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化的小學教學已經(jīng)更新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融入了更多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特別是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作文;興趣;觀察;積累
如何使農(nóng)村的孩子寫好作文呢?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些作文教學體驗,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一、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是作文教學質(zhì)量長期不能提高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情意激趣
作文是一種受情感控制的文字表達活動,教師如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審美心理相適應的情意,強化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使學生自始自終處在情感的濃烈氛圍中,形成強烈的情緒沖動,習作熱情即能一觸而發(fā)。如在課堂上組織“釘鈕扣比賽”,“捏雞蛋比賽”,“設置時鐘櫥架”,“看圖選故事”等多種方法來創(chuàng)設情境,在快樂中參與,在快樂中習作。有時還可以利用一些突發(fā)事件,抓住寫作的契機,如課堂上一只小鳥飛進教室,語文課變成了觀察課,孩子們目睹它“逃生”的經(jīng)過,《小鳥歷險記》便會寫得生動有趣。
2.媒體激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錄音、投影、錄像、計算機等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教學。我們可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綜合運用各種媒體,創(chuàng)設別開生面的情景,變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使學生賞心悅目,激起寫作欲望。如習作《登高蓋山》,可采用多媒體教學:習作前,帶學生去登山,邊走邊按移動觀察的要求有選擇地攝下幾個畫面:山腳的稻田、山腰的蘆柑園、山頂?shù)碾娦判盘柵_、遠看高蓋山……登上山頂后,再進行定點拍攝:登高望遠,美麗的家鄉(xiāng)盡收眼底——高蓋山前日影微斜,黃昏鳥雀傍林飛?;氐綄W校后,把照片輸入電腦制成課件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既克服了“千頭萬緒、無從下手”的困難,又通過課件“你喜愛家鄉(xiāng)嗎?”“你準備按怎樣的順序,來描繪家鄉(xiāng)的美麗可愛?”等提示,讓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游覽習作的觀察方法:移動觀察和定點觀察。
二、教給觀察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
1.觀察植物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里,隨時都會看到賞心悅目的綠色植物。教師可引導學生這樣觀察植物:先看植物的株形、莖、枝、葉、花、果以及生長變化,再運用視、聽、嗅、味、觸覺等不同器官去觀察植物的各個部分的不同方面:形、色、聲、香、臭、酸甜苦辣、輕重冷暖,并在觀察中發(fā)揮聯(lián)想。以觀察作文《我喜愛的一種水果》為例,教師課前將準備好的西瓜(一個完整的西瓜,半個切開的西瓜,一些西瓜囊)帶進課堂,通過猜謎語、讀兒歌引出各種水果。導入課題后,教師進行觀察指導,讓學生用眼看、用手抱、用鼻聞、用口嘗、用腦想,充分地認識和感受西瓜,如顏色、形狀、大小、分量、味道、營養(yǎng)價值、不同的食用方法等。學習了觀察西瓜的方法后,教師就要求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一種水果。學生當堂品嘗各種水果,重新認識和感受平日司空見慣的香蕉、橙子、芒果、蘋果等,大膽聯(lián)想,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所喜愛的水果。這樣的寫作指導非常有效。
2.觀察活動場面和事件
活動場面的觀察,是指一定的時間和環(huán)境中,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生活畫面的觀察。場面的觀察主要要抓住先整體后個體的觀察方法。如課間活動的觀察,先抓住整體:沸騰、熱鬧;再抓住個體:某個同學怎樣活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發(fā)生著許許多的事,時常留意身邊發(fā)生的事,對于提高觀察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觀察事件中,主要按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來觀察;要抓住重點人物細致觀察;要積極動腦筋想事件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怎樣發(fā)展變化的。
三、積累習作素材,進行閱讀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自覺去尋找、觀察、感悟、品味,主動地獲取豐富的習作素材,這是有效解決“無米之炊”的好辦法。
1.引導對生活進行思考
作文是日常生活的一種情感表達,與學生的生活不可分割。因此,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對生活進行思考,利用文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例如,在“我的媽媽”寫作練習之前,教師可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親自體驗媽媽的不容易,并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在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了解自己的媽媽,如媽媽的性格、特征、興趣、工作、業(yè)余時間等。回到家之后,學生會根據(jù)教師的問題,觀察自己的媽媽,并幫助媽媽做一些家務,體驗媽媽的辛苦,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這樣,在之后的寫作課堂中,學生會有很多的話題描寫媽媽,能夠從介紹媽媽的性格和愛好開始,由淺入深地描寫自己的媽媽,更能表達出自己對媽媽的愛。
2.進行閱讀指導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讀得好,才能寫得好?!痹谛W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多讀課文。做到重點部分要精讀,關鍵之處要細讀,美妙之辭要賞讀。尤其要圍繞教材安排的讀寫訓練重點,從寫作需要出發(fā),處理好讀與寫的關系。學生除了從課本中獲得信息外,還應該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獲取信息。除了學校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之外,我還充分利用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盡情閱讀。我要求學生將好詞、佳句、精彩片斷按寫景、寫物、寫事、記人進行歸類,積累到“采蜜集”本上。
總而言之,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展開習作教學,實現(xiàn)“生活與情感齊飛,立意與表達共舞”,那么農(nóng)村小學生的作文教學質(zhì)量就會得到提高,一篇篇神采飛揚的習作就會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參考文獻
[1]黃曉華.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J].才智,2017(26):112.
[2]孟繁河.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的思考[J].學周刊,2016(12).
作者簡介
陳幼敏,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