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繼龍
摘? 要:微課這種先進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目前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廣應用,借助其獨特的教學優(yōu)勢,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極大改變,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總體上看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但是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微課進行教學的時候還是存在著各方面的問題,比如存在“偽微課”現(xiàn)象,內容設計不合理,應用局限于課堂等等,對此教師應該深入反思,分析其中的原因,實施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真正借助微課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問題;應用
現(xiàn)代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新型的教學方式,微課就是其中一種,具有直觀、生動、高效的教學特點,能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去學習與感受,因而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但從目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來看,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只要將問題逐一找出來,并真正的去完善,才能夠將微課的作用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給予學生最好的學習體驗,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1現(xiàn)階段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分析
1.1“偽微課”現(xiàn)象嚴重
微課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輕松的學習,而不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這就是目前微課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大問題。老師對于新型的微課形式沒有全面地去了解和深入的分析,導致在應用過程中不能發(fā)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出現(xiàn)盲目利用微課的現(xiàn)象,偽微課現(xiàn)象頻繁,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規(guī)律去設計微課,也沒有將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體現(xiàn)出來,試問這樣的教學模式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有何區(qū)別?
1.2微課內容設計不合理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和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在微課中也有很多的應用,多媒體具有一定的特征,所以,微課內容要與多媒體的特征相適應。但是,有一部分微課內容是與多媒體特征相違和的,通過板書等形式更能傳達其中的意思。鑒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對教材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整體的掌控和了解,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實際的微課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3微課應用局限于課堂
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微課的使用相對單一,對于小學生來說感覺比較乏味,不僅沒有在課前或課后使用,在課堂之上的使用也非常局限。主要原因是,只是將微課的使用當作一種激勵學生學習的方式,并沒有用心使用,最終導致微課教學過于呆板。
2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對有趣的事物感興趣,微課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加具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學生興趣,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如在教學《司馬光》一課時,教師播放描述司馬光砸缸起因、經過、結果的視頻,并在播放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別人沒有想到而司馬光想到了用石頭把缸砸開,這體現(xiàn)出了司馬光怎樣的性格特點?”在通過視頻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理解。
2.2巧抓重點教學內容
微課簡單來說就是借助視頻,將老師講的某個知識點或者開展的精彩教學過程全部錄制下來,將課堂講解濃縮為5~10分鐘的視頻,以更精簡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對此,這就需要老師巧抓住每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根據學生愛好及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充分的微視頻準備,將重難點知識講解的更為透徹。比如在學習《靜夜思》古詩時,此時的重點內容就是“月亮”,一切的內容都是以“月亮”為中心,也是較多學生不理解月亮代表的是什么,更無法真正感知作者借助月亮所表達的情感。對此,可以巧用微課來講解。微課中首先讓學生了解作者描繪的具體景象是什么,以此基礎上逐漸的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此外,老師的微課中要將“月亮”這一象征性的代表放于中心,可以在微課中給學生多展示一些與月亮相關的歌曲、詩歌等等,讓學生結合起來理解。這樣的微課應用教學中,老師的教學變得更具針對性,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深刻的認知及感悟,這遠比老師苦口婆心的講解要有效得多。
2.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
微課能將老師的教學時間濃縮為5~10分鐘,這并不代表課堂教學就此結束了,只代表老師的講解時間縮短了。剩下更多的時間需要留給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探究與更深入的感受,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最大化的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對微課所講的重點在課堂中進行消化、吸收與內化,并通過與同學、老師的交流與討論,更好的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觀潮》這篇課文時,此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對漲潮景象的分析以及對修辭手法的描寫。老師的微課短視頻可以對修辭手法及景色描寫方式進行講解。當微課教學完成后,剩下的時間可以讓學生去慢慢內化??梢砸龑W生在有感情的讀一遍課文,將內化的知識與課文相融合,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此外,老師還可以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讓小組自己去質疑與解疑。同時,老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篇以“那水、那河”為主題的景物描寫,讓學生們去模仿課文的描寫手法,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描寫能力及想象力,真正突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上述這樣的教學模式能使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緊湊,也迎合了新課程標準,讓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真實的收獲。
3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新型的輔助教學工具,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視頻精短,內容豐富,既能讓學生在課中快速理解重難點知識,留下更多的時間自主探究、內化與升華,還能夠讓學生課下自主觀看微視頻,更好的去理解與鞏固知識,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對于學生后續(xù)的順利學習十分有益。
參考文獻
[1]方龍,王燕.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對教改的啟示[J].中小學電教,2015(11):82.
[2]別新均.淺談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6(02):120.
[3]候福祿.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04):47.
[4]葉淑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