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高考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而解題能力是學生數(shù)學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形式。因此在高三數(shù)學復習階段,教師就要根據(jù)數(shù)學的特點以及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策略,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而為學生的高考提供助力。
關鍵詞:高三數(shù)學;復習;解題能力;教學策略
解題考查的不僅僅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包括學生的審題能力、解題技巧以及思維能力等等。所以說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并非朝夕之功,它需要教師從多個方面出發(fā)對學生加以科學地訓練。而在高三復習階段,學生所接觸的題目的綜合性和復雜性較強,所以教師就更要加強指導。爭取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解題習慣,提升思維能力,提高解題的效率,進而促進其數(shù)學綜合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高三數(shù)學復習階段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 加強審題訓練,奠定解題基礎
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學生只有審清題意,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與自己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建立聯(lián)系,才能找到解題的切入點,進而得出解題思路。但是,在數(shù)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學生審題的重要性,將讀題、分析題目一手承包,從而導致學生獨立審題能力的退化。因此在高三數(shù)學復習階段,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認真審題,使其掌握一定的審題技巧,幫助學生建立通過題干挖掘隱含條件、篩選有利條件的意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其數(shù)學問題解讀能力,進而為學生解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復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們遇到這樣一道題目:已知點P(2,2),圓C:x2+y2-8y=0,過點P的動直線L與圓C交于A,B兩點,線段AB的中點為M,O為坐標原點,求M的軌跡方程。對于這類題目,學生往往抓不住條件中的關鍵,即使讀過兩三遍,也覺得無從下手,所以我便和學生一起審題。首先我讓學生閱讀題目,然后提問:“根據(jù)圓的方程我們可以知道什么?”學生便通過方程的變形寫出圓心坐標和半徑長度。接著我繼續(xù)提問:“過點P的直線L與圓C相交于點A,B,從這種關系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學生便拿出紙筆畫圖,得出CM垂直平分線段AB,以及CM垂直于MP等結論。當所有隱含條件被挖掘出以后,學生根據(jù)問題馬上鎖定條件“CM⊥MP”,接著便聯(lián)系到“兩個垂直向量相乘為零”這一知識,解題思路便呼之欲出。通過這一過程,學生懂得了一邊讀題一邊挖掘隱含條件,并將條件與數(shù)學基礎知識建立聯(lián)系的重要性,從而為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打開良好的開端。
二、 開展變式教學,強化解題能力
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復雜的學科,學習數(shù)學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在解數(shù)學題的過程中更是如此,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獨創(chuàng)性大大影響著學生的效率。所以在高三數(shù)學復習階段,教師可以采取變式教學的策略。即通過變換問題的非本質特征,或者引導學生變化看待問題的角度等方式來進行數(shù)學訓練,以此鍛煉學生的變式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并且,在題目的變式或者轉換解題角度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系統(tǒng),還能豐富學生的解題技巧,從而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
例如:在復習“圓錐曲線”時有如下問題:已知動圓M與圓C1:(x+4)2+y2=2外切,與圓C2:(x-4)2+y2=2內(nèi)切,求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我便進行如下變式:動圓M與圓C1:(x+4)2+y2=2及圓C2:(x-4)2+y2=2一個內(nèi)切、一個外切,求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在學生解出答案后,我再鼓勵學生繼續(xù)變式,爭取通過這一道題目讓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全方面的鍛煉。在這一過程,學生會根據(jù)問題的變式迅速轉換思維,根據(jù)原題目的解題方法思考變式題目的解題方法,以有效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從而深化學生對解題技巧的掌握,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 利用錯誤資源,提高解題效率
犯錯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而學生也正是在犯錯和糾錯的過程中得以進步。并且,犯錯是學生向教師反饋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可以準確暴露學生的不足,從而為教師的教學以及為學生自我提升指明方向。因此在高三數(shù)學復習階段,教師就不能將學生的錯誤視為洪水猛獸,以避免給學生造成壓力。而是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的錯誤,以科學合理的方法利用錯誤資源,并引導學生通過錯誤認識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幫助學生查缺補漏,進而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性。
例如:在數(shù)學復習階段,學生的練習題量增多,錯誤自然也多。為了使錯誤資源發(fā)揮更大的效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錯題整理并記錄下來,一方面作為復習資料,一方面避免學生重蹈覆轍。另外,教師也可以收集學生的錯題本,選出有代表性的題目整理成試卷,重新考查學生,促使學生做到查缺補漏。通過這種錯題整理、反復訓練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錯題的印象,有效彌補學生的不足,并使學生對解題技巧的使用更加純熟,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
總之,在高三數(shù)學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從審題、解題思維、錯誤資源的利用等方面出發(fā),利用有效的手段鍛煉學生的審題技巧和思維能力,并彌補學生在解題中出現(xiàn)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勝.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
[2]甘海.淺談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審題[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4.
作者簡介:
蔡發(fā)成,甘肅省蘭州市,甘肅榆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