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浪花
[摘 ?要] 高中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尤為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并致力于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教師應將課標再現(xiàn)、問題提出、合作探究、分組展示、拓展提升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生動順暢地融合到一起并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序與高效.
[關鍵詞] 課標;問題情境;合作探究;分組展示;拓展提升;達標測試;自我總結
高中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僅僅局限于接受、記憶、模仿與練習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方式因為高中數(shù)學新課標理念的逐步深入而越發(fā)得到關注.調查顯示,高中學生對于實踐、討論、交流、實驗、探究等教學方式普遍是比較喜歡且更易接受的. 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往往會令學生在知識接受上更加被動,這種教學方式影響下的學生往往在課后會將練習、記憶、背誦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 高中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尤為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并致力于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幫助學生用自己的眼光發(fā)現(xiàn)與吸收知識是新課程理念的核心,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往往能夠有效防止數(shù)學學習變成“單純模仿、記憶題型”的學習活動. 因此,高中數(shù)學教師一定要改變觀念并將以前的教學模式改變成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的方式以獲得課堂教學的新成果與高質量.筆者以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應結合實際并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課標再現(xiàn)
每一次課堂教學之前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是教師首先應該做到的. 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并結合課程標準酌情制定目標是每節(jié)課教學的首要使命.目標這一教學活動的靈活對于教學過程往往能夠起到有效的導向、調控、激勵與評價的作用.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方式往往將學生看作承載知識的容器并一直持往里灌輸?shù)臓顟B(tài). 新課程理念下的目標設定則應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這三者之間的和諧和整合上傾注心血,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明確本課學習目標并因此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問題提出
興趣才能引領人成功,因此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和數(shù)學學習、具體問題和抽象概念有效搭建橋梁的就是問題情境,切合實際的科學情境往往在數(shù)學教學中能夠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因此,整體上對新課程內容進行把握并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每個數(shù)學教師都應該好好鉆研的,不僅如此,教師在問題的設置上一定要衡量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思維,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比如,“二分法”這一內容的教學中可以設計如下猜數(shù)字游戲:老師指定某件商品并給出一個價格范圍,比如[0,1000]范圍內的整數(shù),教師接著再確定一個數(shù)并不給學生知曉,比如“500”,請學生猜一猜這件商品的具體價格,教師根據學生猜的價格提醒其猜高了還是猜低了,學生猜出正確價格即為游戲結束.
■獨立思考
新課標指出,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應該在行為與思維上均有所體現(xiàn),積極思考、討論質疑、發(fā)表意見等學習方式的展現(xiàn)都是思維積極活動而形成的. 通過同化、順應等活動獲得思維的深化也就意味著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不斷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能力在學生理性思維發(fā)展中所產生的獨特作用決定了其在數(shù)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理性思維對于信息時代的人們來說又是必備的一項素質. 因此,高中數(shù)學教師應該在如何訓練學生思維這一問題上進行仔細的思考并對學生加強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有的放矢的教學引領中順利完成“思維的體操”.
■合作探究
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重要價值不僅僅在于問題的解決,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探索意識與能力的養(yǎng)成與發(fā)展. 學生在科學研究、解決問題中所獲得的正確思考與觀點闡述,對自己的客觀評價與學習反思,與他人的合作與溝通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均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 教師在學生的小組活動中并不僅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還是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與探究的合作者和參與者. 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小組活動探究過程中一定要深入其中并隨時掌握學生的探索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控,使學生能夠在及時的啟發(fā)、誘導中獲得鼓勵、肯定、指導與指正并因此保障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 同時,教師還應對不善交流與討論的學生多加關注并及時進行場面的控制.
■分組展示
分組展示是學生感受最深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從學生喜歡展現(xiàn)自我的心理動態(tài)出發(fā). 學生的分組展示能夠幫助學生小組各成員之間進行更好的合作,使學生各活動小組能夠在一定的指引下獲得科學的探究方法并落實有效、有序的探究. 教師對展示的主題與任務進行簡單的布置往往會令學生各小組的活動開展匆忙而無序,學生難以獲得展示切入點的同時也會無法真正掌握展示的基本順序,看似熱鬧的小組合作探究往往無法獲得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在學生分組展示之前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明確展示的任務和分工并使其均能在活動中有所擔當和行動. 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及時觀察、了解、引導、督促學生的分組情況與探究情況并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展示. 好的評價往往能使學生學會欣賞自己并因此獲得更加積極進取的自信心,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具主動性并因此更易獲得成就感. 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應及時進行評價并構建起多元評價體系,客觀記錄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況并使學生獲得教師、學習小組、自身的評價,使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評價中獲得更加積極的參與熱情.
■拓展提升
初中數(shù)學與高中數(shù)學相比具有知識點少、難度低的特點,廣泛的高中數(shù)學知識實際上也是初中數(shù)學知識的推廣、引申與完善. 高中數(shù)學教師應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有的放矢地進行銜接教學. 學生理性思維的欠缺往往令其在知識內容數(shù)量劇增的高中數(shù)學學習中頗感吃力,學習上的很多疏漏與欠缺往往需要教師及時指導、點評與修正. 教師應盡量采取啟發(fā)式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材內容進行拓展、變形與補充,使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更加主動并因此逐步深入探觸、研究數(shù)學知識的本質與內涵.
■達標測試
教師在編擬測試題目時應綜合考慮測試目的、內容、學生的接收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對每一個題目的要求、考查意圖進行仔細的研究,對每個題目的解題關鍵、技巧、格式進行探討并預測學生在測試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錯誤,對于學生的知識理解與學習習慣進行揣度并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不僅如此,教師在設計題目時還應關注到題目的層次性與坡度,盡量編擬出能夠一題多解的問題并因此幫助學生獲得發(fā)散思維、解題技巧與技能的鍛煉和發(fā)展. 當然,測試題目是否能夠做到由淺入深也是教師編擬題目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由淺入深并逐步提高要求的測試題目往往能令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使學生在各種類型的題目中活躍思維并因此獲得思維靈活性的提升. 達標測試往往能將教師在課堂上難以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充分地暴露出來并為后續(xù)教學提供依據. 因此,教師在每次測試之后都應及時進行經驗的總結,在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學生的錯題等方面進行探究、思考與總結,深挖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并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制定有針對性的鞏固與修正練習并因此幫助學生有效增強學習效果.
■自我總結
能夠充分起到梳理知識、承前啟后作用的課堂總結在升華知識與發(fā)展智力上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往往令課堂教學收獲畫龍點睛的效果. 學生的自我小結實際上也是學生對整堂課學習的整體認識,使學生根據課堂目標對自我學習成果的一種評價與衡量. 教師在學生的自我小結中往往能夠摸清其需求與困惑,這對于后續(xù)的教學來說是一種參考和依據. 最終再通過教師的補充和總結令該堂課的教學獲得圓滿的效果.
筆者以為,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的課堂教學應該具備以上八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都有其重要的價值,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循環(huán)使用其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將各個環(huán)節(jié)生動順暢地融合到一起并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序與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