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fā)梅
摘 要 幼兒的注意力是短暫的、極易分散的。有效地抓住幼兒的注意力,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情境教學能把幼兒自始至終置于他們感興趣的氛圍之中,使他們積極參與,大膽發(fā)言,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使高效課堂不再是空談。本文筆者就簡要談談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在幼兒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 情境教學;幼兒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3-0038-01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解析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難看出,幼兒的注意力是非常短暫的,極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因此,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調動幼兒積極性,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也是幼兒教學的重難點。這需要教師不斷地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這與教師豐富的經(jīng)驗、靈活的教學方式以及摸索創(chuàng)新離不開的。而情境教學,能把幼兒自始至終置于他們感興趣的氛圍之中,教師通過巧妙地設置特定的情境,使課堂變得真實、自然,使幼兒在感情上易于接受,情緒上便于感染,為幼兒提供了盡可能豐富的活動場景,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一、情境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游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教學情境模式就是以直觀方式再現(xiàn)書本知識所表征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顯然,教學情境解決的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以及舊知與新知的關系和矛盾。也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認識的形成,并促進理性認識的發(fā)展。
二、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在幼兒心理學課堂上的運用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兒童主動探究意識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前提,是確保師生互動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情境,用生動的情境打動兒童,激發(fā)兒童主動探究的意識與興趣。和諧的教學情境應當是具體形象、生動可見的,既能吸引兒童的有意注意,又能激發(fā)兒童探究的興趣,從而達到師生交流互動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應當注重其合理性,保證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所謂合理性,是指不應當為了情境而進行情境化教學,不應當牽強附會,而是應當根據(jù)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具體特點及學習內容特點而進行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
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小朋友們,你們喜不喜歡爸爸媽媽啊,可是當有一天你找不到爸爸媽媽你會怎么樣呢?老師想你們一定會很難過、傷心吧,不幸的是,我們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咱們一起幫幫它好不好?”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還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有利于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二)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加強師生間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人與人之間心靈進行互動與溝通的最基本的一種交流,只有人們相互相信與尊重,才會將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與傾訴,才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幼兒與教師之間也是如此。如果教師一直扮演的是嚴師角色,那么幼兒怎么會對老師表達自己的心聲,怎么會與教師進行互動與交流?筆者認為以游戲為載體,為幼兒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游戲情境是不錯的選擇。
例如:在組織兒童進行戶外滑梯活動時,為了激發(fā)兒童活動興趣,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貓和老鼠”游戲情境,讓學生由“貓和老鼠”想到“黑貓警長”,在游戲活動中,逐漸喜歡上《黑貓警長》的故事,繼而愛上了《黑貓警長》的動畫片,最后能扮演“黑貓警長”這一角色,在這一個小小的拍手游戲中,兒童生成了許多活動內容。這就是教師與兒童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情感交流過程中,哪怕教師的一個眼神、一抹微笑、一絲贊許都會增強兒童的信心,調動兒童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實現(xiàn)師生有效的交流與互動。
(三)創(chuàng)設活動實踐情境,加強師生互動
教學是由教師的教育、學生的學兩方面組成的活動,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學生則是學習活動中的探索者與發(fā)現(xiàn)者,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師生雙方是活動中的積極因素。因此,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多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動手實踐,給學生一個實踐活動的平臺和情境,讓學生融入活動之中,切實體會學習的快樂,增強情感體驗的同時也加強師生互動。
例如,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制作賀卡”的主題實踐活動,比如母親節(jié),可以給媽媽親手制作一張賀卡;六一兒童節(jié)可以給自己的小伙伴寫一封信;端午節(jié)可以一起“包粽子”……利用此類活動情境,加強了兒童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最重要的是兒童在自我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悟到了課堂學習的魅力,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友好的師生情誼,進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兒童的優(yōu)秀社會主義品德與審美情趣。
三、結語
總而言之,創(chuàng)設情境互動教學模式,目的在于讓教學活動迎合學生心理發(fā)展需要,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從而調動幼兒積極性,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幼兒課堂參與度,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鋒盧.關于情境教學法的反思[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2).
[2]李宏鈞.淺談情境教學[J].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