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邢大海
摘? 要:通過現代遠程教育手段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德育教學是高校教師和遠程教育教師長期以來不斷研究的課題。本門課程,以《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系列微課程“現代五倫觀”章節(jié)的教學設計和實踐為例展開論述。
關鍵詞:“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微課程;現代五倫觀教學研究
了解和傳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是建設精神文明的一項重要手段,它在傳承中華文明,吸納文化精華,彰顯民族精神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試圖對《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系列微課程“現代五倫觀”這一章節(jié)內容為例,剖析該系列微課程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等。
一、課程的設立意義、教學目標和呈現形式
傳揚是一種教育,傳揚美德實質是德育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學會做人,做一個具有高尚思想和良好行為的人。課程萃取人們實際生活中常常面臨的問題,選擇歸納了與日常學習、生活、為人處世息息相關的幾大類傳統(tǒng)美德,希望通過觀看學習,能夠有所觸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光播撒在社會每個角落,這是本門課程最大的教學意義所在。
結合具體知識點,課程摘錄對應的古今正反兩個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故事,用圖片或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以加深學員對知識點和課程的學習深度和厚度。課程講授及錄制采用“主講教師+電子白板”的形式完成,后期制作中,涉及古文字拆解、說文解字、歷史故事等內容可視情況添加動畫或3D效果。
二、與上節(jié)課程的內容銜接
課程體系是同一專業(yè)不同課程門類按照門類順序排列,是教學內容和進程的總和,它作為育人活動的指導思想,是培養(yǎng)目標的具體化和依托,它規(guī)定了培養(yǎng)目標實施的規(guī)劃方案。我們在強調“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碎片化和多媒體自主學習的同時,更應該強調教育教學的基本特征,即課程的整體設計理念和章節(jié)間的邏輯關系,將課程的教學內容作為整體來設計布局,能抓住課程的主線和基本脈絡,抓住課程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在具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各類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整體感知,在最后的課程評價體系建設中也需要體現出課程的整體性。
以本章節(jié)課程為例,在授課的起初階段,言簡意賅,進行兩堂課之間的銜接,表述如下:在上一講中,我們學習了傳統(tǒng)五倫觀的由來、傳統(tǒng)五倫觀的內涵和傳統(tǒng)五倫觀的價值體現,對“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一直作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人與人之間基本的道德關系進行了具體說明,并進一步明確了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中華傳統(tǒng)五倫觀念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本講我們將共同研究和學習《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中有關“現代五倫觀”的相關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上節(jié)課學習的傳統(tǒng)五倫觀相比較,五倫觀的現代內涵。二是,五倫觀的現狀及其積極意義。由此,進入新授課的講解。
三、以現代五倫觀為例對課程知識點的講解
在“傳統(tǒng)五倫關系的現代內涵”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通過案例分析,剖析對當代社會這五種關系的憂思,提出建議,引導學生正確遵循親、義、別、序、信的原則,厘清倫理道德,實現個人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以對“夫婦有別”知識點的講解為例。
與過去相比,夫婦有別這一人倫關系有了全新的內涵。最主要的是現代的夫婦關系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這與過去那種“三從四德”有本質的不同。男女平等已寫進了國家的根本大法,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其次,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也不再是鐵定的規(guī)矩?,F在,單純作為“主內”的家庭婦女已經很少了,大部分婦女也和男人一樣在各種崗位上工作。從以上兩點來看,新時代的夫婦關系應當在吸收傳統(tǒng)家庭觀念的基礎上有更新的內涵。古代有很多婦女美德的故事,對表彰、弘揚婦德的內容應當區(qū)別對待,辯證地看待。對那些體現了中華美德的事例要大力提倡;對那些有違人本人性,觀念陳腐的內容要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待,也要從現代的角度加以揚棄。我國現在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封建禮教的枷鎖不復存在。婦女從家庭走出來走向社會,全面參與了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活動并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例如:摘取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近代的優(yōu)秀女作家蕭紅、三毛等。近年來,黨和國家日益重視廣大女性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中所做出的貢獻,大力表彰來自全國各地、各條戰(zhàn)線的“巾幗標兵”“杰出母親”“模范媳婦”,女性地位得到空前提高,這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
然而,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是,在當今社會夫婦互敬互忠的家庭觀念出現危機。離婚率持續(xù)攀升,夫妻雙方大打出手,使得子女遭受牽連,心理受到很大創(chuàng)傷。部分人不將貞潔忠誠當作美德,信奉“杯水主義”,追求刺激,存在著嫖娼、一夜情、包“二奶”等丑惡現象。這些道德病毒對家庭倫理產生了嚴重的損害,也使傳統(tǒng)的家庭結構受到極大的破壞。
那么,面對和睦夫妻關系的逐漸缺失,我們應該如何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呢?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并積極給予解決對策。
在接下來的課程講授中,重點講解以下內容:現代意義上的夫婦有別主要指家庭的分工不同。只有男女各自按照其特點進行分工合作,治理家庭,家庭才能和諧。夫婦要相敬如賓,互相信任。丈夫在外工作,妻子要竭力支持,多鼓勵,不說丈夫的短處。對丈夫充分地信任。這就是新時代一種良好的婦德。而丈夫對待妻子,首先要信守婚姻承諾,珍惜夫妻緣分。平時對妻子要落實一個“愛”字,愛字值千金。工作之余幫助妻子做點家務,雙方共同教育好子女?,F代社會為什么離婚率高?一是對婚姻過于草率,二是互信出了問題。雖然結婚與離婚都受到法律的保護,離婚是夫妻雙方的事情,但持續(xù)攀升的離婚率卻帶來了很多社會和家庭同題。應當認識到,離婚不僅僅是夫妻雙方的事情,對子女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有序穩(wěn)定都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進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展開對“離婚”這一社會問題的討論。