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摘要】? 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改的深入,生本教育成為教育界一個重要話題,也成為社會廣泛關(guān)注的重要問題。語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涵蓋的知識非常廣。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文章基于生本理念探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以貫徹生本教育,以期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以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090-01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心智發(fā)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品格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語文作為母語,是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知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也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作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生本理念是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依靠學生。基于生本理念的寫作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基礎(chǔ)上拓寬學生視野和思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生本理念概述
生本理念在教育中的應用是以學生為主體,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目標。生本理念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從學生需求角度出發(f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轉(zhuǎn)化傳統(tǒng)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生本教育的本質(zhì)是強調(diào)學生對學習的快樂體驗,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入愛學習,以感受學習的樂趣。生本教育理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性培養(yǎng)和提升感悟能力,能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消弱競爭氛圍,引導學生用自然、快樂體驗來驗證學習效果。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被突顯出來,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寫作技巧的掌握、寫作素材的積累都處于被動接受,這阻礙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很多教師不注重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缺乏寫作動力,覺得寫作非常難,影響寫作效果。教師沒有進行寫作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沒有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寫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或作業(yè),使寫作的內(nèi)容沒有情感,比較空洞。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路徑
1.增強學生寫作的主動性
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要將重點放在學生的自由創(chuàng)作,以提升學生寫作的主動性。任何寫作都是素材的提煉和創(chuàng)作,小學作文寫作也不例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并進行積累,以為作文寫作奠定基礎(chǔ)。教師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實踐平臺,使學生在實踐中挖掘?qū)懽魉夭?。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心里話,寫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將閱讀過程中對文本中人、事、物的感受應用到寫作中來。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寫作教學思考,以引導學生走向?qū)懽鞯恼墶?/p>
2.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
許多教師在教作文時,為了讓學生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要求學生多背誦范文。這種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的作文重復度高,也無新意,更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無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只是寫作的初始階段,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組織語言,學會表達真實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調(diào)動學生寫作興趣。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是小學生寫作的前提。
3.引導學生多閱讀
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非常豐富,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世界。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使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思考,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以對自身的寫作形成潛移默化的正向引導。對于喜愛的經(jīng)典作品可以反復進行閱讀,以拓寬知識視野,以從小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對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提升,對作品的感悟能幫助學生觀察生活、熱愛自然,同時提升寫作能力。
4.讓學生暢所欲言
在寫作課上教師要多為學生預留發(fā)言時間,讓學生將自己心里所感、所想進行表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達,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維,以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周邊事物,形成正確的寫作理念。
首先,教師選擇一個寬泛的主題,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圍繞主題表達想法。之后教師對學生的表達進行肯定,對表達不正確的學生要進行引導,但不能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暢所欲言的設(shè)計是讓學生敢于表達,大膽表達。
其次,在學生暢所欲言結(jié)束后,讓學生復述下其他學生的表述內(nèi)容,目的是讓學生接納其他同學的觀點,為日后自己作文寫作過程中的修改奠定基礎(chǔ)。
再次,教師對學生的暢所欲言要進行臨場提問,以引出其他話題。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學生在課前機械背誦,并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學生形成寫作邏輯,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5.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
小學生的閱歷決定其閱讀量小,積累素材也少。為了讓學生在寫作中能真實表達情感,教師可以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平臺,以幫助學生掌握寫作要素。
首先,教師確定一實踐主題,在實踐活動前發(fā)給學生一張記錄表,要求學生在實踐中針對寫作要素進行記錄。教師制作表格時,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以使學生一邊活動一邊記錄,增強學生對寫作要素的印象。其次,在實踐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實踐感受進行發(fā)言,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使學生對現(xiàn)場的觀察豐富寫作素材,幫助學生規(guī)范寫作形式。
總之,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將生本教育貫徹到小學寫作教學的全過程。通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鼓勵學生主動寫作,并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引導學生多閱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實踐平臺,以幫助學生積累素材,使學生暢所欲言。最終使學生提升寫作興趣,寫出有個人特色的作文。
[ 參? 考? 文? 獻 ]
[1]陳慧敏.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吉林教育,2015(28).
[2]陸美玲.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小作家選刊,2016(35).
[3]桂萬卉.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探討[J].天天愛科學,2016(14):47-48.
[4]王占林.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