但“生源質量較差”現象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依然沿襲重點高中、學區(qū)設置等入取招生方式,除重點高中外普通高中生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性。最為明顯的是生源質量偏低,主要體現在學生“素質不一、參差不齊”。因此,在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由于生源質量較差造成的管理難度尤為常見。例如:有些學生性格暴躁,極易出現打架斗毆等情況發(fā)生;有些學生受不良文化影響,存在消極生活觀念。另外,這些學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對整體人格形成與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該階段的學生主要體現為浮躁、易怒、自主意識較差且伴有相對的情緒化。雖然這些不是全體高中學生的綜合體現,但其鮮明性代表了部分學生的實質表現。這些學生經常會對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沖擊,甚至嚴重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這種現狀的存在極大制約了高中學校的發(fā)展壯大。
(二)缺乏相對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發(fā)育十分重要。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其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但高中部分學生恰恰缺少家庭的關愛與教育。部分家長偏激認為孩子學習成績較差,沒有在培養(yǎng)教育的必要,進而對其放棄。這樣極大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與榮譽感,使學生產生了“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想法。而部分學生將這種消極的思想觀念帶到高中校園與課堂,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增加了相對難度,為高中班級管理優(yōu)化制造了瓶頸阻礙。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實踐應用
(一)融入德育元素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學習教育與生活保障起到重要的基礎作用,更是學生在學校值得信賴的第一人選。因此,高中班主任應該將其教育理念進行轉變,將以往的關注“學生成績”轉變?yōu)閭戎亍八枷胄袨椤薄ⅰ暗赖乱?guī)范”?,F階段,我國高中學校多為宿校模式。班主任應該樹立“校園是家我是家長”的思想理念。加大對那些成績差、愛搗蛋學生的關懷力度,并在其實際管理中融入大量德育元素,另外,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對學生的自主能力、自律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情感交流”為實施手段、以“思想碰撞”為核心基礎、以“德育教育”為最終目的。并通過引導、調節(jié)與溝通的方式將素質教育的實質性充分發(fā)揮出來,為促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奠定堅實基礎。具體案例如:以“中國現代數學的開拓與發(fā)展”教學內容為例。其中,人民數學家華羅庚、當代幾何大師陳省身等個人奉獻精神可以成為培養(yǎng)學生德育精神、思想教育的重要實質思想。
(二)開展“自我”德育教育模式
高中階段德育教育應該區(qū)別于小學、初中,高中階段是人生重要發(fā)展及轉折階段。其中,高中生的“自我”意識尤為突出,這也是導致高中階段班主任在管理中諸多問題、弊端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具體案例如:在《談談現代散文》中郁達夫曾說過“五四運動”最大的成功,第一個要算個人發(fā)現,正是這種發(fā)現奠定了“自我”道德及行為準則的重要性,所以在對其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中應該融入個性化、針對性教育理念方式,將其“自我”德育行為及思想教育進行更為深入詮釋。另外,個性教育模式應該從打磨學生意識著手。學生在校園生活、學習中難免會遇到諸多困難,班主任應該對其進行鼓勵與鞭策,即動用“情感元素”、又動用“教育元素”,將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進行結合。改變以往的應試教學管理態(tài)度。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既是家長也是老師,更是他們生活中離不開的好伙伴。其次,針對那些表現差、成績差的學生班主任應該采取新穎的情感幫扶模式。從學生愛好興趣入手,例如該學生喜歡運動,踢足球、打籃球等。班主任就應該以此為切入點,通過聊足球、講故事的方式進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中去,進而從了解、掌握的角度幫扶其學生激勵個性的產生。使其不再偏激、孤單,并對學生的自信心樹立起到極強的推動作用。
因此,在班級管理德育教育融入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自我意識”引導及教育,以自我德育認知、了解、運用為基礎。高中班主任應該以“素質教育”為工作開展前提,將提升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做首要認為。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應該對逐個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個性養(yǎng)成充分了解,并“細致入微”在管理中加入相應的情感元素。并通過家庭走訪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其家庭的溫暖、找回其家庭的關愛。
結論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融入發(fā)揮對高中學校班主任管理尤為重要。通過對管理模式與教育理念的轉變,將素質教育作為當下高中學校的主旨管理理念,采用科學、合理的情感介入與情感應用,將學生的心理變化與思想意識作為日常管理的核心所在,進而為提升高中教學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黃尚銀.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價值討論[J].華夏教師,2018,No.100(16):96.
[2]董晨華.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現實意義解讀[J].中華少年,2018,14(11):108-108.
[3]耿文杰.用理想培育班級核心價值的探索與反思——高中班級管理實踐淺談[J].學周刊:上旬,2018,11(1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