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潔
【摘 要】《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空間?!边@里的“機會”和“空間”無疑是指學生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氛圍。目前學校大班化問題是教學實施的一大難題。筆者通過對一個班級學生進行分層,從而進行教學設計分層研究,改善了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大班化;分層教學;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91-02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中存在的差異程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它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的“語言最近發(fā)展區(qū)”實行分層,推進教學。本課題主要研究二年級英語課堂前的教學設計分層研究。作為一名新教師,教案的設計是根本,在教學設計上根據(jù)班級里學生的水平進行不同的適合他們的教學設計是非常有必要并且能很好的付諸實踐的研究。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
A層次組便是教師口中的尖子生。那么如何去識別這些尖子生呢?聰明的學生常見的個人特征是:安靜、勤學、獨立。大多數(shù)時間,他們把頭埋在書堆里——也許對很多尖子生來說,這的確是他們的特征。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以學習成績、考試分數(shù)來判定其是否為尖子生。但有時候不能過于依賴分數(shù),教師還要根據(jù)英語水平、學習能力、上課表現(xiàn),學習自覺性、家庭輔導等來判斷是否適合把該學生放進這個分組中。B層次是屬于不能做到主動學習,小腦筋轉(zhuǎn)的稍慢,但稍加提點還是能得到教師想要的答案的學生。這類學生一般課前會按照老師要求的內(nèi)容進行預習。按時完成規(guī)定的回家作業(yè)。課堂上偶爾和同桌、前后桌聊幾句,老師寫在黑板上補充的課外知識會在課堂上記在腦子里,老師強調(diào)要記的筆記會乖乖記在相應的地方。但不能像A組學生一樣在課上便能融會貫通的運用起來。一節(jié)課下來大概能記住60%的知識,通過家長和老師的督促再記住另外的20%,再通過平時的小測驗和小練習,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又記住了15%的知識。B層的孩子不能說不聰明,只是不夠自覺和勤奮。剩下的便是C層次的學生。他們一般只要是口頭作業(yè)或是預習作業(yè)便不把它們稱為作業(yè),有時候筆頭作業(yè)也無法按時按量完成。課堂上多數(shù)時間在開小差,需要老師經(jīng)常提醒才能重新開始聽課。然而沒聽一會兒心思又不知飛到哪里去了。課外補充的知識基本看到別人記了也會動筆寫一下,可這些學生基本不知道這個補充的知識是由哪個知識點擴充得來的。課后放學后經(jīng)常忙于補各科作業(yè),只能完成簡短的詞組句子課文的背誦識記。
二、教學目標的分層
在教學實踐中,如若對差異較大的學生制定同一個教學目標,很可能會出現(xiàn)優(yōu)等生吃不飽,中等生提高不了,學困生又跟不上的局面。為避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必須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從學生的個人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區(qū)別對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享有充分的學習機會,并學有所獲,這樣才能激發(fā)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按目標的難易度大致能分為三層:基礎性目標、提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基礎性目標是每個層次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基礎,要求學生掌握最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并學會初步運用(針對A、B、C層次學生)。提高性目標是在深度和廣度上對英語學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能掌握一定的英語單詞和句型,能夠在情境中完成一些基本的英語對話,即運用語言(針對A、B層次學生)。而發(fā)展性目標則是在完成前兩個目標的基礎上對一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出的,往往要求學生在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上能融會貫通,提供更多的發(fā)展性要求,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針對A層次學生)。
針對這三個教學目標,教師可在教授Unit 8 My Dad is a Doctor Story Time部分設置3個教學目標。
1.能背誦課文、能熟練的掌握本單元的單詞和句型,My dad/mum is a doctor/teacher/nurse/farmer/worker/cook。(針對A、B、C層次學生)
2.能熟練的運用本單元的句型進行基本的對話(針對A、B層次學生)。
3.能結合所學知識和本單元句型來介紹下你的家庭成員(針對A層次學生)。
在這節(jié)課的教授中,根據(jù)第一個教學目標教師讓A、B、C層次學生在課前跟著納米盒讀了課文和單詞,并把中文意思寫在對應的句子下方。(通過手機qq語音信息把朗讀的內(nèi)容發(fā)給教師以確保C層次學生也能做好預習工作)課堂上C層次學生能把doctor teacher worker farmer nurse cook這幾個本單元重點單詞讀正確,并在課后背誦拼寫出來。能根據(jù)老師所給圖片用My dad/mum is a……來造句。在課后練習中也給C層次學生布置一些連線類、圈出所聽到的正確選項類偏基礎、但正好能把本單元重點單詞和句型整理在內(nèi)的題目。通過批閱C類學生的課后練習,發(fā)現(xiàn)他們基本在這類題目中能達到全對的水平。證明這第一個教學目標他們完成的算是很好了。
接下來是第二個教學目標。在課堂所展示的PPT中,教師設置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習完本單元重點句型和單詞后、又補充了2個生活中常見的職業(yè)的英文。警察:policeman;消防員:fireman;以及家庭:family,爺爺:grandpa,奶奶:grandma。并要求他們(A、B層次學生)能在介紹家人職業(yè)時能運用到這幾個單詞。另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帶上頭飾分角色表演課文內(nèi)容。在課后練習的布置上也是讓B、C類學生做連詞成句,找不同類的單詞,看圖寫單詞等類型題目。通過學生上交的作業(yè)看到,B層次的學生能很好的完成這類題目,正確率較高。
最后是針對A層次學生的第三個教學目標設計的完成度。在課堂上A層次學生基本能當堂課拼讀重點單詞以及背誦出課文內(nèi)容。能很好的運用課外補充的新知識。教師可要求他們在課后交一篇自己寫的My familys jobs的小作文?;旧螦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掌握這三個教學目標后能寫出一篇合格的關于家庭成員職業(yè)的小作文。所以總的來說這三個教學目標的分層設計讓這個班的學生各自能完成好自己的目標,學到自己所需的能吸收的知識。
小學英語分層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教學思想,“分層是為了無層”這是教師進行分層教學的最終目的,它是一個較長的奮斗目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因此,還有待于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去探討、去研究,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