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錄
摘 要:以前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就是“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一本教案”。課堂上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板書幾個例題,然后用不同形式傳授給學生。老師講得多,學生動得少,課堂形式單一,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課堂效率低下。近幾年學校陸續(xù)安裝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育裝備——班班通,而且還進行了更新?lián)Q代。通過使用,感受多多。
關鍵詞:班班通;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
用班班通上課,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現(xiàn)象力,改變了以往數(shù)學學科單調、枯燥的情況,每堂課學生都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真正讓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起來,實現(xiàn)了高效課堂。
一、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1.課堂中,教師的微笑是對學生最好的鼓勵。教師精心準備了一堂課,目的就是要把準備好的知識點一字不漏地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要面帶微笑走入教室。當學生整齊地喊:“老師好”,老師也要回應:“同學們好!請坐下。”接下來,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始終要面帶微笑。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回答正確了,教師要用微笑示意肯定;當他們回答錯誤時,教師也要給學生以鼓勵的眼神或微笑。只有這樣,學生才敢于回答問題,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反之,有些老師因為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情緒非常不好,進入教室要么是一副冷面孔;要么因為學生中的個別問題花了好幾分鐘當著全班的面教訓學生,一節(jié)課中,師生感受不到課堂帶來的歡樂。
2.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充分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對教師進行“班班通”資源應用和實用技術的培訓工作,挖掘“班班通”的強大功能。利用“班班通”新穎、生動、直觀、有趣的知識形象,尤其是知識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各種心理因素,引起他們的好奇與聯(lián)想。如教學“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的對稱性時,通過多媒體把一支曲線繞坐標原點旋轉180度后和另一支曲線重合;把一支曲線沿直線y=x或y=-x翻折后和另一支曲線重合的過程逼真地在屏幕上展現(xiàn)出來,深深地吸引了學生,使他們情不自禁地萌生喜愛數(shù)學的興趣與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強烈愿望。
二、利用“班班通”資源多、課堂容量大的特點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一種能很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教學策略。在沒有班班通這一現(xiàn)代教學設備時,教師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進行教學。題型的設計上往往是照顧到了成績好的同學,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部分生學習被動、參與意愿不強。班班通的教育教學的資源很多,這些教學資源都是全國各地的一線教師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特點設計的。我們可以把這些資源下載下來,再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征轉變?yōu)槲覀冏约旱慕虒W資源。比如:教師可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課堂上教師把這些問題用“一體機”展示出來,再分解到各個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提升的目的。我的做法是把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提出問題后,把問題交到學習小組,讓他們針對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動手操作等,讓學生親自到這個過程中?;卮鹫_后,教師要適時給于鼓勵,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還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利用“班班通”訓練學生“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技巧,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上,教師出示一些拓展思維題目時,有時學生的思維就會受到阻礙,一時半會想不出解題的辦法。這時,教師就可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通過誘導、點撥,一個問題用多種方法來解決,或是多個問題用一種方法來解決,使學生眼前豁然開朗,突破思維的阻礙,從而總結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如我在教學人教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平行四邊形”這章中的“菱形的面積”時,用多媒體上展示了三種計算方法。第一種,在多媒體上演示了這樣一個情景:一個平行四邊形,當一組鄰邊相等時就是一個菱形,可以看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這樣學生一下子想到了菱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是底乘高;第二種:做菱形的對角線,發(fā)現(xiàn)菱形的對角線把菱形分成了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學生一下子想到了菱形面積的另一種計算方法是:一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乘以4;第三種方法:由第二種方法進一步引導得出菱形的面積等于菱形行兩條對角線乘積的一半。還有我在教學人教九年級數(shù)學“圓”那一章時,用多媒體演示了三種圖形的面積計算過程,并得出了公式S=LR.第一個圖形:圓的外切三角形面積公式是S=LR,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L表示三角形的周長,R表示三角形的內切圓半徑;第二個圖形:正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也是S=LR,其中S表示正多邊形的面積,L表示正多邊形的周長,R表示正多邊形的內切圓半徑;第三個圖形:扇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也是S=LR,其中S表示扇形的面積,L表示扇形的弧長,R表示扇形的半徑。然后告訴學生,三個圖形的面積公式一樣,只是每個字母代表的意思不一樣。這樣培養(yǎng)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合理利用班班通這一資源,有效培養(yǎng)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的素質,對提高課堂效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沛義.“班班通”在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心得體會[J].華章,2011(4).
[2]張麗麗.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祖國,2014(3).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