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相燕
[摘 要]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由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組成的,即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轉變觀念,聚焦核心素養(yǎng),善于設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善于留白,放飛學生的想象思維;善于拓展,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從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出發(fā),從英語的實踐應用出發(fā),積極打造精品英語課堂。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精品課堂
核心素養(yǎng),是當下教育改革的高頻熱詞,是教師教學研討的方向。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簡單地說是由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組成,即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知識的講授,更要由表及里,關注語言的生成性,關注課堂的開放性,關注交際與實踐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品質,促進學生能力與品格的雙重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及時轉變觀念,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從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出發(fā),從英語的實踐應用出發(fā),積極打造有趣味、有質量、有深度的精品英語課堂。那么,教師要如何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打造精品英語課堂?筆者認為,既然是教學,那么教師的“教”就要先于“學”行動起來,把“核心素養(yǎng)”這個概念吃透,并積極推進課堂教學轉型,善于提問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善于留白并引導學生,善于拓展并深化實踐,提高課堂教學的深度與效率。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薄皢枴笔钦n堂教學發(fā)展的發(fā)動機,教師的提問以及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往往體現(xiàn)了一堂課的高度與深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問的情形,不滿足于課堂有提問、有問題,還要站在問的高度上精心設計問題,以問引思,引問促學,通過有效的提問方式、有趣的問題,層層推進,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以教師精講為主的課堂變成以學生思考為主的樂土。
如教學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單元的“Story time”時,筆者嘗試以問推動學生的主體閱讀,設計了微課,以微課小博士的問題語境,在分析故事角色的同時,以撒網的形式,不斷地在網上拋出問題,形成一個“問題網”,如“Who woke the lion up? ”“Did the lion eat the mouse? ”“How did the mouse help the lion? ”“What did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ome?”等。由此形成的語篇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走進語篇,展開討論式閱讀。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以撒網的形式呈現(xiàn)問題信息,給予學生閱讀的方向,引導學生根據這些信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與合作。同時利用課前分發(fā)的學習單,設計個性化的思維導圖,將語篇故事繪制成一個清晰的圖形結構,增強學生的語篇意識,強化學生對整個故事內容的把握。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中,一些教師在設計及組織教學時,往往追求“滿”的教學狀態(tài),致力于如何把課堂裝滿、填滿。這樣的課堂,雖說準備充分,但課堂節(jié)奏過快,活動流于形式,學生很少有思考與實踐的空間。筆者認為,教師不妨放慢腳步,變“如何填滿課堂”為“如何巧妙留白”,變“多講”為“精講”,通過課堂留白引導學生思考,放飛學生的想象思維,讓學生在整個課堂學習中都能表現(xiàn)出“雙眼發(fā)光,雙手常舉”的積極狀態(tài)。
如教學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7《Summer holiday plans》單元的“Story time”時,筆者在帶領學生討論“Where will Mike /Yang Ling/Su Hai/Liu Tao go ? ”“What will...? How long will...?”這幾個語篇話題的基礎上,在“summer holiday”的設計上進行留白,給學生提供四個旅游的好去處,并引導學生從“weather,nice food,interesting places,interesting sport”這四個角度,就旅游計劃的設計展開小組討論。
在這個話題討論中,筆者引導學生以圖文的形式設計小組暑假計劃,充分利用簡筆畫及本單元所學的主要句型及詞匯,將計劃創(chuàng)造性地展現(xiàn)出來,并推介一位小組成員做一個presentation,對小組的暑假計劃進行簡單介紹。學生一聽到“暑假”這個關鍵詞興奮不已,帶著對假期的憧憬與期待,在小組中各抒己見,分享自己暑假的出行計劃。有的小組選擇了一個最向往的城市——北京,就這個城市的地理環(huán)境、文化背景、名勝古跡、美食等展開探究,把計劃做成一份詳細的旅游攻略。
“學”不僅要有所“思”,更要把“思”轉變?yōu)椤白觥?,在思考中表達,在表達中實踐,用英語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用英語的行為方式處理問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善于在語篇的基礎上進行有益的拓展。在這個拓展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互聯(lián)網+”平臺,以更加立體的、多元的閱讀資源、生活資源豐富英語課堂,并利用時下流行的自媒體平臺、英語學習網站、在線英語繪本、英語動畫及電影等,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如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8《How are you?》單元時,筆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學生帶來繪本故事——《Are you feeling sad?》,以學習單布置學習任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Is Lingling feeling sad ? ”“Is Lingling feeling bored ? ”“Is Lingling feeling angry?”“Is it a secret now ? ”這四個問題指明閱讀方向。同時,鼓勵學生通過小組情景劇的形式,以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性地呈現(xiàn)故事,達到讀與悟的雙向平衡。在繪本閱讀中,學生表現(xiàn)得比語篇閱讀更積極,他們在問題的帶動下主動閱讀,并在小組中發(fā)起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還通過自己豐富的肢體語言及面部表情,把Ling ling的情緒表現(xiàn)得生動傳神,展現(xiàn)出“How are you?”這個話題所要表達的內容。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要滿足于教材現(xiàn)有的語篇內容,應在挖掘的基礎上積極拓展,通過便捷的網絡平臺,為學生帶來更加多元的閱讀資源,以春風化雨的形式,將閱讀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打造以學生的“讀”為主的精品課堂。
總之,在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教師要積極轉變觀念,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與信息技能,在硬件升級的教學背景下,升級課堂教學模式,以新環(huán)境、新理念、新風格帶給學生新的學習體驗,傳遞更多的教學正能量。這也是筆者從“教”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三個善于”的初衷。筆者相信,只有“教”先變了、先動了、先升級了,打造出全新的精品課堂,才能推動“學”的新一輪發(fā)展,才能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與語言品格的形成。
[ 參 考 文 獻 ]
[1] 周秋華. 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資源開發(fā)[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10).
[2] 朱軼翡. 以生為本,以問導學,直擊核心素養(yǎng)——Open a restaurant微課程設計[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09).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