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湘
摘要:用EXCEL實施結構力學矩陣位移法,所有步驟和計算結果均以常見表格方式清晰展示,核對各步驟數(shù)據(jù)簡單方便,便于學生查找計算錯誤、理順解題思路、鞏固力學概念和原理、熟悉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解決問題的思維、提高利用計算機軟件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結構力學;矩陣位移法;EXCEL;解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4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1-0154-04
一、引言
結構力學矩陣位移法是從電算角度出發(fā),在解題步驟上以矩陣作為組織運算的數(shù)學工具。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時,往往會在單剛計算、集成總剛、解總剛方程、求解單元桿端力這些步驟出現(xiàn)純數(shù)據(jù)運算錯誤,從而導致解題失敗。目前大多數(shù)桿系結構有限元程序都是用VB、FORTRAN等專業(yè)編程軟件編寫的,中間步驟的運算結果難以直觀查看。而EXCEL軟件直接可以以表格形式展示單剛、總剛、結點位移向量的運算結果,學生查找核對比較方便。但是,目前以EXCEL編制的矩陣位移法表格比較少見,且有諸多不足,文獻[4]只能計算桁架體系,且需要VBA軟件輔助,文獻[5]中單剛、總剛和綜合荷載列向量均無法自動生成,需要手算。
本文編制的用矩陣位移法求解平面結構的EXCEL表格無需學生掌握任何其他軟件和編程技能,能自動計算單剛、總剛并求解方程,并且能直觀查找每一步計算結果。
二、EXCEL表格簡介
用矩陣位移法求解平面結構的EXCEL表格文件可以計算平面桁架、平面剛架和平面組合結構,采用高斯-塞德爾迭代法解方程,得到結點位移和各單元桿端內(nèi)力。單元類型有三種,分別是:(1)兩端鉸接單元;(2)兩端剛接單元;(3)始端剛接終端鉸接單元。這里“剛接”指受到轉(zhuǎn)動約束,故定向支座按“剛接”考慮,其橫向線位移不為0。
生成各單元局部坐標系下的單元剛度矩陣時,針對單元類型編號使用IF函數(shù)對每個單剛元素進行賦值。
受限于表格形式,本EXCEL表格能計算的平面結構,結點數(shù)不大于20,單元數(shù)不大于30,結點位移數(shù)不大于37。
表格文件分為輸入輸出表單和計算表單。需要輸入的數(shù)據(jù)有結點數(shù)據(jù)和單元數(shù)據(jù)兩大類:
1.結點數(shù)據(jù):包括結點坐標、結點荷載、結點約束信息。
2.單元數(shù)據(jù):包括單元起點和終點編號、材料模量E、截面慣性矩I、面積A、單元類型編號(其中編號“1”表示兩端鉸接單元、“2”表示兩端剛接單元、“3”表示始端剛接終端鉸接單元)以及單元非結點荷載數(shù)據(jù)。
單元非結點荷載即各桿件上的跨間荷載。在各桿局部坐標系下,本表格可以考慮以下五類荷載:(1)1組沿桿軸的集中力(荷載值、荷載位置)。(2)1組橫向力(荷載值、荷載位置)。(3)1組跨間集中力偶(荷載值、荷載位置)。(4)1組均布滿布荷載(荷載值)。(5)溫度效應(截面高度、線膨脹系數(shù)、上側溫度變化、下側溫度變化)。
三、平面桁架教學算例
設有桁架如圖1,EA=常數(shù),經(jīng)結點與單元編號后,在電子表格中輸入數(shù)據(jù),結點數(shù)據(jù)如圖2所示,單元數(shù)據(jù)如圖3所示。由于EA=常數(shù),各單元均輸入了完全一致的E值與A值。
數(shù)據(jù)輸入后,EXCEL自動按照各單元格預先輸入的公式進行計算,可以得到結點荷載列陣、各桿件單元的桿長和傾角(圖4)、單元定位向量(圖5)。根據(jù)桁架各單元類型編號(均為1),生成局部坐標系下單剛,并進一步生成整體坐標系下單剛。由單剛對號入座形成總剛需要套用EXCEL內(nèi)置的IF、IFERROR、INDEX、MATCH等函數(shù),生成的總剛如圖6所示。
采用高斯-塞德爾迭代法解方程,得到結點位移結果(圖7)。桁架單元桿端轉(zhuǎn)角無需計算,這里顯示各結點z方向的位移是0。將結點位移結果代入單元剛度方程,得到各單元桿端力(圖8),即各桿軸力分別為42.78kN、4.59kN、-17.2kN、-40.98kN和59.0kN。經(jīng)驗證,計算結果無誤。
四、平面剛架教學算例
設有剛架如圖9,忽略桿件軸向變形,E=30GPa,I1=0.0625m4,I2=0.04167m4,經(jīng)結點與單元編號后輸入數(shù)據(jù),結點數(shù)據(jù)如圖10所示,其中結點5為一復鉸,與之相連的三根桿件(單元類型編號均為3)在此處的轉(zhuǎn)角都不計算,故5號結點z方向不進行結點位移編號。
單元基本數(shù)據(jù)如圖11所示,通過填寫較大的截面面積A值來忽略桿件軸向變形。本例剛架中存在兩種單元類型,單元1為兩端剛接單元(單元類型編號為2),單元2—4為始端剛接終端鉸接單元(單元類型編號為3)。因此,單元2—4的終端均為結點5。本例題無結點荷載,且只有單元1上作用有非結點荷載,填入數(shù)據(jù)并得到其固端力,如圖12所示。結構綜合結點荷載列陣計算結果如圖13所示。
根據(jù)各單元類型,EXCEL自動生成局部坐標系下各單元單剛。圖14和圖15分別為單元1和單元2在局部坐標下的單剛。由于單元2為始端剛接終端鉸接單元,其單剛第6行和第6列的元素均為0。由單剛對號入座生成的結構總剛如圖16所示。
解方程后得到結點位移結果如圖17。結點4和結點5的水平位移有微小差異,且二者豎向位移均不完全為0,說明各單元都存在微小軸向變形。這與結構的實際受力和變形狀態(tài)是一致的。各單元桿端力計算結果如圖18。經(jīng)驗證,計算結果無誤。
五、結語
用EXCEL實施結構力學矩陣位移法,所有步驟和計算結果均以常見表格方式清晰展示,核對數(shù)據(jù)簡單方便。學生對同一題目先進行手算,再用電子表格復核中間步驟和計算結果,便于學生查找計算錯誤、理順解題思路、鞏固力學概念和原理。此外,電子表格可快速對多組類似結構進行分析,使學生能進一步理解結構幾何布置、連接結點的性質(zhì)假定、構件材料和截面變化、荷載分布、力學假定(比如忽略剛架桿件軸向變形、忽略桁架桿件次內(nèi)力)等因素與計算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提高學生的概念分析能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熟悉軟件解題思維、提高EXCEL編程能力,還將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乃至以后的職業(yè)生涯開辟更寬廣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楊茀康,李家寶,洪范文,汪夢甫.結構力學(上、下冊)[M].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汪夢甫.結構力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
[3]謝劍,趙彤.Excel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快速計算工具實例[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
[4]趙明波.EXCEL中計算平面桁架內(nèi)力與變形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34(4):53-55.
[5]黃小濤.用EXCEL矩陣函數(shù)求解結構力學問題[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5):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