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摘要】小學階段是影響學生未來發(fā)展成長的重要階段。而班主任作為整個班集體的領導者,對小學生具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小學班主任對班級的有效管理不僅可以構建出良好的班級氛圍,還能促進小學生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心”視角,即是以人為本的視角,本文從“心”出發(fā),對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措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教育? 班級管理? 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10-01
在社會發(fā)展的新時期,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要求,學生的個人素質發(fā)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重視。而小學階段作為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初級階段,也同時成為了夯實素質教育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班主任作為整個班集體的核心領導者,應該建立出符合學生個人發(fā)展需求,并能有效推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班級管理制度。[1]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需要教師以身作則,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與道德標準,然后積極轉變班級管理觀念,給學生的參與提供更多機會,與學生進行平等溝通,構建出合理的獎懲機制。
從“心”的角度,也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發(fā)展標準,從而構建出一個學習氛圍優(yōu)異,凝聚力強,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一、大愛之心感化學生心靈
小學生由于生理年齡較小,心靈較為敏感和脆弱。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秉持著充分的耐心與愛心來開展班級管理活動。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始終秉持著平等與真誠的原則,從而推動行之有效的溝通橋梁的搭建。[2]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就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從個性的發(fā)展到學習成績的展現這些圍繞著學生個人的評判標準都不能有失偏頗,并盡可能地做到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喜好與習慣。師生關系的搭建與良好的溝通手段和態(tài)度是無法分割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發(fā)展都需要依賴于溝通的作用,有效率的溝通能夠對彼此的思想與情感進行合理的反饋,加深對于彼此的認知,從而有效地幫助對方處理一些生活和學習上的障礙。
小學班主任需要懷揣著充分的耐心與愛心,深入學生群體之間來推進有效溝通的過程,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習狀況與身心健康,及時解決學生生活或者學習上所遭遇的部分問題。友善的交流與親切的問詢會使得學生體會到教師的真誠,從而讓教師走進他們的內心,幫助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二、約束之心打造優(yōu)秀班級
對于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弱的小學生而言,要保障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就必須嚴格落實各項管理條款,并且明確懲罰機制。
對于幾十人的學生群體而言,制度的建立與保障是必須的。為了措施的順利推進,班主任首先就應以身作則,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言行,將自己強化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班主任自身的道德素質、行為習慣與個人修養(yǎng)等多個方面所構成的綜合素質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產生影響。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使得教育觀念得以進步,家庭環(huán)境中也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個性培養(yǎng),這為班級規(guī)定推進的過程造成了一定的障礙。[3]因此小學班主任更應樹立起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權威性,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則遵守的意識。針對班集體的整體學習狀態(tài)與行為習慣制定出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班內公約,并嚴格督促學生履行班級管理計劃。而對于那些違反規(guī)定的學生,更需要施行一定的“懲罰”措施。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小學班主任需要對錯誤行為進行嚴厲批評,對于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更需加大懲罰力度,例如對于反復遲到的學生班主任就應要求其在全班進行檢討,并將檢討內容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
單純的口頭說教往往無法達到規(guī)范行為的作用,配合一定的強制性舉措,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并讓學生認知到打破規(guī)則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從而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三、民主之心促進師生和諧
所謂的民主之心,不僅僅在于理論,更要運用于實踐當中。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小學階段極富影響力與決斷力的成年人,其自身民主意識的構建會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產生非常巨大的作用。為了更加全面地進行素質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于班級管理實施舉措的監(jiān)督除了讓教師本身來進行之外,還應充分發(fā)動學生自己的監(jiān)督管理力量,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參與進教學活動中來,進而增強集體榮譽感。
小學班主任應在班級內對班干部進行公開選舉,鼓勵學生們都積極參與競選,并最終以投票的形式進行表決,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看好的同學。班干部就是班主任完善班級管理的小幫手,并且由于他們本身就處于學生群體中間,班干部往往對班規(guī)的實施情況會更加清晰,并且能夠從學生的角度來判斷班規(guī)制定的合理性,進而根據他們自己在管理工作中發(fā)現的各種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現有的班級條款不斷進行修正。為了保障班級管理制度的順利構建,教師需要定期組織班級會議,讓學生們互相交流教學管理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班主任也需要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從而及時修正,營造出積極融洽的班級氛圍。
參考文獻:
[1]楊根紅.基于“心”視角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初探[J].名師在線,2018(08):89-90.
[2]李艷芳.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35.
[3]吳蔚.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J].時代農機,2018(0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