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江紅
【摘要】閱讀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素養(yǎng),更是一種能力,只有擁有閱讀好習慣的人才能收獲更多學科上的知識以及人生上的感悟與積累。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探究的這一論題進行一番個人觀點的詳細的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閱讀層面 閱讀能力 閱讀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068-02
閱讀是一種個人優(yōu)秀的習慣,當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在不斷上升的階段,教師需要不斷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措施,提供給學生多范圍的閱讀、精準性的閱讀、綜合化的閱讀,以此擴展學生的閱讀層面,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多范圍閱讀,收集素材,擴展學生的閱讀層面
俗話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籍對于學生的意義是非常大的,閱讀是最使學生受益的一種行為,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幫助學生收集更多素材,讓學生將閱讀過的書籍和文章都能與所學的知識相聯系,在閱讀中吸取大量的養(yǎng)分,提升自己閱讀層面,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需要努力樹立起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思想意識,開展高效閱讀課堂,“積少成多了不起”,語文作文素材的積累是一個作文能力提升必經的過程,學生只有有了一定的積累才有再創(chuàng)作的資本,而且閱讀的層面需要是立體化的、多面化的、多樣化的,不斷將閱讀發(fā)思維打開,整合百家之長的思想,融合進自己的思想里,并不斷加工形成自己獨有的素材積累,從而提供給自己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源泉與靈感。
例如,我在講解《司馬光》這一課時,筆者就開展了素材積累的課程,筆者開展“我愛讀經典”的讀書會活動,選取了一些其他學生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如《水滸傳》的“武松打虎”的故事,《西游記》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紅樓夢》里“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故事,利用這些名著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展開了素材的積累性學習,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使學生變得愿意讀、喜歡寫、勤于讀、樂于寫。
二、精準性閱讀,落實教材,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材中的閱讀篇目都是經典的篇目,這些都是編委會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每一篇的課文都具有不同的內涵,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教材的落實,將教材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內外兼修,讓學生從教材中不斷汲取養(yǎng)料,并不斷將這種閱讀學習的習慣融入到平時的學習中去,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并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養(yǎng)成善于積累的寫作習慣,在課上,教師要善于運用教材,指導學生進行好詞好句進行摘抄,嘗試背誦經典句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連貫能力,拓寬閱讀題材,豐富自己的視野,提升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構建有機高效的語文寫作課堂,設計并采用多層面、多角度、多思路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
例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一課時,教師就首先精準的落實到教材,描繪書中的場景,一望無際的原野、廣袤無垠的森林、挺拔俊秀的松樹,然后教師提問“你們說草地是什么顏色的呢?”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隨后講解到“是蒲公英的裝點是草地變成了金色”。教師要帶領學生尋找文中的關鍵點,將可以提供文章金色草地的字眼圈畫起來,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力與判斷力,增強學生對于教材中要點理解,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做到有效率的閱讀,有步驟的閱讀,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挖掘更多的閱讀的技巧。多媒體播放的視頻、動畫、美麗的圖片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強大的視覺沖擊開啟了學生的靈感與思路,視聽結合的多媒體課堂有利于調節(jié)學生情緒,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綜合化閱讀,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
閱讀不僅僅是單獨的閱讀,也可以是一種綜合化的行為,讀寫結合才是上上策,這會為學生帶來綜合化的體驗,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加深對讀與寫的體會,增強自己的內在讀寫能力,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思維?;A閱讀對于學生的影響力度之大,我們應該開展豐富多樣的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閱讀指向性,激發(fā)課堂的閱讀情趣性,讓小學語文的課堂變成一個生動化的教學課堂。
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努力將閱讀課與寫作課相結合,多媒體播放的視頻、動畫、美麗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強大的視覺沖擊開啟學生的靈感與思路,視聽結合的多媒體課堂有利于調節(jié)學生情緒,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開設專門的“讀書角”、“精讀書房”、“讀書分享會”等活動,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播放一些優(yōu)質的電影,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并且鼓勵學生寫讀后感,教師可以將班級打造成一個“讀書沙龍”,定期舉辦學生的讀書交流會,豐富學生的閱讀形式,指導學生寫讀后感和書評,提升學生內在氣韻與內涵。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因此,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將閱讀培養(yǎng)成學生的一種日常習慣。
參考文獻:
[1]王亞軍.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科學與財富,2016,(7): 588.
[2]董想生.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求知導刊,201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