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勵教育是一種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并及時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的教育行為,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激勵教育,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投入度和小學語文的教學成效。本文將分析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包括課堂活動、學生特性和多樣方式三個方面。
關鍵詞:激勵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策略
激勵教育作為一種新式教學手段,不同于呆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縮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期望、關愛、信賴,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更好地面對和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進而實現(xiàn)學習質量水平的提升?;谶@些優(yōu)點,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便是必然的,尤其是在當前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推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激勵教育對學生進行教學。
一、 在課堂活動中實施激勵教育
針對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等不同的教學場合,激勵教育所起的作用存在較大的差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應組織學生開展多種活動,通過活動形式,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實施激勵教育,達到對學生的激勵效果。如針對口語交際《我們去“旅游”》這一內容,主題是介紹向往的旅游地方,小學語文教師可讓學生選擇自身最向往的一處旅游地向同學進行介紹和分享,最后評選出口語交際能力有所進步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讓學生開展這一口語交際,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而不是以簡單的前后桌的形式進行交流,教師可先規(guī)定小組人數(shù),然后讓學生進行自由組隊,并在組內推選出一名小組長負責小組事務。之后讓各小組圍圈而坐,每位組員逐一分享自身所向往的旅游地,小組長對內容進行記錄。教師在給予學生一定時間交流分享后,可依次走訪每一小組,了解掌握各小組的交流情況,進而選擇部分學生在全班同學前進行分享,對于分享得生動形象并條理清晰的學生,教師對其進行表揚肯定,并指出其具體表現(xiàn)好的部分,讓班級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對于分享成果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也應對其進行表揚肯定,引導和鼓勵學生對其向往的旅游地進行更好的描述。最后,教師評選口語交際能力有所進步的學生,在班級學生前對他們進行公開表揚。通過這樣的方式,本身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激勵,能夠鼓勵其下次再接再厲;本身表現(xiàn)相對較差但進步較大的學生,得到教師的肯定,能夠大大提升其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 針對學生特性進行激勵教育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生也是如此,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特性,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時,必須基于學生性格特點進行,不能以偏概全。小學語文教師在表揚學生時,不能夠從頭到尾采取一樣的說辭,應根據(jù)學生特性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表揚,這樣學生能明確自身哪些地方做得好,而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真正發(fā)揮激勵教育的作用。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文時,教師可提前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理解文章中各個動物所“畫”出來的“畫”應該是什么樣的,讓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將自身所認為的各個動物的“畫”表現(xiàn)出來。在課堂教學時,讓學生將自身在預習過程中的繪畫成果進行展現(xiàn),對于生動形象且完成度較高的作品,教師可對學生的繪畫水平進行肯定和表揚,并詢問學生的繪畫技巧,讓其進行分享,之后將該畫作運用到教學過程中。而對于繪畫方面有所欠缺的學生,教師則可以了解其他方面的特長,或是書法,或是朗讀等。針對朗讀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便可以讓其在課堂上朗讀課文,肯定和表揚其朗讀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特性進行激勵教育,這樣才能激勵學生進一步鉆研特長之處,并增強其在特長之處和學習上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三、 采取多樣方式實現(xiàn)激勵教育
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應通過采取多樣方式來實現(xiàn)。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一般采用語言方式進行口頭激勵,但是這一激勵方式僅僅是停留在表面,長久下來作用效果甚微。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更好地實現(xiàn)激勵教育,便應根據(jù)教學情景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而不僅僅局限于口頭激勵。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提問時,對于性格較為內向、不太敢進行發(fā)言的學生,教師應通過眼神對其進行鼓勵,使得其勇于、敢于主動站起來回答問題,或是在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時,當學生由于緊張而思路受阻,表達不清晰的時候,教師也應通過眼神對學生進行鼓勵,以及通過輕拍學生肩膀或撫摸學生手臂安慰學生,并通過適當?shù)恼Z言對學生進行引導。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通過一定的物質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如對于在寫作或是考試存在巨大進步的學生,教師可將筆記本、鋼筆、文具盒等學習用具作為獎品獎勵給學生,在給予學生物品的同時附上一張小紙條,寫上教師對學生的期望、鼓勵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用心和關懷,進而始終保持高度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
四、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是有著非常大的積極意義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激勵教育,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成果等進行肯定,讓學生受到鼓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實現(xiàn)學習質量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木尼拉·木沙.探究激勵教育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4):31.
[2]喻越.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6(8):82-83.
[3]于愛紅.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89.
作者簡介:
張娟,貴州省畢節(jié)市,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田壩鎮(zhèn)蘇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