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的課堂是教師高效的授課與學生高效的聽課的有機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優(yōu)化教學,重視課前預習、課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和課后的復習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有所得。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什么樣的課堂是高效的課堂?我想,對于這一問題的思考,應該是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課題之一吧。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我們教學指明了方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高效的課堂不僅僅是簡單的完成教學目標,也不僅僅是讓學生討論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提高,這不僅是教師“教”的問題,也是學生“學”的問題。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優(yōu)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一、 課前預習,心中有數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要求轉變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而課前預習不僅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意識的重要手段。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設計預習作業(yè),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做好教學引導,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為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聽課、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做好鋪墊。
例如針對“勾股定理”這一課的預習,為了使學生能夠初步的理解“勾股定理”,對這一課的重點與難點做到心中有數,我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并能夠嘗試解決如下思考題:
思考1:已知三角形ABC,BC=a,AC=b,AB=c,∠C=90°,已知a,b,求c;已知a,c,求b;已知c,b,求a。
思考2:等腰直角三角形與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區(qū)別?
思考3:某中學有一塊長方形的草坪,長約80米,寬約60米,被幾個不自覺的學生沿對角線踏出了一條“斜路”。你知道這幾位同學為什么不走正常路,而要走“斜路”呢?他們這樣做值得嗎?
這樣的課前預習題,能夠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內涵,體現了知識點,提升預習效率。同時這樣的課前預習也體現了靈活性和層次性,既提升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了這樣的預習基礎,課堂的學習氣氛不再沉悶,在討論、交流、合作等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思維火花也會得到碰撞,加上教師針對性的點撥、糾正、講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得到有效保證。
二、 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情境創(chuàng)設是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重要手段,創(chuàng)設得當的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推動對數學知識的建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因此,數學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探求欲望,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比如,初一年級《有理數的乘方》一課,為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能夠初步建立有理數乘方的概念,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我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富有趣味和思考價值的教學情境:同學們,你們看,這張紙的厚度為0.1毫米,現在將它對折一下,厚度增加了一倍,對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對折30次,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厚度為多少?大家紛紛做出估計,有的說30毫米,有的說60毫米……五花八門的答案都有。這時,我在黑板上突然寫下“10座珠穆朗瑪峰”,并告訴大家不要小看了這張紙,經過這樣的對折方法,紙的厚度將超過10座珠穆朗瑪峰疊起來的高度。這時,同學們的眼中充滿了驚奇,求知欲空前高漲,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是怎么計算出來的,我乘機揭示課題。整堂課大家都學得津津有味,教學效果出奇的好。
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創(chuàng)設恰當的教學情境,聯(lián)系生活現實,讓學生主動去動腦筋、下功夫,馳騁在數學廣袤的原野上,實現學生全面參與學習。
三、 思維導圖,高效復習
數學知識抽象性較強,學好數學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而思維導圖正好能夠幫助學生做到學習條理化和邏輯化,尤其在課后的復習過程中,思維導圖能以直觀簡潔的圖形模式將教材中的重難點部分及知識間的聯(lián)結點清晰明朗的呈現出來,使抽象的理論體系簡單化,提升課后復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容時,教師首先將三角形按照定義與概念進行劃分,分別為按角劃分和按邊劃分兩種,隨后進行細分即“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將三角形與幾何知識進行整合,促使學生回顧幾何教學內容中角和線的相關知識點,在長期的教學中,實現數學課堂的高效化開展。
此外,教師也應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令其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自己所繪制的圖形,引導學生以此為參考并繪制出更具實用性和工具性的思維導圖,長此以往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也使課堂效率能夠有效增長。而且在繪制圖形后根據參考圖形學生也可以取長補短、查漏補缺,進而對自身所作圖形進行優(yōu)化和整理。
總之,高效的課堂是教師高效的授課與學生高效的聽課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教師應做到認真?zhèn)湔n,巧妙設計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內在的、直接的學習驅動力,鍛煉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攀上新的學習高峰。
參考文獻:
[1]杜有林.探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J].華夏教師,2017(2):36.
[2]陳笑珍.講求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J].課堂內外,2018(4):95-96.
作者簡介:
吳建良,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吳江區(qū)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