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勇 明春梅
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動態(tài)構建的過程。能夠使小學生在閱讀中通過有意識地聯(lián)結、提問、推測等策略,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本文基于“教會學習”的角度考慮,從分析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的教學實踐意義入手,探索預測策略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從而通過各種方法手段,促進小學學生掌握預測的策略,從而提升閱讀的能力。
關鍵詞:預測策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運用
當前,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進,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得到普遍的認可與關注?!胺彩骂A則立”,在實際的課堂上,在閱讀理解中,都會有意無意地對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推斷預測。預測策略方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考問題的能力。
一、 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的教學實踐意義
小學生學習閱讀的過程,是提升學生認知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學習閱讀,不單是被動接受信息,更是通過學生與書本進行對話,與課本的相互作用,受到思想的啟迪,思維的碰撞和心靈的交流。對于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就是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對閱讀的濃厚興趣,這需要教師進行閱讀策略的傳授,讓學生愛上閱讀,從書本中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達到學習理解的目的。
二、 基于預測策略的教材編排
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而言,正處在學習的關鍵期,是一個遵循從模仿的過程。對于知識的有效預測,學生可借助相關信息的提示,根據(jù)自己對生活知識和已掌握知識的了解,對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預測,然后通過書中尋找預測后的信息,看是否與之相符,從而達到預測學習的效果。對一個認真的閱讀者而言,需要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像作者一樣對書中的故事進行深刻探究,對相關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深刻的掌握,促進自身的閱讀理解的能力,豐富自身的認知方式。讓閱讀學習的經(jīng)驗更加豐富,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水平。
統(tǒng)編教材小學三年級上期第四單元的課文,單元的主要脈絡其實就是預測的學習,通過組織學生怎么掌握閱讀的方法,對課文進行有效的閱讀并通過對預測策略的運用,而后進行總結梳理,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學習過程。對于閱讀策略的單元學習與普遍的閱讀單元的學習是有差別的,并且在內(nèi)容的形式上都有先后順序之分,是一個學習預測到預測練習向獨立預測方向的發(fā)展過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實踐,通過一邊閱讀一邊預測的方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自己的閱讀能力進行合理的監(jiān)控,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之間互相的交流,總結預測的價值和意義,讓學生明白預測對于閱讀學習的幫助,通過組織學生對這一個單位的整體學習預測,從中掌握循序漸進的預測方法,從而樹立學習的連貫性、整體性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掌握學習預測的基本方法,策略意識,從而有力提升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水平。
三、 預測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一) 找準預測中心線索
閱讀學習,題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一個好的文章標題,自然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的閱讀學習,文中的插圖往往是另一種講述故事的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文章的題目和插圖來進行對故事的預測,例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旁批,“老屋是被施了魔法嗎?”等告訴我們,通過對課文題目和插圖的了解,可以進行的內(nèi)容的預測,隨著課文的學習,可以擴大預測范圍,對文章中故事情節(jié)、人物的命運以及作者想表達的中心等進行合理的假設,慢慢得出自己的預測結果。在學習中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對文章進行深刻的回顧,從而有力完善自己的預測結果,加深對文章的認識與理解。
(二) 要有依據(jù)地進行預測
預測的策略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要講究具體的方法。課文的預測,在預測中,要講究預測的依據(jù),通常情況下,預測的依據(jù)一般是結合文章中本身的線索、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實踐以及之前對于課文閱讀的習慣的總結等。課文預測,不是沒有目的地亂猜,而是要根據(jù)一定的線索對課文進行剖析,從而進行合理的預測。例如,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我們通過對課后思考題的判斷,總結出預測的依據(jù)要建立在課本的基礎上,從而結合生活的經(jīng)驗和常識進行合理的判斷,實現(xiàn)預測結果的準確性。在實際的預測中,當與實際發(fā)生不一致的情況時,要根據(jù)判斷,適時進行思路的調整,從而加強對文章內(nèi)容的學習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預測的鼓勵,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閱讀效果,強化對知識的掌握。
(三) 預測在實際學習中的應用
讓學生在對預測單元學習過程中,應對課文的預測學習的同時,還要強化學習預測學習的應用能力。例如在略讀文章《不會叫的狗》的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假設。在已知部分內(nèi)容學習的基礎上,探索預測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省去了故事的結尾,目的也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合理的想象空間,從而感受預測帶來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預測的方法,可以通過對繪本的理解與掌握過程中有效運用,通過對繪本圖畫知識的理解,預測故事的情節(jié),以不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講故事練習,可以與同學老師分享預測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增加學習的濃厚興趣。通過對預測的學習,可有效喚醒學生大腦的主動閱讀學習的意識,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 結束語
對于預測策略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無論通過哪一種預測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進行大膽預測表述。對教師而言,要從鼓勵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的預測內(nèi)容不能輕易進行否定,引導學生找到預測依據(jù),從而激發(fā)學生預測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有效的閱讀中感受預測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達到教育效果落實。
參考文獻:
[1]沈志秀.小學語文閱讀預測策略的教學探究[J/OL].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2):127-129[2019-05-27].
[2]潘小瓊.淺談預測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A].教育教學研究(2019年第1期總第4078期)[C].廣東晨越教育發(fā)展有限公司,2019:2.
[3]林楓.預測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新教師,2018(12):35-36.
作者簡介:
楊明勇,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明春梅,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七小江東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