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耀
摘 要:文章從校本課程為辦學理念服務,充分利用當?shù)厣鐣宋馁Y源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對校本課程開發(fā)進行了初步探索與嘗試,為持續(xù)開發(fā)校本課程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
關鍵詞:校本課程開發(fā);資源利用;探索與嘗試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1-19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0-0012-01
現(xiàn)在的學校獨生子女居多,且農(nóng)村學校相當一部分是留守兒童,他們?nèi)狈Ω改戈P愛,個別學生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人格不健全?;诖爽F(xiàn)狀湖南省道縣第五小學(以下簡稱“我?!保┨岢鲞@一辦學理念,旨在讓學生知書達理,講文明懂禮儀,講誠信有擔當,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圍繞這一辦學理念,我們既要不折不扣地開好文化課程,還要想方設法地開設校本課程。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懂得感恩是其他優(yōu)秀品質(zhì)形成的前提條件。因此我們以感恩教育為校本課程來提升學生修養(yǎng)。①邀請感恩講師團到校開展感恩宣講教育。專業(yè)團隊通過鮮活的事例和富有激情的演講,往往會使學生抱住家長泣不成聲。②閱讀感恩書籍,講好感恩故事。如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古有子路借米、黃香扇枕溫衾孝敬父母的故事,今有朱德總司令為教師讓座,毛主席尊敬教師的佳話。我們把這些故事編輯成冊,分發(fā)給學生,供大家學習分享,并把一些經(jīng)典感恩故事制成圖片貼在學校顯目位置,以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③開展感恩手抄報競賽、講故事比賽、征文競賽及歌詠比賽。④開展感恩教育主題班會,讓學生談談為什么要感恩父母、教師,以及怎樣感恩父母和教師,每次活動突出一個主題。⑤付諸行動,每天做一件感恩父母、教師、同學或社會的事。如為爸媽倒一杯水,為爸媽盛一碗飯,為爸媽分擔家務,說一句“爸媽辛苦了”等。
湖南省道縣古稱道州,是宋明理學鼻祖周敦頤的故鄉(xiāng)。周敦頤是湖湘文化的先驅(qū),濂溪是周敦頤的名號,他上承孔孟,下啟程朱?!稅凵徴f》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他廉潔為官的真實寫照。我們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開展“廉”文化進校園及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
我們首先開展了環(huán)境課程,在學校主要通道建起了一條長約80米的“廉”文化長廊,用精美的圖案對周敦頤的人物介紹、生平事跡、代表作品《愛蓮說》予以呈現(xiàn),還展示了包拯、于謙、海瑞、周恩來等歷史名人的廉潔故事,使師生受到了浸潤和熏陶。其次是讀周敦頤的著作,如《愛蓮說》《太極圖說》等,每天早讀前10分鐘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再次是組織學生到周敦頤故里參觀學習。那里有全國最大的濂溪書院,該書院是仿古建筑,四周種滿荷花,讓學生換上古裝坐在古香古色的書院里跟著國學先生穿越時空,搖頭晃腦地誦讀《愛蓮說》,大家一起在這里賞荷花,從而在學生幼小的心靈播下廉潔的種子。最后是每年開展一次經(jīng)典誦讀比賽。
道縣是晚清大書法家何紹基的故里,其書法縱逸超邁,時有顫筆,醇厚有味。書法是中國藝術(shù)的瑰寶,但隨著電腦的出現(xiàn),漢字書法受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會寫毛筆字的人則更少了。
為了傳承書法文化,我校特邀道縣書法家協(xié)會黃福先主席帶領本土書法家舉行了書法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書法家們當場揮毫潑墨與學生共同創(chuàng)作。學生們現(xiàn)場觀摩體驗,感受到了書法文化的魅力。我們擇錄了一部分優(yōu)秀作品裝裱,懸掛在校園顯目位置,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學校3~6年級每班開設了毛筆課,成立了書法興趣小組。每周三放學后開展一次社團活動,每個學期開展一次書法比賽,舉行一次書法作品展覽,帶動和引領學生書寫規(guī)范的漢字,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書法藝術(shù)的興趣。
道縣還有很多傳統(tǒng)文化,如龍舟文化、始祖文化、稻作文化、鬼崽嶺文化、地方戲劇祁劇文化等。要充分利用當?shù)厣鐣Y源,如組織學生到臍橙種植基地、西瓜種植基地、道州灰鵝養(yǎng)殖基地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習種養(yǎng)技術(shù),把道縣特色做大、做優(yōu)、做強。并依托家長來豐富課程資源,請各行各業(yè)的家長到校上課,如交警上交通安全課,法官上法制課,廚師上烹飪課等。
參考文獻:
[1]高慎英.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傅建明.校本課程開發(fā)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22(5):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