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個教育階段均圍繞素質教育展開教學,于是很多教師便開始將各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上,其中自然也包括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育中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快樂教學法。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法的應用展開了詳細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快樂教學法;小學語文;情境創(chuàng)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可為學生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語文課文內容,同時促進智力的發(fā)展[1]。因為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小學語文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所以在教學中勢必會遇到較多困難。小學語文本身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整體文化素質的基礎,但由于小學生的智力尚在發(fā)展中,缺乏較強的理解能力,往往很難有效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所以,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學生喜歡且愿意接受的形式完成教學目標。
一、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2]。”因此,快樂教學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知識,渴望探索知識,在快樂的學習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認真思考,努力學習。
另外,這也是在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優(yōu)化教學方法。語文是小學學習中最主要的教學科目,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既可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也能夠進一步完善我國小學義務教育結構,促進我國整體教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調整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
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jù)主導地位,被引導的多是學生,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沒有在語文課堂中發(fā)揮出來,只是死板地接受知識。而快樂教學法則能夠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改變,教師可借助多種模式,如游戲、繪畫等來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互動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讓學生真正喜歡語文教學??鞓方虒W法能夠對師生關系進行有效調整,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參與游戲中,這對小學生來說無疑充滿誘惑力,深受小學生的喜歡。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尚在發(fā)展,所以外界的諸多因素很容易對其造成影響,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個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給學生,使其全身心學習語文知識,而并非被動地接受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不能主宰全局,只有充分認識這一點,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堅實的基礎助力小學生多樣化的發(fā)展。
2.情境創(chuàng)設,營造學習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陣地就是課堂,而傳統(tǒng)的課堂往往只是教師的“一言堂”,課堂上只能見到一個講臺、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和一本書。如果讓學生一直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學生勢必會出現(xiàn)嚴重的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激情。雖然我們不能轉換教學的場所,但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既可以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又能夠將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所以,我們在教學時便可使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使之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習得知識。
比如,在對《大自然的語言》一課進行教學時,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多幅大自然的圖片播放出來,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中,之后再引出課文。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其主動對知識進行學習。
3.運用多媒體技術,實施快樂教學
多媒體技術是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一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此種教學方法能夠以視頻、圖片等方式向學生直觀生動地展示抽象的知識。與此同時,多媒體技術也可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快樂教學法的一個有效手段就是開展多媒體教學。以《詠柳》一詩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展開快樂教學。正式上課前,教師把多媒體課件準備好,課上再帶領學生通過多媒體朗讀古詩,掌握古詩朗讀的韻律。同時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古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境,創(chuàng)設一種快樂的氛圍給學生,使之感受學習的快樂,并從整體上更好地掌握相關內容。如此一來,就顯著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4.設計游戲活動,構建快樂語文課堂
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對一些小游戲,他們毫無抵抗力[3]。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并未意識到這一點,以致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按照快樂教學法的要求,教師應把一些小游戲穿插在課堂教學中,使課堂設置更符合小學生的興趣,通過游戲點燃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在設置游戲時應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教師應明確認識促進語文教學是游戲活動的主要目的。比如,在學習“成語故事”這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可設計一些成語游戲讓學生參與。由于這一課程和部分成語相關,因而教師可開展“成語接龍”游戲,也就是下一個學生按照上一個學生所說成語的最后一個字進行成語接龍,可以是諧音。在此過程中,既讓學生豐富了自己的成語知識,又讓課堂氛圍變得非?;钴S,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當然,課堂游戲還有很多種,教師需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置,讓游戲活動更好地為整個教學內容服務。利用這種構建快樂語文課堂的方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會變得更加濃厚,他們的語文水平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5.組織競賽,使學生體驗快樂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缺乏較強的自制力,但好勝心卻很強,喜歡表現(xiàn)自己。因此教師可根據(jù)他們這一心理特點,以競賽的形式講解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在經(jīng)過自主學習后,再分組進行比賽,第一時間表揚與肯定勝利的小組,讓學生產(chǎn)生想要繼續(xù)比賽的興趣。而在競爭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向學生傳輸良性競爭意識,讓他們的競爭是友好的、和諧的,如此方可成功達到教學目的。與此同時,在鞏固課后知識時,教師也可利用競賽的形式,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來講解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要求學生分小組搶答,在黑板中劃出一塊區(qū)域作為記分欄,隨時顯示每個小組的成績。如此一來,學生對語文學習就會產(chǎn)生越來越濃厚的興趣,進而順利實現(xiàn)快樂教學的目標。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應用快樂教學法,能夠使學生的興趣度、課堂參與度以及知識積累度得到顯著提升,借助快樂教學法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激發(fā)出來。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掌握不同教學情境下的知識,進一步增加知識儲備,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不斷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力秦.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1(3).
[2]項曉.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版),2014(10).
[3]肖心生.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
作者簡介:韋桂鳳(1978—),女,壯族,廣西河池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