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鴻艷
摘 要:新時期高中政治課教學要符合習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本文從“供給側”的維度,重點體現(xiàn)了高中思政課的針對性。立足于高中政治教學實踐,通過行動研究,在觀察其他教師課堂教學和總結自身課堂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初步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學中供給側改革的內(nèi)容,分析了教學中導致“供給”與“需求”雙方的不平衡現(xiàn)象的原因,并通過教學實踐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良,總結出提高思政課針對性、克服教師教學“供給”與學生學習“需求”失衡、改進教學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政治;政治教學;教學方法
在經(jīng)濟術語中,“供給側”指的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f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diào)整,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jīng)濟社會持續(xù)健康”。在教育界,我們也在堅持供給側改革。
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我認為教育的供給側改革的內(nèi)容包含以下方面:
一、提高教育供給的質量?!笆冀K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是教育部2016年發(fā)布的工作要點,也是廣大教育一線教師工作的著力點。教師提高教育質量,才能激發(fā)教育新活力。
二、教育供給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師教育能力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教育能力的一大體現(xiàn)便是教師的教學能否被學生所接受,教師的課堂能否適應學生的需求。教育的供給側改革要求教育的供給方和需求方相適應。
三、擴大有效的教育供給。如果教育的供給方和需求方相適應,那么說明教師提供的教學是有效的。要擴大有效供給,還需要教師在鞏固原有有效教學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源頭活水,以適應學生不斷變化著的學習需求。
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鄧小平提出:教育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習近平對廣大青年提出五點希望: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廣大青年一定要練就過硬本領、廣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廣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艱苦奮斗、廣大青年一定要錘煉高尚品格。可見教師應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符合現(xiàn)代化的要求,符合未來社會的發(fā)展趨勢。
習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堅持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相統(tǒng)一: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tǒng)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牢牢把握教育的供給側改革就是教育實踐中的因時制宜、因材施教。
筆者通過觀察老教師的經(jīng)驗,收集了一些高中政治經(jīng)典講法。如在評析“人們根據(jù)圖紙蓋房子,這是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時,運用“意識的反作用受到物質對意識決定作用的限制”這一知識點來揭示“圖紙的來源其實是人們根據(jù)客觀需要設計的,體現(xiàn)了物質的決定作用”。這樣的答題方法更符合高考政治考綱中“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以及“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要求。這樣的解題思路適應了高三文科班學生的學習需求,是高三文科班政治課供給高質量的體現(xiàn)。如果將這些知識急于在高一年級講授,會導致了高一學生的“揠苗助長”。高一是學生高中生涯的第一年,是初中到高中的過渡階段,教師的備課不僅要備知識,更要備學生,講課一定要適應學生的需求,再多的經(jīng)典例題,只要學生不需要、不適應,教育的供給就是低效率、不適銷對路的教育,就是教育中的產(chǎn)能過剩。教育的供給側,就得提供有效供給,教師應該時時反省自己的教學是否適應學生的需求。相反,高一政治教師更需要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時政話題,引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注重巧用“名言、警句、俗語、民歌、民謠、歇后語、謎語、漫畫”等形式,運用組織學生演出小品、課前演講,當小報“編輯”,舉行辯論會等手段輔助教學。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授課形式,能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可見,要更好地實現(xiàn)好、發(fā)展好教育的供給側改革,實現(xiàn)思政課的因時制宜、因材施教,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需要教師不時自我反省,審視自己是否提供了能與學生相適應的教育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學生的需要,通過自身的有效勞動換取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還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授課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以通過擴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生內(nèi)生動力,更好地發(fā)揮教育供給側的功效。
參考文獻
[1]葉積德.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學反思[J].青海教育,2011(11).
[2]高瀟雨睢密太.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的要素及其關系分析[J].法治與社會,2019(13).
[3]何劍飛寧雪彤.供給側結構性視域下高職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