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下,教育界主張素質(zhì)教育。而美術課程是達成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課程之一,其在審美情操培養(yǎng)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應聯(lián)系自身實際,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文章首先簡析嘗試教學法的基本作用,然后探討嘗試教學法的具體應用策略,旨在為美術教學的優(yōu)化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嘗試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15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140
將嘗試教學法全面應用于美術課程中,可大大拓寬學生的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非常有必要,而教師應選取學生便于接受的方式,不斷增強課堂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未來教學工作的開展。
嘗試教學法包含練習準備、問題展示、全面探索、獨立練習、自主交流、解答疑難、深入練習這七個環(huán)節(jié)。在上述七個環(huán)節(jié)中,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準備,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延伸,并經(jīng)由中間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串聯(lián)。此外,教師也應在達成深入練習之后,不斷總結經(jīng)驗,填補知識漏洞。嘗試教學法還應具備基本道德程序參照,而且教師應全面掌控教學模式。然而,從整體層面而言,這一教學步驟是相對固定的。在教學實踐中,應依照學生的情況和任務合理地應用個別環(huán)節(jié)。當教師提出某些問題后,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時間,使其依照課堂內(nèi)容及資料對個人的思路進行整理,這既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全面迎合師生的想法,保障學生的主體性,增加學生思維的活躍度,提高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一)以學生為主
無論怎樣開展教學活動,美術教學的方式與方法都應滿足對應的規(guī)范,同時,與教科書互相促進,一起達成教學任務。引入嘗試教學后,應依托美術相關材料,引導學生開展針對性練習,這不僅滿足《課程標準》的要求,而且能夠為課堂注入活力。美術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系統(tǒng)考量學生的情況和學習需要,從現(xiàn)有繪畫能力著手,增強學生的美術應用能力。例如,某些學生可能擅長鉛筆畫,某些學生則擅長水彩畫,無論是哪一種繪畫特長,教師都應給予尊重,并設定自由主題,不管應用何種工具繪畫,只要能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即可。同時,教師也應依照學生的特點調(diào)整教學方式,全面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借助思維導入,提高學習熱情,增加學習自主性。
(二)提升審美素質(zhì)
要想讓一門藝術完全推動學生的成長,必須讓學生先認識這門藝術。教師應增加實踐性,經(jīng)由實踐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深化其對美感的發(fā)現(xiàn)。同時,在實踐活動中,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發(fā)揮空間,使其真正體會到美,經(jīng)此既能收獲效率,也能收獲質(zhì)量。在美術教學中,審美素質(zhì)培養(yǎng)是重點,而“嘗試教學”滿足這一標準。嘗試教學能夠讓學生經(jīng)由練習熟記知識,收獲技能。例如,教師可以準備與秋天相關的多幅作品,包含油畫、水彩畫,引導學生找到兩者的表現(xiàn)異同。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能增強學生的主觀判斷力。簡而言之,嘗試教學法既能迎合美術技能教學,也能迎合體驗教學,可增加學生的綜合審美體驗。
(三)鼓勵學生嘗試
嘗試教學法具有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教師應有序開展教學活動。某些教學內(nèi)容,可引導學生及早嘗試,當完成嘗試后再開展指導工作,此種方式一般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通常較為豐富,對應的嘗試欲望也十分濃厚?;谶@一特點,教師可依托興趣取向,引導學生大膽嘗試,使其思維和想象力等得到有效表達。此后,教師便能欣賞不同樣式的作品,也能領略到學生意想不到的表現(xiàn)力。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再依照學生創(chuàng)作實際進行合理指導,使其明確自身作品的不足。此種方式大大彰顯了學生的自主性,能夠獲得可觀的成績。例如,在講述色彩內(nèi)容時,教師可提供春游的風景畫,讓學生為大樹、小草、小花、小狗和太陽等配上色彩。當學生完成后,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知。
(四)注重實踐
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實踐和學習,并非單純進行理論講解,讓學生死記硬背。尤其是美術這門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只要提供合理的實踐時間,便能增強動手操作能力。教師應依照教學目標,幫助學生進行嘗試性學習。例如,講授山水畫內(nèi)容時,可要求學生提前收集自己喜歡的山水畫作品與文獻資料,提前準備繪畫工具。同時,提問:你們?nèi)绾慰创剿嬛兴憩F(xiàn)的風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不要過早講授繪畫技巧,相反,應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小組一起討論,依托自身感受完成作品。此種方式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其創(chuàng)造力也能夠得到全面發(fā)揮。
在巡視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提供科學的修飾方法。此種方式有效彰顯了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主動權完全交付于學生。學生能夠表達個人感受,也能夠順利達成角色轉(zhuǎn)變,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這種基于嘗試教學法形成的課堂,既能增強學生整體的繪畫能力,也能提升課堂的綜合效率,增強學生的想象力。
綜上可知,對小學美術教學而言,應用嘗試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他們的繪畫技能,并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藝術情操與綜合素養(yǎng),使得學生輕松、高效學習。而廣大教育工作者應明確并逐步深化嘗試教學法的實際應用,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韓燕燕.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
[2]張敏.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5).
[3]王海濤.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2).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蘇居平(1983.11— ),男,漢族,甘肅莊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