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防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開始注意初中生身體素質的鍛煉與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動作技巧與要領,要求學生反復練習,卻忽略了學生主動性的鼓勵與興趣的培養(yǎng)。作者結合多年的初中體育教學經驗,探討了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初中體育教學;實踐應用
初中生正處于非常關鍵的成長階段,這個階段對初中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將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作為重要的目標,注重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在真正確保體育成為緩解學生學業(yè)壓力工具的基礎上,發(fā)揮強身健體的功能與作用。
一、初中體育教學采用興趣教學法的意義
對初中生的體育教學積極采用興趣教學法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能夠活躍體育教學的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動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模式,積極從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出發(fā),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運用選擇性、針對性的合理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才能轉變學生被動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習態(tài)度,主動迎接體育挑戰(zhàn)[1]。此外,興趣教學法還能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的魅力,在實施過程中,不同的體育活動有不同的特征,在不同的競技要求下學生需要享受體育活動的快樂,并在訓練中展現(xiàn)自我,這樣個性特點才得以體現(xiàn),身體素質才得以提高[2]。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引導,及時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
二、當前初中體育教學應用興趣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缺乏興趣點的設計
當前,不少學校初中體育課程受到其他課程的擠壓,體育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缺乏針對初中生成長特點的有效教學,不注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采用放羊式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興趣的發(fā)展,導致體育教學效率低下。初中體育教學的設計缺乏與學生興趣點的結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未能考慮學生的意愿。如課前活動時,很多教師通過跑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但不少學生僅僅被動參與,缺乏主動性,缺少興趣點的設計必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體育教學法應用效果低下
不少初中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時未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只從整體上開展教學活動,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還有一些教師存在教學主觀性強的問題,教學選擇從主觀意愿出發(fā),導致體育教學細節(jié)沒能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一點點下降。另外,體育設施單一化與不足的問題也會影響初中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傊?,多種客觀因素使得當前初中體育教學流于形式,嚴重影響教學效率。
三、初中體育教學興趣教學法應用的有效措施
針對當前初中體育教學應用興趣教學法存在的問題,教師需主動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充分尊重學生實際興趣的基礎上積極融合體育教學與學生的興趣點,挖掘興趣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全面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
(一)積極組建體育興趣學習小組
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學生的體育認識和體育興趣為起點,教師應允許并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而產生的不同興趣,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體育學習小組。確保所有組員的體育興趣相同或相近,讓學生以興趣為中心,把學生的興趣作為其學習體育的動力,通過互相合作促進共同進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安排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或是將一些藝術性、體育性的游戲引入其中,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
例如針對喜歡籃球和喜歡街舞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美國哈林籃球隊的相關視頻,從球隊的歷史以及在不同的場合進行的表演,為學生介紹和播放相關視頻。這樣,籃球組和街舞組的學生就能從教師的介紹中了解這兩項運動的完美結合,并從中激發(fā)興趣,挖掘不同體育運動相結合的興趣點,尋求到體育活動的魅力,感受體育的娛樂性和觀賞性。
(二)豐富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游戲
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成長階段,將游戲的娛樂形式融入體育教學中,無疑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教師要加強多樣化體育教學游戲的融入與整合,逐漸改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認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目前應用體育教學活動的表現(xiàn)形式較多,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提前進行問卷調查并遵循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提高體育教學游戲的可操作性,引導更多的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
比如物體的投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較多,教師可以打破常規(guī)的玩法,讓學生利用羽毛球或網球作為投擲物,對學生組隊后比較小組學生投擲的成績。此外,教師還可以聯(lián)合學生不同的喜好,引入“丟手絹”“捉瞎子”等游戲,鍛煉學生在活動中的觀察能力和反應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團隊合作意識,這不僅能達到豐富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而且能提高學生融入社會的能力。
(三)創(chuàng)設體育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情境教學與初中體育有著很高的契合點,將其應用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不同的興趣點,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感興趣的體育情境,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情境中主動去探索與了解體育知識,從而大幅度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比如針對比較枯燥的跑步練習,一些學生并不喜歡田徑運動,那么教師就可以有選擇性地安排一些情境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開展跑步訓練以前,引入國際田徑健將博爾特、我國“飛人”劉翔的事跡向學生進行簡單介紹,通過提問解答、加強互動的方式吸引學生關注田徑運動員,引出這些優(yōu)秀運動員是如何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達到輝煌成績的故事,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學生很容易在故事的感染下嘗試去了解這些優(yōu)秀的運動員,走進他們的比賽和日常練習,逐漸了解運動員的訓練項目,重新認識田徑運動。久而久之,學生在日常的體育課程跑步訓練中就能聯(lián)系自身,進行自我調節(jié)與改進,養(yǎng)成良好的跑步習慣。以體育運動員作為興趣點,讓學生對體育運動有全新的解讀,重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提高體育練習的能力與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課程是初中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關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也與學生非智力能力的提升有著緊密聯(lián)系。因此,教師首先應重視初中體育教學,并充分利用學生興趣點,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其與體育教學完美整合,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提高體育活動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才能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最終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與體育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飛.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探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10):304.
[2]黎雄輝.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11):79.
[3]曾上榮.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5(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